主题教育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2018-12-21张广山
张广山
摘要:主题教育是学校德育课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主题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中学生实际情况。一次生动的主题教育,就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但是,我发现有很多老师水平很高,在教育课上讲得激情飞扬,可惜讲台下死气沉沉,学生们甚至哈气连天、毫无兴趣,完全是一场独角戏。这样,教育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老师整节课苦口婆心的教导也成了白费力气。
关键词:主题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現呢?原因有二:一是仍在使用教条式教育思路;二是还在使用填鸭式教育方法。试问,用这种枯燥生锈的方式用来和现代的学生开主题教育,能起到什么效果?可以说不能!经过我的长时间多阶段考察调研,发现真正好的主题教育,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互动性比较强,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在主题教育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其他场合、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它能较好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学生中实现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思想撞击后的相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班主任要利用好主题教育课,注重发挥主题教育的作用,使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题教育的主题及内容的确立,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要有针对性。
这是主题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不同班级有不同的情况,同一个班级在不同的学年、学期和时间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确定主题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时,主持者必须考虑具体情况,针对本班学生共同关心的社会现象、班级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或严重的突发个案进行教育,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否则,即使学生对主题有兴趣,也难以展开思维,无法参与其中,起不到教育效果。为使主题教育有针对性,班主任务必调查研究,掌握班情,清楚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了解学生普遍对什么感兴趣,知道学生的动机、需要、情感等心理特征。所以主题教育必须结合实际,根据需要开展,这样才能更加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如,在初一刚一入校时,为建立同学普遍认可并支持的班委会,可以通过主题教育,采用竞聘的形式产生班委,总之,在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时,需要结合班级发展方向来开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注意防止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生刚入校时,可以利用主题教育做“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等方面的讲座,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还可以根据学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困惑,结合班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主题教育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以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而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空洞说教”和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改变主题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
二、主题教育课要注重内容,也要选择好的形式。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同时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否激发学生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效。学习式主题教育、知识竞赛式主题教育、社会调查、辩论式主题教育、演讲式主题教育等,都是我们可采用的形式。深刻的阐述能让学生清晰地明白事理,生动感人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感性体悟,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英雄的事迹固然让人肃然起敬,可是身边同学努力上进的事例,也会点燃同学们进步的火种。不同内容的主题教育要采取各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同一主题教育采取不同的形式,也往往会取得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效果。
三、主题教育课要突出阶段性和序列化。
初一:以班主任的组织为主。这一阶段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来到这个班级感到温暖、贴心。这时的主题教育多以对初中学习的方法,交友的原则,选择同桌的技巧,男女生的分开教育等等为主要内容。初一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初中后,孩子对自己有新的要求,从内心来说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尤其是进入新的学校后,他们自身受到的触动还是很深的。抓住这一契机,进行适时的教育,会促使良好的班风尽快形成。
初二: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规划并组办主题教育。我把我班的班委分成三组,轮流组织主题教育,要求是既要有自己组的特色,又要与其他组的活动相呼应,还要具有初二学生的思维特质。从表面看来这个要求比较高,其实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好。
初三:主题教育课服务于中考。既有阶段学习的小节,又有心理辅导以及班级同学之间的经验交流、每个月过生日的同学一次集体的祝贺等等。在紧张的学习中以融洽的氛围,共同的进取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四、关于主题教育设计作两点说明
第一个就是边界和同时性的问题。因为主题教育它不通于一般的班会教育,主题是有边界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班级管理的工作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主题,我们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说我们在同时性和边界上做一个把握,主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取代正常的班会教育。
第二个就是表演成份和真实性。在主题教育过程当中,表演成份过多的主题教育,伤害了主题教育的真实性,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如果过多的表演成份参加到主题主题教育里面来,不仅仅是伤害了主题教育这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这种感觉也是一种伤害,本来是一种很严肃的、让人感到很有感触的一个话题,一遍一遍的表演,大家就会对它产生另外一种情感体验,甚至会抵触这样一个过程。
最后,主题教育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每一种得体的教育形式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没有哪一种教育形式能代替教育的全部。一次主题教育十几名学生、带动感染二十几名学生就很不简单了,不要期望主题教育开好了,其他的教育形式就可以不做了,也不要因为几次成功的主题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我们只有客观地评价主题教育的作用,才能正确运用这种教育形式,使之永不懈怠,不至于半途而废。只有更好地发挥主题教育的教育功能,才能提升教育效果,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