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0董福利
董福利
摘要:对于五年级语文的教学,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差异很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关键词:五年级语文;因材施教;教学实践;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兴趣爱好差异较大,每个学生受家庭环境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生们进行划分,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制定教学目标就是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王勃的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对学生们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背整首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并能够简单描述诗句的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同展开教学,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完成三项教学目标,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前两项,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第一项。无论怎样制定教学目标,也要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中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减轻他们的教学目标压力只是暂时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完成三项教学目标的任务,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
二、灵活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教学方法尽可能适合大多数学生,而对于情况特殊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下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课堂上发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思考,灵活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探究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学。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寓言故事《田忌赛马》时,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根据原文的解释就能理解田忌是怎样赢得的比赛,有的学生看到将马分成三个等级,一一对应进行比赛,就很容易弄混,因此教师采取正确积极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赛马过程,比如教师以自荐的形式让6名读懂课文的学生为大家演示情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根据小学生天生爱玩的共性,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從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效开展个别辅导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每一名学生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起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一对一辅导,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薄弱,开展个别辅导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爱好,从而在新知识接踵而来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而不是越积越多。个别辅导使培优补差的教学目标得以实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耐心是最重要的辅导方法,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教师的辅导不仅要帮助学生把漏掉的知识“捡”起来,更主要的是多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给予后进生一些关注,经过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融入课堂。例如在教学完五年级上册课文《三峡之秋》后,在课下安排后进生去办公室进行一对一辅导,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细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发挥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想象思维,随后借助互联网让学生观看一些三峡秋天的实景图或纪录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在五年级语文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发展需要,灵活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小学语文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雪英.小学语文因材施教教学的心得[J].学周刊:学科教育,2016
[2]刘全礼.因材施教教与学: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新蕾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