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18-12-20杨菁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德育班主任

摘要: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部分,要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需要班主任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班主任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德育理念,让小学德育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并将课堂上获得的德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激励策略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必须全方位客观认识德育工作,要全面、客观分析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用适宜的激励措施,积极引导班级学生,促使学生全方位正确认识德育,积极、主动参与到所开展的德育活动与工作中,在实践中有效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德育一直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通常强调班主任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班主任德育理念的灌输,是一种单向传授、单向接收的学习方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受班主任个人观念的影响极大,且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分散其注意力,难以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在科技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这种传统德育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

因此,班主任应当转变教育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小学德育工作,以新型班主任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作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必须要考虑怎样才能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我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当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依然遵循着“言传身教”的原则,缺乏完善的组织和计划,德育工作的展开多依靠班主任的单方面材料收集,没有建立相应的道德记录和激励制度;第二,工作模式仍相对传统,没有合适的激励策略,无法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鼓励,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单向直接的“灌输式”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发言权,小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过于被动,缺乏将德育应用到实践中的动力,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以上三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重视激励制度的建设,让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纸上谈兵,以期能够真正影响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一)提高学生德育自律的激励策略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确立一个可实现的德育目标,让学生不断的去向着目标努力。逐步的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因此,这就是说小学班主任必须要转变思想,认识到激励制度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德育工作中来。比如说,在一次考试完毕之后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分数和成绩对学生进行嘉奖,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则可以相应的增设道德素养方面的奖励,给学生们一种不断提升自己道德素养的内在驱动力,保证学生自律能力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建立。而且,这种让学生与德育工作相接触的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班集体的责任感以及对于同学的关心和热爱,不断地构建更加和谐班级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律的进行德育活动,保证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进行一项德育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真正的理解何为德育,德育工作的效率必定会随之提升。

(二)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如果想要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明显的成效,就要实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使用这种激励策略可以对小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例如,在举行小学生比较在意的活动时,如家长会、升国旗等,班主任就可以实施相应的激励策略,如可以在家长会上着重表彰本学期内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奖励主动申请升国旗并优秀完成的学生。实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可以使提高学生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

(三)科学实施触碰学生心灵激励策略

在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多层次优化利用触碰学生心灵这一重要激励策略,要优化日常管理方法和有效激励策略相互作用,有效触碰学生心灵,深化德育理念。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激励对策,借助家长会、主题班会等,表扬班级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多肯定班级每位学生,科学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断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课程知识,正确看待自身优缺点,注重自身多方面素养的培养。

(四)注重联系实际,实施有效激励策略

在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德育素材,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形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引导班级学生观看德育相关短片、视频等,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构建全新的德育框架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引导班级学生参与到所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将所掌握的德育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会自觉遵守德育法律法规,逐渐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根据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德育方法,优化有效激励策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课程理论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的内容必须与现代社会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德育的发展应当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进。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更符合环境需求的方针和策略,尤其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实效性方面,值得每一位小学班主任认真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杨光卿.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7):173-174.

[2]李淑菊.激励教育方法在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42.

作者简介:

杨菁(1986年10月—),女,汉,山东省东平县,二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小学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班主任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