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在东北党建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8-12-21金钟哲宋琪琪

世纪桥 2018年9期
关键词:党建思想陈云

金钟哲 宋琪琪

【摘 要】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是陈云革命生涯的重要篇章,抗战胜利后陈云在东北地区担任重要职务,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面对东北地区复杂的军事、政治环境,陈云的党建思想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内容、以“蝗虫式”干部培养模式、以民主集中制为党内生活基本准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理论宝库,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建思想提供直接的理论渊源,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党建思想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14-03

抗战结束后,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全国独有。据此,中共迅即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指导方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遂即陈云作为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十万军队被派往东北。在战争严酷环境中,陈云密切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解决了如何发展、壮大党的领导这一关键问题。在陈云正确党建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壮大;另一方面,中共东北局党内自身建设也更加坚强,为中共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成为了中共党建史上的光辉典范。

一、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为陈云党建思想的核心内容

党风是党性的外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工作、政治、生活、思想等所呈现的精神面貌,不仅关乎我党的形象,而且与我党的发展前途有紧密联系,党群关系是其核心要点。陈云在东北根据地建设时期,在党风建设方面不仅提出了重要论述,而且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东北地区作为长期沦陷区,虽有抗联军队在此地不断战斗,但是日本侵略程度较深,我党的群众基础显得较为薄弱。1945年陈云初到东北时,筹划最为深入的就是如何发动群众,认为配合发动群众、彻底肃清散匪是目前我建立北满巩固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关键[1](P.540),他在形容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用“给人民当差”,充分显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陈云亲自在北满的宾县进行蹲点并指导进行群众工作。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进程中,陈云提议衡量党员的标准是深入到农民群众生活中,并且主张与群众联系的主要工作应当向最贫困的农民了解情况,从群众的根本需要出发来领导群众进行斗争,善于接近下层群众并不断向群众学习,不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斗争性。

处理党群关系的另一措施是维护和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东北地区农村的生产关系很大的特点是雇佣劳动关系,雇佣工人达到将近一半以上,日伪政权瓦解之后大部分土地和政权被官僚政客和土豪劣绅所占有,且东北地区匪患严重,土匪人数高达13万,在这种紧急情形下,陈云制定出剿匪、建军、发动群众三位一体的策略,并进行反奸清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贫困农民获得土地的来源是汉奸地、满拓地和开拓地,地主的土地则采用减租减息的手段,分配敌伪土地的浪潮在北满各地的农民中间一时掀起。1946年6月,北满地区的敌伪土地基本分配完毕,群众基础在东北稳固地确立起来,我党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五四指示提出后,土地政策发生进一步变化,地主的土地也被分配给当地农民,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迅速展开。中共在东北的群众基础由弱变强,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拥护程度日益强烈,而对国民党军队存在的幻想被日渐打消,使我党的力量在东北进一步壮大,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陈云在通河干部座谈会上指出 :“ 在打土匪中,使国民党与老百姓的距离远了一点, 我们与老百姓的距离近了点。究竟土匪好还是我们好,老百姓看到了,相比之下,认为我们好一点, 这在争取人民方面做了一些事情”。[1](P.506)

处理党群关系问题中,领导干部的官僚和享乐主义是党风建设的着重点。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为稳固,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进入东北地区的初期,有的战士对于战争的胜利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国民党的军队武器精良,共产党胜利的可能性较小,加之厌倦部队的艰苦生活,进入东北城市后出现了及时享乐的落后思想。为坚决避免出现的享乐主义,陈云高度重视防止领导干部脱离人们群众,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东北劳动人们的联系提出了意见并且指定出具体的规则和硬性规定。1945年11月陈云起草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报告,文章中指出要高度注意党员干部在进入城市后而滋生的腐败享乐倾向,对于干部中可能出现的思想混乱要加强预防。《七七决议》中陈云指出:“干部下乡,不分男女、新老及哪一级干部,都要下去,军队的每一个团都要抽三分之一指战员下乡”[2](P.345)干部要丢掉汽车,脱下皮鞋,到农村中去,[2](P.345)提出了干部要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统统到农村中去,“每个干部必须坚决放弃留恋城市生活的思想,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 [2](P.345)用密切联系农民的方式加强了党同群众的关系,使群众基础的根基得以牢固。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陈云深刻地察觉到党风问题是党建工作的重点,1946年6月在写给干部子弟的信中严肃的指出问题并提出警戒要求,“真正的革命功臣是老百姓”“革命党人的行动仅仅是为人民服务”,这封信不仅对革命后代提出了警戒,而且警示了全党的党员干部,对于当今的思想腐蚀问题有预见和警戒作用。

二、“蝗虫式”的培养模式为东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干部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远离关内且长期为沦陷区,加之共产党的主要部队在晋、冀、鲁、豫、皖等关内地区,虽然有东北抗日联军的持续斗争,但党在东北地区的群众基础較为薄弱,而且领导干部更是少之又少。陈云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特定的地点和时间集中使用干部的方法,培养出了大量的干部。1946年,在东北局的指示下,两百多名地方干部集中去往北满分局,用老干部培养新干部的方式,短短一个月,240名的老干部培养出了250名在当地的新干部,当地人称这种模式为蝗虫政策。陈云主张在当地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但是在发展和培养过程中,他强调须用谨慎的态度吸纳优秀人才。陈云曾在延安时期就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策略,把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针。在东北地区把这种方针进一步加以实践使得更加丰富和发展。培养党员不仅注重培养党员的数量,更看重其质量,要经得起锻炼和考验,并制定出了选择领导干部的原则,主要有:处理好德才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看待干部。党员数量在源源不断地增多的同时,要甄别出先进的积极分子,避免出现落后和腐败破坏分子混入党内组织。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干部的眼界和水平,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讨论会的形式,敞开思路自由发言,达到思想上高度统一的目标。除此之外,加强本地干部与外地干部的联系,加强团结统一,两者在工作中均是我党的重要人才资源。蝗虫政策的培养模式为东北地区根据地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此外,陈云把基层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发挥支部的中心作用是陈云在东北地区基层建设一以贯之的主要方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基础,陈云在东北根据地时期,深入思考基层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基层经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基层建设理论。陈云提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由党支部负责,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教育活动要经常性展开,坚定其正确的革命观,并且对于党员是否遵守党的纪律要加强提醒和监督,同时诚恳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部要重点把做好群众工作做到实处,与周围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避免决策的失误。在进行开展群众工作、剿匪、土地改革运动中,倾听农民的意见,保护农民的利益。因此,群众基础在东北得以很好的确立,根据地也得以稳固的建立起来。

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动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组织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广义上来说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发挥党内民主,對巩固新生政权产生过重要作用,陈云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提出了诸多著名论断。1947年辽东分局工作会议上,陈云就当前党内存在的由于个人利益而产生纠纷的现象,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三原则,即“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每个党员都有在党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权利,但又必须有服从决定、积极工作的义务”, [2](P.345)民主集中制成为健全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

民主集中制关乎党内的政治民主生活,深入贯彻我党的理论政策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民主集中制。只有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才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处理党内事务。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才能实现统一领导下的民主,集中是民主的集中,民主是集中的民主。“不集中,只民主,必然愈不能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 [2](P.345)为了实现党内的集中统一,陈云又提出了四个服从,严重强调缺一不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是对待不同意见的原则。阶级不同则立场不同,随之对待问题的方式也发生变化。通过整合不同的意见观点有利于使党内政治生活更为民主,认识事物也变得更加全面客观。陈云提出只有坚持明确的是非原则,在正确地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善于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最终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发挥,这对于党内民主政治生活有推动作用。

四、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党建的现实意义

党的建设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党建思想具有深刻的实践性和独具特色的创造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在深入分析党所处的客观环境及当时所面临的紧急任务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原理变为全党能接受和理解的东西,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实事求是的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深入结合我国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对于党的建设学说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植根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会议中多次警戒工作作风问题是我党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作风问题对于党建的重要性,要用持之以恒地坚定态度来严风肃纪。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做到党同群众的联系。积极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大力传承和恢复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3] “两个凡是”说明了新时代条件下我党对于群众工作的重视和要求。

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人用人方针、质量高于数量的党员培养策略对当下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培养方向。党的干部作为我党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强干部队伍在新时代下的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3]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对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思想路线的干部予以重任,加强其专业能力的培养,领导干部向年青化趋势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论断,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减弱,而且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3]。我们应当认真贯彻习近平关于提高执政能力主线的新理念和新理论,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加强广大党员在党内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党内的统一团结,集中全党的智慧,使党内的决策进一步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合理,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陈云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党建思想陈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以董必武党建思想看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品格
陈云拒礼
毛泽东社会保障与党建思想的关系及启示
煤炭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另一面的陈云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