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和创新性

2018-12-21常聪

世纪桥 2018年8期
关键词:比较毛泽东习近平

常聪

【摘 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不管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能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重要理论成果,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从同一性和创新性两个维度对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行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指导人民主体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12-02

一、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应该是实践活动中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在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137)因此,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就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马克思把人民放在更为抽象的整体的历史观中去考察,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而这里的人民群众不论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对于“人民”含义的理解;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体。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主体观的继承和发展。从整体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包括“为人民服务”思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主体观的发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人民主体观有利于我们对人民主体思想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和创新性

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人民主体观,并且通过对二者人民主体观的比较可发现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人民主体观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一)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

1.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

民主相对于专制而言,它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建设最根本的应由制度作保障。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体现为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因为民主制度的建设为人民主体地位提供根本政治保障。毛泽东在1945年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但是在随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并没有可资借鉴经验遵循,走了弯路。改革开放以来,正如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2](P.300)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民主建设思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再提历史周期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课题,党的八大规定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现在我们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都是形成科学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二者坚持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不管是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二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灵魂之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P.38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主张充分发动群众自下而上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创造性发展毛泽东“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他曾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4](P.04)这为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依靠人民指明方向。

3.二者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党章中是这样规定的,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中始终贯穿这一宗旨,二者科学系统回答了在不同时期“为了谁”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5](P.1094-1095)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继承发展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应该“如何为了人民”,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P.21)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于其政策方针总是能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这正是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呈现创新性的原因所在。

1.准确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不同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丰富。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7](P.293)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促使当时的方针政策转向经济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次变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建设指明方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改变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唯GDP论”的观念,更加要求人民获得感的的提升。

2.风格特征的时代性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P.04)毛泽东与习近平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使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具有时代性。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更为突出的体现为人民至上的情怀。从1893至1949年,历经将近半个世纪革命与战争洗礼的毛泽东不再韶华,但是从战争中走来的毛泽东深知人民力量的伟大。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历史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1975年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人民就是上帝。”可见,人民至上的观念刻入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则体现为人民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来自于其年青时由基层的村、县到市和省再到中央的从政治理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练使他更了解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更知道如何引导人民群众应从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主体性。自十八大以来的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政策,都体现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应用。

三、结语

遵循人民主体观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既是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先进性”的体现亦是增强共产党“代表性”话语权的体现。完整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观,必须把毛泽东与习近平人民主体观作为有机整体把握。只见二者之异而不见其同,是为“断见”,它导致否定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内在联系;只见二者之同而不知其异,是为“常见”,则无法理解毛泽东人民主体观在不断继承与发展中艰难的历史境遇,无法理解当下中国之实践。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同一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对于研究者而言,探究其差别和同一,才能梳理出共产党人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党的十九大辅助报告读本》编写组编译.党的十九 大报告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九册)[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 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马雅兰]

猜你喜欢

比较毛泽东习近平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标题党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