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专业金工实习教学策略研究

2018-12-21李小标1何康1唐永刚1王楠1胡学青1

数码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金工学情因材施教

李小标1 何康1,2 唐永刚1 王楠1 胡学青1

1.宿州学院煤矿机械与电子工程研究中心 2.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现状分析

金工实习一直秉承提高素质,增强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跨类专业如何安排金工实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实习变的生动有趣,如何在实践教学里贯穿德育,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结合跨专业金工实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下绝大多数高校素质教育的趋势,而实践类课程改革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教学策略在应用跨专业学生金工实习环节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的文献中缺乏对于这种跨专业实习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框架。为此,本文从跨专业金工实习教育的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德育教育等环节入手,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育策略,为跨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质量提升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

2 分析学情

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那么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学情,要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策略做相应的调整。

2.1 学生性格特点,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是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是否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迁就学生。

2.2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确定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3 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能表现出肯定、积极的态度,而且能够很快地适应与接受。因此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

比如体育学院的学生,体育学院学生学习特点是以动为主,他们思想活跃,喜欢动手,理解能力稍差。但是他们善于表达,不懂就问,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要给他们多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自信提升自我。在教学任务上也要不拘一格,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和体育器材相关的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比如艺术系的学生,艺术类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感性和冲动,行为常有悖于人们传统的评判标准。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给予其充分的思想自由。可以激励他们自己设计一个产品,经过老师处理,基本上按照学生的意思,学生喜欢,老师的教学目的也能达到,这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4 德育贯穿始终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新的教育法要求老师要“立德树人”,所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教课程,进行德育教育。

4.1 以身作则

对于大学生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指导老师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尊重学生,学生得到尊重下才能发自内心的遵守实习规则,尊重老师,对老师所讲的“德”才能接受。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抛弃以前的陋习,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4.2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遇到问题时,学生希望老师能耐心细致的给他讲解。在犯了错误时,学生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体谅包容,学生喜欢老师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在关键时刻给予鼓励。老师能从这些细节做好了,才能从思想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德育的贯穿才能有效果,才能培养出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

5 结论

为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建设应用型本科,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金工实习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它不同于教室,它是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基地,教学内容丰富,实习环境多变,接触面宽广。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还是进行思想作风教育的好场所、好时机。借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范丽荣,邱晓云,模块化教学在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4):158-159.

[2] 李君,黄绍服.非机类专业《 金工实习》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187-188.

[3]张爱平,张桐,胡灵之,等.环境工程专业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环境,2017,(3):142-146.

[4]刘晓波,王利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9,(24):610-610

[5]潘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9,(12):188-189.

[6]郭佳宏. 德育教育融入学校生活之我见[J]. 科学中国人, 2015,(9):45-47.

猜你喜欢

金工学情因材施教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金工实习改革及实践研究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疫情背景下的金工网络教学模式探析与实践
金工之划线问题探讨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贴近实战化需求的金工技能竞赛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