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致良知”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2018-12-21陈亚萍
陈亚萍
【摘 要】当前,中学德育存在一些问题,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中的精华对中学德育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也无疑是王阳明德育思想的重要主张。本文从阐释“致良知”思想的基本内涵出发,进一步说明“致良知”思想对中学德育的核心价值和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致良知;中学德育;省察克制;知行合一;立志
习近平指出,中学生既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更要注重实践,不尚空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德者,本也。”面对社会道德的两难困境及社会公众良知无所适从的现实,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精神,以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为指导,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新时代中学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有效促进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一、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基本内涵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是在批判吸收了陆象山的心学、程颐程颢的天理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取释道两家思想之精髓,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良知良能说,进而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可见,王阳明倡导的“致良知”思想精髓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良知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东西,不需要借助任何外来之物。他认为,良知就相当于“人之初、性本善”,纯洁透亮,没有受到任何外物侵袭、干扰;第二,良知即天理。王阳明认为,良知与人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良知是人生最基本的践履准则,是人生永远不能偏离的正确轨道;第三,良知也可以理解为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即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王阳明的是非之心与道德规范是一致的。在他看来,良知虽是人固有之,但从良知之“本体”到其“明觉”,则必须要通过后天在实践中逐渐得出,这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即为“知行合一”。
二、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核心价值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提出之时,正值社会动荡、社会风气世俗化、道德滑坡……新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快速攫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又促使其观念不断更新。但同时,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又使中学生面临价值观念冲突,使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淡化其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从而造成自身心理的扭曲。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快速蔓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冲击,导致少数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性不强、个人主义严重。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使个体道德的成长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突出道德的自觉能动性,主张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完善,这对促进中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尊重德性——注重中学生的内在品质
王阳明立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可见,强调德性是王阳明德育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在知识见闻上下功夫远不如在道德涵养上下功夫。当代中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重知识学习轻道德养成,甚至认为德育可有可无,这种错误思想对提高中学生的内在品质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如果要提高中学德育的长期性和实效性,就需要弘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的道德精髓。
2.明辨是非——提高中学生道德认知水平
王阳明指出良知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到外界很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体的良知又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被一些私心杂念所影响。导致社会出现恐慌心理和信任危机,导致社会道德整体滑坡。严峻的发展态势对中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要将良知教育、是非教育贯穿于中学德育的全过程。
3.三省自身——加强中学生道德主体意识
王阳明在其思想体系中无时无刻不强调主体意识,他认为,无论是明辨是非还是做学问“功夫都只在自己”。他强调:“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吾日三省吾身。”因此,加强中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是中学德育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唤醒中学生的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自觉意识和自学能力,得以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才能使之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
4.笃行实践——落实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德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实践准则。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认识和实践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根本动力,实践也是认识最终目的和归宿。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还要要注重落实行动,让知良知、致良知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
三、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既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又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学校作为中学德育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德育内容的选择——良知为基、立志为本
(1)良知教育是中学德育的基础,也是中学德育的首要内容。所谓良能就是不要好高骛远地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不要自不量力。从本质上来说,所谓良知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国家或社会的关系、自己与家庭亲属之间的关系、自己与领导师长的关系、自己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如果所有人都能处理好以上四对关系,那么社会就和谐了。
(2)立志教育是中学德育的关键内容。没有坚定的志向,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因此,树立远大志向并锤炼坚强意志是一切德性的基础。当前,面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和坚持;面对种种诱惑,他们往往也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行为,道德意志力薄弱。因此,中学德育要引导学生自觉培育道德意志的长期性和坚定性,树立自信心,提升道德修养。
2.德育方法的选择——省察克治、知行合一
(1)内省是儒家自孔子开始便很注重的内心道德修养方法。王阳明认为“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自律”,来达到克制私欲的目的。中学在德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教会学生“吾日三省吾身”,尤其要自觉做到独处时的谨慎,待人接物谨守其心,保持良知的纯净透彻,毫无杂质。
(2)知行合一的原则要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长期以来,中学德育模式一直存在重认知轻践行、重口号轻落实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中学德育的发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范畴内,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关系,中学德育要重视在道德实践中提升道德认知,用道德认知指导道德实践。学校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道德素质内涵。还可以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感知社会,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以行动强化认知,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
综上,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快速转型使中学德育面临严峻挑战。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对我国中学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思履主编.图解王阳明全书[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0)
[2]梁花.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14(3)
[3]聂甜甜.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1)
[4]张勇.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11(5)
[5]董伟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