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18-12-20任碧先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任碧先

摘要:在课文《长城》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初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长城的图片张贴在醒目位置,加强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引出俗语,即不到长城非好汉,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一起领略长城的雄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均聚精会神的阅读课文,在阅读当中及整个课堂氛围当中,均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目标,并将其始终贯彻于语文各项内容之中。阅读能力实质就是對书面语言所持有的真实的理解及认识能力,其乃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础能力及外在保障。至此,需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优质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始终坚持各种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而又科学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能够独立进行阅读及思考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优质的语文素养及语感。

一、以学生阅读兴趣为支撑,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能力

基于小学生年龄段而言,其往往存在多种特殊性,尽管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其在科学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上尚未形成,尤其是对个别事物的关注方面,难以长时间的进行相应维持。但如若能够采取一定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最大化激发,便可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语文阅读之中。只有学生存在有浓郁的阅读兴趣,就会发自内心的感觉到阅读是一种无限乐趣,而所产生的乐趣便可将原有兴趣给予最大程度激发,使其呈多元化扩散,并经后续阅读资历及条件积累,便可养成具有主体意识的阅读行为习惯,进而形成专属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对学生阅读兴趣予以充分激发的目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前提,是小学生将语文学科发展到极致的关键。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全面激发出来,让他们将自己的全副身心放在语文学习之上。

二、改进阅读教学模式,针对性提升阅读习惯

单一的预读方法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目前国内多数学校及教师仍然因循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课堂气氛较为呆板。小学生的年龄基本在六岁到十二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另外这种阅读方式还存在其他弊端,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开始之期,他们的生理或是心理无法长时间的进行精力集中,这种呆板模式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作为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在阅读训练当中,需将阅读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动笔将课文当中的关键词找出,而课文当中的关键词通常均为各段的末尾或者首句,在学生阅读当中,可叮嘱学生将将自己所认为比较优美或者富含深意的句子摘抄下来,而对于那些激昂、励志的句子,还可以将其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对于那些具有很好启发性的句子而言,需对其深入研读,体会作者所作时所流落出的思想感情,阅读完毕后,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将读后感写下来,以此达到加深文章立即及感受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表达能力。例如进行病房里的故事授课,首先对主人公的所处时代背景、思想转换、语境叙述进行标注,然后通过深入思考,从吉姆的描写当中,感知吉姆具有何种特点及性格?针对此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用哪些词句去揣摩当时人物的内心思绪及心理框架,比如窗外树木已经开始发芽了,花儿盛开,蝴蝶飞舞,这些生动活泼的语境能够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升华,知识乃是一种具有情景性的理论根基,其产生于情景中的活动,而学习情景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学知识而在另一种情景中再次运用所存在的可能性具有决定作用。开展阅读习惯教学,主要特点就是将游戏贯穿到整个教学当中,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他们对于玩中学习的方式接受度高,并乐于投入精力参与其中,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至此,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坚持,学生才能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学生将来发展自身的根本。

三、构建优质阅读环境,培养多元阅读情境

合宜的阅读环境具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欲望的作用,至此,教师应为学生构建适宜其身心需求的阅读环境,并对存有自主性的阅读情境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在课下,可收集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材料,比如儿童文学、报纸等,而后则实施集体阅读活动,继而构建和谐的阅读气氛。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带领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开展各种讨论,鼓励并引导学生探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需要指出的是,若仅依据阅读环境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教师需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营造合宜的阅读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将学生各感官充分调动,从而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姿态去感受课文内容,进而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比如,在课文《长城》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初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长城的图片张贴在醒目位置,加强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引出俗语,即不到长城非好汉,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一起领略长城的雄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均聚精会神的阅读课文,在阅读当中及整个课堂氛围当中,均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还能在阅读当中感受长城的伟大,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总之, 小学生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国家课程改革,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实践教学质量与学生语言技能掌握水平高低具有紧密关系,至此,教师需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着眼点,并为此积极构建优质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阅读活动,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