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初探
2018-12-21王正源
王正源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把握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行探究,旨在分析当下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十九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33-02
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居于支配地位、决定该阶段社会性质并统领、影响其他矛盾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具有必然性,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而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一、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
习近平指出:“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时间、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2]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不是凭空提出的,本质上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罗列了近几年来GDP总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显著增长的数据,这成了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最有力的佐证。
对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正确制定下一步计划确立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当前新时代社会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因为对国情的判断和认定出现了失误,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阻碍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前习近平书记在十九大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在实践基础上正确提出的论断。
当前国民生活相对以往都有了重大改变,医疗卫生体制日趋完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逐渐消失,三大产业之间越来越协调,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教育体制经过了几轮的改革现在也有较大的改观,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增加,人民收入也呈逐年增長趋势,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推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然而城乡、地域、产业等各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阻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重要因素,虽然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东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也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当前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与建设新时代和谐社会相违背的方面,例如贪腐现象在政府部门中仍然较为突出,部分民众思想道德水平还有待提升,国外资本主义各种思潮的传入等等。
二、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路径
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来看,我们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角度切入对这个概念进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从学理层面上来源于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对这个概念回归本源的认识是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要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点,更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实践提出的新要求。”[3]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转化,首先需要分析主要矛盾两个方面是否发生变化,并且根据事物多种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否变化进行判断。
同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行认识有一定必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所以发生转化,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是由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供给端所能提供的东西相对以往更加丰富多样的同时需求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造成了供需结构还是不平衡但是已经不同于以往,所以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于之前的物质文化需要来讲人民的需求在往更高要求更高层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相对于落后的社会生产来讲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不平衡代表着城乡、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充分代表着供给端还满足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应对措施
(一)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规律
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但我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全局,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首先就得立足于“两个没有变”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寻求符合历史逻辑的“变”,这样才能充分把握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少走弯路。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本质上讲是由于社会产品的供给还无法满足人民日趋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导致的,所以对我国社会供给端进行改革从而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是符合国情和现实逻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把剩余产能库存去除是为了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减少社会产品的盲目生产现象,补好社会生产的薄弱环节,使更多的资源服务于人民直接而迫切的需求。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甚至会触及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要就求改革要攻坚克难、循序渐进。
(三)加强反腐力度
腐败是政治之“癌”,腐败现象的泛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所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当前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得加强反腐力度。虽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相对以往有了加强,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全面从严治党,也抓了不少巨贪巨腐,但反腐永远都是进行时,一刻都不能松懈。值得肯定的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反腐政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十八大党中央反腐败的一个主题,也是当前治理腐败问题的关键。
要让公权力部门的日常运作真正在“阳光”下进行,就必须得保护人民的监督权,要让人民的监督权得到一系列有效的制度保障,把人民群众的监督风险降到最小,例如大范围普及对官员的匿名举报制度,增加人民代表大会中普通民众的席位,设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来时刻监督官员财产等等,让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行使,使整个监督体制框架更加完整,更加坚固。
同时,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也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贪腐现象进行监督。传统意义上我国实行多年的官方的网上举报的形式虽然对腐败分子具有一定打击效果,但是官员的腐败案例发生率却始终是居高不下,这里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举报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在网上提起举报,但却并没有相应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去及时负责处理举报,往往是这些举报内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舆论的重压下方会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腐败官员。这就使得腐败处理体系甚至是网络举报本身效率十分的低下,而与之相对,由官方也就是政府设立专门的网站用于官方反腐的代表便是一种极佳的网络反腐模式。在这一体制下,由各级政府机关设立相应的网站,与行政体制相对应,以相应的法律文本为凭据,任用专司网络反腐信息反馈处理的工作人员,负责专门管理网站收集答复群众举报内容,并汇总群众反馈意见集中打击腐败官员。委托人来行使的任务本身就需要相应的制度去规范,实行实名制便起到了这一作用。实名制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同时受到社会舆论及民间的监督,也便于在官方内部贯彻问责制,可以使整个网络反腐程序更为公开、透明。
參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程艳,孙来斌.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