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携带重要人畜共患病毒研究概况*
2018-12-21朱长强艾乐乐丁晨曦吕瑞辰谭伟龙
杨 露 朱长强 艾乐乐 丁晨曦 胡 丹 吕瑞辰 谭伟龙
(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2)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属蜱目、蜱总科(周锦萍等,2011)。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蜱、若蜱和成蜱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需吸血,并同时将唾液分泌入宿主组织内。根据蜱在发育的不同阶段更换宿主特性,又将蜱分为单宿主蜱、两宿主蜱和三宿主蜱,这一更换宿主的过程导致蜱传病毒在不同宿主之间的交叉感染(周锦萍等,2011)。蜱的寿命较长,从数月到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等,可终身携带病毒,且携带的病毒对蜱自身几乎无不良影响(Labudaetal., 2004)。这些特点使蜱不仅成为多种病毒的媒介,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储存宿主。
蜱传病毒的感染范围多较局限,但可以在媒介蜱和宿主动物间不断传播。这些病毒常常隐伏于媒介和脊椎动物宿主体内,直到有人类因侵扰这种自然传播循环并感染发病后,才能被发现(Brackneyetal., 2016)。已知蜱传病毒达83种有余(Labudaetal., 2004; 周锦萍等,2011)。有些是既往发现的蜱传病毒重新出现,例如在亚洲和欧洲重新出现了森林脑炎病毒流行(Bogovicetal., 2015),出现在亚欧大陆和非洲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Messinaetal., 2015),以及在北美重新出现的波瓦生病毒(Ebel, 2010)。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蜱传病毒正不断被发现,例如我国及东亚地区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Yuetal., 2011;Elliottetal., 2014),在美国发现的Heartland病毒(heartland virus, HRTV)和波本病毒(Mcmullanetal., 2012;Kosoyetal., 2015)。我国蜱传病毒主要有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省份(赵俊伟等,201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沿海省份。本文对蜱的概况及所携带的重要人畜共患病毒综述如下。
1 蜱的种群及分布
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分为3个科:硬蜱科、软蜱科及纳蜱科。硬蜱科成蜱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最为常见,寄生宿主广泛,危害最大。软蜱科无盾板,危害其次(周锦萍等,2011)。纳蜱科是一种介于硬蜱与软蜱之间的蜱种,1931年在南非好望角省的那马格发现了那马纳蜱Nuttalliellanamaqua,至今未发现第2种(温廷桓等,2016)。
中国已知蜱类为2科10属119种。包括硬蜱科106种,其中硬蜱属24种,花蜱属9种,血蜱属44种,异扇蜱属3种,璃眼蜱属6种,革蜱属12种,扇头蜱属8种;软蜱科13种,有锐缘蜱属7种,败蜱属4种,钝缘蜱属2种(杨晓军等,2008)。在分布上,我国有超过2/3的蜱仅在一个省或几个邻近省有分布,例如拟日锐缘蜱Argasassimilis分布于广西,北京锐缘蜱Argasbeijingensis分布于河北,日本锐缘蜱Argasjaponicus分布吉林、辽宁、河北等,而其他的蜱分布较为广泛,如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微小扇头蜱Rhipisephalus(Boophilus)microplus、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几乎遍布全国,波斯锐缘蜱Argaspersicus等从东北到西北呈带状分布,并由北向南向邻近地区扩散(陈泽等,2008)。大多数蜱具有更换宿主的特性,它们的宿主包括许多陆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少数爬行类和极少数的两栖类,其中一些种类可侵袭人类。蜱对宿主的专性程度因种而异,有的仅限于1种宿主,有些种类限于某类群宿主,多数蜱种的宿主较广泛,如全沟硬蜱Ixodespersulcatus的宿主包括206种哺乳动物和鸟类(邓国藩等,1991)。
2 蜱携带的主要病毒种类
2.1 非洲猪瘟病毒科病毒
非洲猪瘟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媒介主要为软蜱科钝缘蜱属的非洲钝缘蜱Ornithodorosmoubata(非洲地区)和游走钝缘蜱Ornithodoroserraticus(欧洲地区)。在非洲猪瘟病毒流行地区,大多数成年野猪可长期携带这种病毒,呈隐性感染状态,被认为是病毒的天然宿主(Labudaetal., 2004;南木甲等,2005)。该病自1921年在肯尼亚发现以来,20世纪中后期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流行,目前已蔓延到亚洲边缘,造成大批家猪死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且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防疫,因此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重点防范的传染病(孙怀昌, 2006)。非洲猪瘟的病原体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员,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DNA虫媒病毒。Sánchez Botija等 (2006)在西班牙暴发非洲猪瘟4个月后采集了游走钝缘蜱,并从中分离出非洲猪瘟病毒,首次证明了病毒传播与钝缘蜱的关联性。Plowright等 (1969)于1968年在坦桑尼亚北部的Kirawira地区的野猪洞穴中采集到了非洲钝缘蜱,并成功分离了该病毒。目前对于钝缘蜱和这种病毒的研究仍在进行,但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2018年8月1日我国辽宁沈阳首次报告了非洲猪瘟疫情(Zhouetal., 2018)。紧接着,在我国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浙江乐清都有疫情报告(Lietal., 2018)。通过对病毒的p72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毒与格鲁吉亚、俄罗斯和爱沙尼亚分离的病毒株高度相关,推测该病毒可能来源于上述东欧地区(Zhouetal., 2018)。由于我国尚无野猪或软蜱中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报道,该病毒的传播可能是当地农场用非法进口的含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猪肉混入泔水中喂猪有关(Lietal., 2018)。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疫情,并全力组织防控工作。
2.2 正粘病毒科
正粘病毒科包括5个属,即流感病毒A、B、C三属、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属(Isavirus)和托高土病毒属。托高土病毒属的托高土病毒、多理病毒和最新发现的波本病毒为蜱媒病毒并可对人类致病(马亦林, 2015)。
2.2.1托高土病毒:非洲和欧洲地区的某些扇头蜱、璃眼蜱以及彩饰花蜱Amblyommavariegatum有分离出此病毒的报道(Labudaetal., 2004),最近Yoshii等(2015)在日本京都的长角血蜱中亦分离出一株,首次证实了该病毒在远东地区的分布。该病毒可感染牛羊等动物,绵羊受到感染后可引起流产。在人类可引起急性发热、高烧、出汗、头痛、恶心、肌痛、关节痛、多发性关节炎和皮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血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曾晓旭等, 2013)。
2.2.2多理病毒:多理病毒(Dhorivirus, DHOV)是1961年从印度古吉拉特邦骆驼身上采集的嗜驼璃眼蜱Hyalommadromedarii中分离出来的病毒株,主要由分布在印度、东欧、埃及和葡萄牙南部等地的璃眼蜱属携带(Andersonetal., 1973; Labudaetal., 2004)。不同于托高土病毒的6个RNA片段,多理病毒有7个片段,两者间核蛋白和包膜蛋白的序列多样性分别为37%和31%。曾经有5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因为偶然的实验室暴露而受到这种病毒感染,症状为2~4 d的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其中2人有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Butenkoetal., 1987)。近期的研究表明,用多理病毒接种小鼠会引起暴发性、全身性、致死性疾病,在临床过程、病理学发现和免疫反应与临床上受H5N1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人非常相似,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研究H5N1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安全可行的动物替代模型(Lietal., 2008)。
2.2.3波本病毒:2014年晚春,在美国堪萨斯州东部波本县的一名有蜱叮咬史的病人血液中分离出该病毒。这名病人在蜱叮咬几天后出现发热、乏力、斑丘疹、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定向障碍,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使用多西环素治疗无效,患者最终死亡(Kosoyetal., 2015)。虽然目前并未确认该病毒具体的蜱媒种类和脊椎动物宿主,Lambert等(2015)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和细胞培养实验,推测鼠类可能是该病毒的放大宿主,而璃眼蜱、扇头蜱和花蜱可能是媒介。Savage等(2017)在距离波本县240 km的密苏里州西北部采集到美洲花蜱Amblyommaamericanum和变异革蜱Dermacentorvariabilis,在美洲花蜱的成蜱和若蜱中检测到病毒RNA,证实美洲花蜱是该病毒的潜在媒介。同时发现美洲花蜱有共感染波本病毒和Heartland病毒的现象,表明这两种病毒的自然传播循环中存在某种重叠。对该病毒的宿主和传播方式等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弹状病毒科
此科病毒的代表为狂犬病毒属的狂犬病毒,是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原体之一。能够感染脊椎动物的弹状病毒颗粒通常为子弹型,直径45~100 nm,长度为100~430 nm。病毒基因组为线形、负义单链RNA,有至少5个开放阅读框架且有5个结构性的多肽(Labudaetal., 2004)。从蜱中分离出的病毒包括伊斯法罕病毒、Barur病毒和Sawgrass病毒。其中伊斯法罕病毒是从土库曼斯坦的亚洲璃眼蜱Hyalommaasiaticum中分离出来,当地人群中检测出的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但并未见相关疾病报道(Karabatsos, 1985)。最近的研究表明,减毒的重组伊斯法罕病毒可作为一种新的疫苗载体平台,用来预防致命的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东方马脑炎病毒(Hermanceetal., 2017)。Barur病毒曾从非洲索马里摩沙迪加附近的骆驼上采集的丽色扇头蜱Rhipicephaluspulchellus和印度西南部森林地区山羊上采集的中间血蜱Haemaphysalisintermedia中分离出来(Butenkoetal., 1981)。莎草病毒最早在196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坎帕湾地区捕捉到的负鼠(Didelphimorphia)、浣熊Procyonlotor、泽兔Sylvilaguspalustris上采集到的变异革蜱和沼兔血蜱Haemaphysalisleporispalustris中分离得到(Satheretal., 1970)。1985年,在几内亚西部地区采集到的彩饰花蜱和一只西非蹄蝠Hipposiderosjonesi中分离出了一种新型弹状病毒(Kolente virus),目前这种病毒的地理分布、流行情况以及致病潜能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Ghedinetal., 2013)。近年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人员仍在不断发现新型弹状病毒,例如Tokarz等 (2014)在美国纽约州苏福克郡赫克舍州立公园内采集到的美洲花蜱中分离出一株新型弹状病毒,将其命名为长岛蜱弹状病毒(Long Island tickrhabdovirus, LITRV),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分析。而在伊朗发现的扎黑丹病毒(Zahedanrhabdovirus, ZARV)是从扎黑丹采集的小亚璃眼蜱Hyalommaanatolicum分离获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与LITRV关系最为密切,构成单系类群,将该病毒用脑内注射的方式接种新生小鼠后,可感染这些动物并引起严重疾病(Dilcheretal., 2015)。
2.4 呼肠孤病毒科
呼肠孤病毒科是一系列双链线形RNA病毒,根据属的不同,有10~12个节段。病毒颗粒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外观往往呈球形,病毒衣壳由1~3层蛋白外壳组成,颗粒直径60~80 nm(Labudaetal., 2004)。呼肠孤病毒科家族较为庞大,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最新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正呼肠孤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属、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斐济病毒属、水稻病毒属、环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等15个属。其中环状病毒属、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和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的某些病毒为蜱传病毒(Attouietal., 2012)。
2.4.1环状病毒属:蓝舌病毒是这个属的模式种,主要感染绵羊,造成动物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丧失,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坏死溃疡,蹄冠部淤血、肿胀疼痛致使跛行,并常因胃肠道病变而引起血痢,严重者死亡。山羊、牛等反刍动物感染后症状较轻。主要媒介是库蠓Culicoides,但也有蜱作为媒介的报道。早在1985年即有人证明皮革钝缘蜱Ornithodoroscoriaceus在摄入13型蓝舌病毒42 d后,仍有将病毒感染牛的能力(Stottetal., 1985),后Bouwknegt等(2010)发现实验室条件下,篦子硬蜱Ixodesricinus、六角硬蜱Ixodeshexagonus、网纹革蜱Dermacentorreticulatus、囊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bursa和萨氏钝缘蜱Ornithodorossavignyi具有保存8型蓝舌病毒的能力。
2.4.2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中的一个新属,包括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和卡地皮诺病毒(Kadipiro virus,KDV),3种病毒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版纳病毒1990年在我国新疆地区采集的全沟硬蜱、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森林革蜱Dermacentorsilvarum等多种蜱体内以及病牛血清中分离获得(李其平等,1992)。近几年从各地发热或脑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版纳病毒IgM抗体,提示该病毒可能是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因此加强 BAV感染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张海林等,2012)。
2.4.3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该属病毒的特点是基因组包含12个节段的双链RNA,病毒颗粒直径60~80 nm,有双层衣壳,在电镜下颗粒表面较光滑,呈20面体对称,其核心直径大约50 nm。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是该属的模式种。此病毒经蜱传播,能引起人的急性发热、畏寒、头痛,其双峰热的热型是科罗拉多蜱传热的特征表现之一(徐丽宏等,2002)。目前认为分布于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山区的安氏革蜱Dermacentorandersoni是重要的媒介之一。此外尚有从西方革蜱Dermacentoroccidentalis、白纹革蜱Dermacentoralbipictus、盾孔革蜱Dermacentorparumapertus、沼兔血蜱Haemaphysalisleporispalustris和耳蜱属Otobius中分离出该病毒的报道(Labudaetal., 2004)。脊椎动物储存宿主包括地松鼠Marmotini、美洲红松鼠Tamiasciurushudsonicus、金花鼠Tamiasamoenus、草原田鼠Microtuspennsylvanicus、豪猪Hystricidae等动物(Emmonsetal., 1972)。埃亚契病毒(Eyach virus)是这个属的另一个种,是从德国图宾根附近采集的篦子硬蜱中分离获得。由于在脑膜脑炎的病人血清中检测到这种病毒的IgM和IgG的特异性抗体,但尚不能证明该病毒能够直接引起人类疾病(Moutailleretal., 2016)。
2.5 布尼亚病毒科
此科病毒特点是基因组含有3个环形节段的单负链RNA,大小分别约7、4、2 kb,称为大(L)、中(M)和小(S)片段,分别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病毒糖蛋白以及核衣壳蛋白。病毒基因组在胞质内完成包装和复制过程(Elliottetal., 2014)。布尼亚病毒是已知最大的动物RNA病毒科,包含了400种病毒,分5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汉坦病毒属、内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番茄斑萎病毒属,其中布尼亚病毒属、内罗病毒属和白蛉病毒属的有些种类是蜱传病毒(Labudaetal., 2004)。
2.5.1布尼亚病毒属:该属病毒绝大部分为蚊媒病毒,仅有巴希格病毒(Bahig virus)和马特鲁病毒(Matruh virus)有从埃及和意大利采集的边缘璃眼蜱Hyalommamarginatum中分离出来的报道(Converseetal., 1974; Moussaetal., 1974)。另外在古巴采集的塔氏钝缘蜱Ornithodorostadaridae中分离的Estero real 病毒亦属于该属(Málkováetal., 1985)。
2.5.2内罗病毒属:内罗病毒属有7种病毒,分别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Dugbe病毒、Qalyub病毒、Sakhalin病毒、Dera Ghazi Khan病毒、Thiafora病毒和Hughes病毒。其中除Thiafora病毒外均为蜱传病毒(Labudaetal., 2004)。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为该属最重要的病毒,可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1945年该病毒首先发现于前苏联的克里米亚,1956年又在非洲刚果分离出一种病毒,随后的实验室研究证明了两者是同种病毒。该病毒是分布范围最广的蜱传病毒之一,在中东、亚洲、非洲均有报道(Hoogstraal, 1979)。该病毒基因组包含3个RNA节段,大小分别为12(L)、6.8(M)和3 kb(S),其媒介主要为璃眼蜱,感染人以后可引起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病死率达25% (Shayanetal., 2015)。我国1965年在新疆南部地区发现该病,至今有3次局部暴发,因而,我国又称之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疫区的绵羊Ovisaries、野兔Lepussinensis、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长耳跳鼠Euchoreatesnaso等可能为该病毒的放大宿主(孙素荣等,2011)。内罗毕绵羊病病毒也是该属的另一种重要病毒,可引起绵羊和山羊的出血性胃肠炎,致死率达90%。绵羊和山羊是该病毒的唯一储存宿主和放大宿主。具尾扇头蜱Rhinpicephalusappendicularis是该病毒的媒介,主要分布在东非和中非地区。1954年从印度山羊上采集的蜱中首次分离出Ganjam病毒,2年后接触该病毒的实验室工人受到感染并引起轻度的发热性疾病。进一步研究表明Ganjam病毒是内罗毕绵羊病病毒的亚洲变种(Marczinkeetal., 2002)。
2.5.3白蛉病毒属:白蛉病毒属中能致人发病的重要蜱传病毒均为新发现病毒。近年来我国河南、河北、安徽等中部和东南部省份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病毒,被我国学者暂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这是一种单链负义RNA病毒,由大(L)、中(M)、小(S)3个节段构成,在超微电镜下,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00 nm,在病毒包膜上有5~10 nm长的多肽突起。这种病毒可引起病人的急性发热(>38 ℃),血小板减少(<100×109/L),胃肠道反应和肝酶升高等症状,严重者可进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Yuetal., 2011)。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大部分病人都生活在林木茂密的山区,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蚊虫和蜱,但在流行地区的5 900只蚊虫中并未发现病毒RNA,随即对蜱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在流行区动物上采集的长角血蜱和微小扇头蜱均发现了病毒RNA甚至直接分离了该病毒,最终证明了这种新型病毒的媒介是蜱,而长角血蜱的病毒RNA含量最高,且具备了经期和经卵传播的能力(Zhuangetal., 2018)。长角血蜱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诸岛上均有分布,随后又有日本和韩国SFTSV阳性的蜱和病例的报道,再次证明了这种病毒的广泛分布和进一步监控措施的必要性(Elliottetal., 2014)。SFTSV的动物宿主种类较多,在疫区的家养动物如羊、牛、狗、猪、鸡和野生动物如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鼩鼱Sorexaraneus、刺猬Erinaceuseuropaeus等均检测到血清SFTSV抗体阳性,但检测到病毒RNA的阳性率较低(Zhan, 2017)。除蜱叮咬传播外,该病毒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进行传播,可造成群体发病,因此对病人需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Jiang, 2015)。2013至2016年10月,国内SFTS病例为7 419例,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355例死亡。自2010至2016年10月,国内SFTS病例病死率平均为5.3%(Zhan, 2017)。使用小沟聚合物(minor-groove-binding, MGB)探针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是较好的SFTSV实验室诊断方法(Li, 2013)。目前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在体外有一定的抗SFTSV的作用,但临床试验发现该药物对SFTS病例的病死率、病毒载量和血小板计数并无显著影响(Liu, 2013)。
白蛉病毒属的蜱传病毒还包括了另一种新发现的病毒——heartland病毒(heartland virus, HRTV)。2009年两名美国密苏里州的病人受蜱叮咬后出现发热、疲劳、腹泻、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的症状,随后从他们的血白细胞中分离获得了这种病毒。HRTV的基因组结构与SFTSV相似,为3个节段的单链负义RNA病毒,其基因序列与SFTSV关系较为密切,两者病毒多聚酶和核蛋白的序列差异分别为27%和38%(Mcmullanetal., 2012)。随后从该地域采集的美洲花蜱的若蜱中检测并分离到了这种病毒,证明了美洲花蜱是HRTV的媒介(Elliottetal., 2014)。Bosco-Lauth等(2015)通过调查密苏里州病人居住地附近的160只(8种)哺乳动物和139只(26种)鸟类,发现抗HRTV的抗体阳性率在浣熊中为42.6%,狗为7.7%,白尾鹿Odocoileusvirginianus为14.3%,马为17.4%,北美负鼠Didelphisvirginiana为3.8%,而鸟类均为阴性,但并未成功分离病毒。由于浣熊、白尾鹿抗体滴度高且在该地区数量较多,故这些动物是HRTV的潜在动物宿主。目前HRTV引起的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广谱抗病毒药法匹拉韦(Favipiravir)可改善感染HRTV的STAT2基因敲除仓鼠的病程,但尚未见相关临床报道(Westoveretal., 2017)。
2.6 黄病毒科
黄病毒科包括黄病毒属、瘟病毒属、丙型肝炎病毒属,仅有黄病毒属包含蜱媒病毒,其他2属仅感染哺乳动物。电镜下黄病毒科的病毒粒子略呈球形,直径40~60 nm,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正链单股RNA,分子大小各属不同,黄病毒属为10.7 kb,瘟病毒属为12.5 kb,丙肝病毒属为9.5 kb (Labudaetal., 2004)。黄病毒属中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毒有十余种,其中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2.6.1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TBEV是医学上最为重要的蜱传黄病毒,可引起感染者高热、意识障碍、上肢和肩胛肌瘫痪。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远东亚型、欧洲亚型和西伯利亚亚型。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远东亚型,主要出现在前苏联远东地区、亚洲北部,我国东北和新疆地区亦有报道。患者死亡率可达50%,全沟硬蜱是它最主要的媒介,其次是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concinna和森林革蜱(邓国藩等,1991)。此外,1948年在捷克共和国波希米亚地区发现了一种能引起双相脑膜脑炎的病毒,这是蜱传脑炎的一种较轻微的类型,引起的病人死亡率通常低于5%,媒介主要为篦子硬蜱。根据基因组分析信息,近来又发现了第3种TBEV亚型,即西伯利亚亚型,可以造成人类的慢性感染(Labudaetal., 2004)。由于疫苗接种是减少病毒感染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经有4种TBEV的疫苗研发成功并上市,其中Encepur和FSME-IMMUN是针对TBEV欧洲亚型的,而EnceVir和TBE-Moscow疫苗是针对TBEV远东亚型的,所有疫苗对各自病毒亚型的免疫原性良好(Chidumayoetal., 2014)。
2.6.2羊跳跃病病毒:羊跳跃病200多年前在苏格兰南部被发现,目前主要分布在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地区,在挪威和西班牙也有病例报道。可引起绵羊的发热、共济失调、震颤和麻痹,而其他动物和人类感染发病较少。蓖子硬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和病毒贮存宿主(Jeffriesetal., 2014)。迄今为止,该病毒造成了44例病人感染发病,大部分病人有和受感染牲畜接触史或在实验室受到感染,蜱叮咬造成的感染目前未被证实。大部分病人感染后并无症状或有发热、头痛或肌肉僵硬等流感样表现,少数可有脊髓灰质炎样或脑炎样严重症状(Jeffriesetal., 2014)。
2.6.3波瓦生病毒:波瓦生病毒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在俄罗斯东部也有报道(Brackneyetal., 2016)。病毒分为两系(lineage),即波瓦生原型病毒和鹿蜱病毒(deer tick virus, DTV)。前者的媒介是考克硬蜱Ixodescookei、马克斯硬蜱Ixodesmarxi和刺须硬蜱Ixodesspinipalpus,后者的媒介是肩突硬蜱Ixodesscapularis。目前认为美洲红松鼠、金花鼠、土拨鼠Marmotamonax、白足鼠Peromyscusleucopus和田鼠Myodessp.等鼠类和臭鼬Mephitismephitis等鼬科动物是其储存宿主(Hermanceetal., 2017)。病毒易感人群(儿童和老年人)被蜱叮咬1~4周后可出现发热、乏力、嗜睡的前驱表现和呕吐、言语困难、癫痫、瘫痪等脑炎症状,可逐渐进展到昏迷和呼吸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目前,由肩突硬蜱叮咬造成的DTV脑炎的病例在逐渐增多(Ei Khouryetal., 2013)。目前该病尚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手段,对于波瓦生病毒引起的脑炎病人,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Hicaretal., 2011; Piantadosietal., 2016)。
2.6.5卡萨努森林病病毒: 这是另一种高致病力的蜱传病毒,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于1957年最早发现于印度卡纳塔克邦,自此该病几乎每年都有报道,且流行地区逐渐向南部地区,如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扩散(Labudaetal., 2004)。该病毒的主要媒介是距刺血蜱Haemaphysalisspinigera和特土里斯血蜱Haemaphysalisturturis,而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entellus和红面帽猴Macacaradiata对该病毒高度易感,是该病毒的主要放大宿主,在人卡萨努森林病暴发前通常有这些猴类的感染死亡。人类疾病通常在流行地区的12月到来年6月的旱季发生,可造成发热、结膜充血、头痛、背部和四肢肌痛、呕吐、腹泻和肠等脏器出血,病死率达1%~3%(邓国藩等,1991)。目前印度已发开出福尔马林灭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疫苗,该疫苗耐受性和保护作用良好(Holbrook, 2012)。
2.6.6兰加特病毒: 该病毒最早发现于马来西亚兰加特森林中,故而得名,属蜱传脑炎群,与蜱传脑炎病毒的核酸序列相似性超过80%(邓国藩等,1991)。曾经从马来西亚的粒型硬蜱Ixodesgranulatus和泰国的巴布亚血蜱Haemaphysalispapuana中分离出该病毒,在马来西亚的森林地鼠(Rattussabanus,Rattusrajah,Rattusmülleri)体内发现了该病毒的抗体,提示有可能通过蜱叮咬传播(Smith, 1956)。由于该病毒毒力较低,自然状态下尚无人感染致病的病例报道,但因疫苗接种或肿瘤治疗而直接注射活病毒后有极少部分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证明人感染后存在潜在的毒力(Muhd Radzietal., 2015)。由于兰加特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的抗原相似性高,可以将其开发作为疫苗以预防更为致命的后者感染(Labudaetal., 2004)。
2.6.7Alkhumra病毒(Alkhumra virus, ALKV): 这种病毒于1995年从沙特阿拉伯一位患有严重病毒性出血热症状的屠夫的血中分离,与前述的卡萨努森林病病毒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9%,被认为是卡萨努森林病病毒的一种遗传性变种。目前ALKV的分布范围在阿拉伯半岛和埃及。此外,近期在东非吉布提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地一处屠宰场牛的病毒携带率达到1%,而牛采集到的蜱ALKV携带率为0.2%(Hortonetal., 2016)。萨氏钝缘蜱Ornithodorossavignyi和嗜驼璃眼蜱Hyalommadromedarii是可能的蜱媒介,骆驼和绵羊是病毒传播的储存宿主。Madani等(2011)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蚊叮咬和直接与病毒感染的牲畜接触是更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与这些牲畜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屠夫和挤奶工易感染此病毒,此外,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某些旅行者骑乘骆驼也有感染此病毒的风险。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严重的出血和神经系统表现,病死率高达25%~30%(Mussoetal., 2015; Madanietal., 2016)。ALKV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Al-Tawfiqetal., 2017)。重要的蜱携带人畜共患病毒归纳见表1。
表1 重要的蜱携带人畜共患病毒的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important tick-borne zoonotic viruses
表1(续) Tab.l Continued
3 讨论
蜱传病毒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蜱叮咬吸血多发生在森林、灌木丛、草原、荒漠等处。此类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生态环境多样,常有野生动物或牲畜作为宿主,为蜱类生长繁殖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成为蜱媒传染病多发和流行的地区(梁姝怡等,2014)。蜱不仅能携带多种致病病毒,还能通过多种途径播散病毒,如垂直传播、水平传播,还有一种水平传播称为共吸食传播,是指同一脊椎动物宿主上未感染的蜱,在已感染蜱附近吸血而受到感染,而宿主本身无病毒血症(Brackneyetal., 2016)。
由于蜱对各种自然环境具有优越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具有保存和传播病毒的特点,使得病毒得以在自然界长期循环和保存,因此控制难度很大(俞永新,2005)。自然界中尚存在大量未知的蜱传病毒。近年来,新的蜱传病毒不断出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民众的恐慌。由于目前大部分蜱传病毒并无有效疫苗和有效的防治方法,昆虫学、兽医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联合对野外环境中的蜱和野生动物种群进行监控,并利用宏基因组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新型的蜱传病毒显得十分重要。这些病毒对人类致病力和其生命周期的分子机制研究仍有待深入开展(Labudaetal., 2004)。
蜱传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尚存在困难。因此,建立快速、灵敏、方便的诊断技术至关重要。目前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和血清学诊断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可,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且只能对一种蜱传病毒进行诊断。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可同时对国内多种蜱传病毒进行鉴别诊断的检验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此类研究在国外已有报道(Tokarz, 2018)。此外,建立监测哨点,加强蜱、宿主动物病毒携带情况监测,可掌握检测地区新发或既往蜱传病毒的分布变化情况,有预见性的采取防治措施,例如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毒的发现,即是在2009年起在我国河南、湖北省加强监测的基础上逐步阐明了这种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Yuetal., 2011)。
目前,大部分蜱传病毒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性抗体,尤其是新发蜱传病毒。因此,应该大力开展重要蜱传人畜共患病毒的抗原表位、治疗性抗体等基础研究,进行疫苗开发,加强应对措施。此外,预防蜱叮咬在蜱传疾病的防治策略上非常重要。应加强防治药剂和防治技术研究。将避蚊胺和苄氯菊脂涂抹在皮肤和衣物上,预防蜱叮咬效果明显(Liu, 2014)。防治技术上,除了整治环境,清除蜱类孳生的环境外。研发对环境污染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人畜无害且维持时间较长的生物农药也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近年来,采用新技术如遗传防治和生物防治法控制蜱数量的策略正在试行(曹允,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