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基地语境下的遵义红色文化教育再思考

2018-12-21吴永燕

记者观察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遗址红色

文/吴永燕

一、优势:遵义发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基础条件

(一)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遵义是一座英雄之城、转折之城和革命圣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关键的会议、最重大的转折、最神勇的战斗都发生遵义,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的地方,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地方,是党独立自主解决自身重大问题开始的地方,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构成遵义这座城市的底蕴符号。从物质形态来看,贵州红军长征文化遗址有1000余处,数量排在全国前三位,而遵义革命遗址遗迹有389处,占全省三分之一多,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7处,主要有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烈士陵园、故居旧居、革命文物、文献档案等。其中,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鲁班场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战斗遗址、刀疤水战斗遗址、黄陂洞战斗遗址等为特突出代表。从精神形态看,有“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有“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也有“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构成了遵义红色文化的主基调和主旋律。

(二)感人奋进的新时代党建文化。“四在农家”的建设,推动了发源地的遵义小乡村走向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写入十八大报告得到了高度评价;从“四民社区”创建到“五民社区·幸福家园”建设,探索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探索建立党建扶贫“五在村”机制(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着力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等等。

(三)快速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遵义地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海高速纵贯南北,杭瑞高速横贯东西,渝黔快铁建成运营,赤水河、乌江航运通江达海,遵义机场、仁怀机场建成通航,遵义“铁、公、机、水”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完善,极大地缩短遵义与全国其他省市的空间距离,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条件。

二、使命:发展遵义红色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是遵义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重要抓手。遵义一直以来致力于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重要抓手,贯穿于黔川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教育科创中心、医疗康养中心、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简称“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和“五大体系”建设始终,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强市,是遵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的生动体现。

(二)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23日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才的重要作用,认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而红色文化教育正是造就新时代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人才队伍。遵义市理应担当时代使命,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党和人民事业锻造一支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人才干部队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路径:构建文化、教育、经济、制度共生共荣的发展模式

(一)做强叫响遵义红色文化教育品牌。一是研究制定《遵义市红色文化教育发展规划》,强化遵义红色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重点解决红色文化教育传承中的同质化、低位化和单一化等问题,坚持龙头引领、资源整合、差异化发展原则,促进遵义红色文化教育品牌提档升级和做强叫响。二是加快推进遵义市红色资源开发管理中心建设,以规范红色教育培训为着力点,加强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管理、研究与利用,不断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红色教育培训持续、健康、蓬勃发展。三是加快构建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等党史党性教育,实现红色资源向党员干部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把党校红色教育办成社会影响大、党员干部欢迎的品牌教育;充分用好遵义高校人才资源库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独特资源,发挥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力军作用;加强遵义红色“本土教材”开发,积极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资源的利用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走入中小学生课堂;推进红色教育向网络平台延伸,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人们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实现红色文化教育。

(二)探索建立集教学、观摩、体验、文艺演出为一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需要主动克服自上而下的强势灌输、教育主体与客体二元化对立等传统红色教育的局限性,加强对教育形式的创新,突出对受教育个体主体地位的尊重。按照“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原则,在原有红色文化价值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推行现场体验、拓展感悟、情景模拟、艺术再现等多元化教育模式,让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增进对红色文化的领悟,更加有效地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

(三)大力发展独具遵义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是实现遵义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能够发挥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最大效应。要想进一步提升遵义红色文化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就必须深挖遵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遵义红色旅游,做大做强遵义红色旅游品牌,提升遵义红色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一是完善革命战斗遗址、革命纪念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4A级以上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推出一批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乡镇”等品牌,加快遵义会议红色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步伐和娄山关红色旅游创新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提升红色文化纪念体系和红色旅游服务体系。二是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性思维实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品牌工程,将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鲁班场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战斗遗址、刀疤水战斗遗址、黄陂洞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串联成片,打造一条世界级的遵义特色长征之路,实现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实施“红色旅游+”战略,把遵义的红色资源与绿色、民俗、茶酒等各类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批“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茶”等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四)构建高效统一的红色文化教育发展新机制。一是实施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战略。制定出台《遵义红色宣传教育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红色文化教育宣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规范化、市场化发展道路。二是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大工作格局。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实施、学校力行、社会响应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完善联动教育机制,实现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大发展。三是全面拓展遵义红色教育宣传新平台。建立“媒体、广告、研究”的红色文化教育立体式传播阵地,加大对“红色文化优势”和优秀红色文化研究作品的宣传力度,营造充满遐想的旅游期盼心理,使其“人未至而心向往,人即至亦心满足”,增强教育与宣传的双重主体功能。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遗址红色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辽上京遗址
红色在哪里?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