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能量的自己
2018-12-20朱令妮
摘要:一起某学生的离家出走新闻在整个星城引发了不小反响,更引申出中国教育之家庭教育的敏感话题。关注新闻,围绕素材,展开思考!很快,红卫小学便有了一场名为“做正能量的自己”的少先队主题队课,活动中采用了多种方式启发队员们对“容”、“融”、“荣”三字的各种探究,同时也激发了队员们如何从认识正能量到传播正能量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 “容”;“融”;“荣”;“正能量”;“負能量”
新闻的来源:
2015年5月22日的长沙,看似普通的一天却因一个男孩的走失变得不普通,这个男孩名叫罗永烨,就读国防科大附小三年级3班,家人发现走失后立即报案,并发动整个学校、社区、派出所在孩子走失的周边位置以及各个交通站台进行地毯式搜寻,当天全长沙市的各大新闻电台电视台从早到晚不停地进行寻人启事的报道,几乎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在为此刷屏……
新闻的背后:
在无数人的帮助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找寻,孩子终于回家了,整个世界都在欢呼雀跃中,可当电视台记者采访孩子和家长,了解到出走原因后,新闻热度再次上升。原来,孩子是因与父母赌气而离家出走的,这样的原由让很多人对家庭教育话题产生了热议……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要这样“保护”一个犯了严重错误的孩子?(不管起因,但心中无父母,任性到给他人造成严重困扰)。为什么不能让家人带着徒步重走父母,朋友,老师找他的线路?为什么不能让他数数一共贴了多少张寻人启示,看看网络上有多少人在关注?为什么不能让他真诚地感谢和道歉,去面才因他的错误而必须承担的一切后果!
——摘自几位网友的朋友圈信息
的确,这样的“离家出走”事件绝不是第一起,这样不知所措的问题家庭在我们身边不免有着相似款,这般任性不顾的孩子肯定也还有雷同者。我是否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场以这个事件为主题的辩论会?还是邀请一些在校中与孩子关系较为特殊的家庭成员们来一场“以爱为由”的亲子交流会?这人一旦有了 “有话想说”念头,脑海里活跃的种种想法就会变得愈发丰富,随之也会清晰,恰巧学校一年级一度的六一庆典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即将到来,按照老惯例,每年这个时候学校大队委以及各中队的中队委们都会列席参加,除了观摩入队仪式,我还会给全体新老队员上一堂少先队主题活动课,呵呵,今年的主题有了!
关注新闻,围绕素材,展开思考!5月27日,红卫小学大队部在多媒体教室组织一年级新生举行入队仪式,全体大中队委成员共同见证着弟弟妹妹们光荣加入组织,同时,一场名为“做正能量的自己”新闻主题队课即将开始……
教材:根据课题《小学生新闻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进行的自编设计
教学课题:做正能量的自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讨论话题《离家出走》;观赏影片《不要埋怨,一切靠自己。》
教学设计:朱令妮 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一、新生入队仪式结束后的互动与对话
1、问题提出:队员们,看到弟弟妹妹们在队旗下宣誓,接着又观摩红卫之星颁奖典礼,看到这些光“荣”的一幕,你想说什么?
(建议:别说客套话,别说模仿他人说话,请结合自己做真实坦言。)
2、现场展开讨论,队员们依次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糖果奖励:谢谢队员们的发言,虽然听到的都是欢乐美言,但我真正看到的是大家略有些不自信。今天在这里,希望大家放松心情,我给你们准备了一支棒棒糖,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打开糖果,我相信今天我们的相聚是甜蜜的。
二、解析“融”与“容”
1、现场讨论:
问题A:棒棒糖在我们嘴中含着,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变化?
回答A:糖果一点点在融化,也一点点变小……
【 引出“融” 】
问题B:想要融化棒棒糖完全把它吃掉,我们首先除了剥开包装纸以外还要做什么?
回答B:大口含住棒棒糖,一直大口用包容着,这样传递热量会更快,棒棒糖也会更快被融化。
【 引出“容” 】
问题C:从吃棒棒糖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发现“容”与“融”的关系?
回答C:大口包容住棒棒糖,才会让它更快融化。
问题D: 从“容”与“融”的字面分析,是先懂包容再会融入,还是先会融入再懂包容?哪个“rong”应在前?
回答D:可以先包容也可以先融入,哪一种“rong”都是可行的,因为不管是包容还是融入都是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的……
2、话说“522”事件:(PPT播放科大附小罗同学离家出走的新闻视频)
A还原事件经过; (PPT播放相关图片、视频)
B讨论事件结果; (PPT播放相关图片、视频)
C引出本校几起相似事件的话题:
如某同学一遇到老师的批评就喜欢电联父母“告状!”
在常规巡查时中有些队干受不了不明情况的老师的指责,或者同学间的嘲笑。
运动会、志愿者活动、队课策划等多类活动开展中,总有极个别同学什么项目也不愿参加,更不愿与同学搭档,完全自我状态中……
D把上述在校园中的类似事件与“容”、 “融”结合,并展开自由讨论……
三、解析“正能量”
1、问题讨论
讨论A:明白了“容”与“融”的真正内涵,回到现实中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启迪?
【 引入“正能量” 】
讨论B:你认为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什么样的?
讨论C:结合本校常有的问题事件(霸凌欺凌、恶意损坏公物)展开讨论。
4、观看成人版的正能量视频
“别抱怨,一切靠自己!” 励志传奇人物——崔万志
5、观看少儿版的正能量视频
“送给天堂父母的歌” 出生孤独却心怀阳光的孩子——乌达木
6、观后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唯有懂得包容,学会融入才能适应每一种环境,自己便能创造“荣誉”,特别是学会与他人团结,在团队的帮助下更会让“荣誉”持久发光……
【 引出“荣” 】
四、小结
1、交流“容”“融”“荣”三字同音“rong”不同意,却有其关系特点的意义。
2、视野拓展
A: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人人都有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与义务,无论在世界的哪一方,都会有各种正能量的身影在鼓舞着我们学会包容,懂得谦和,大胆去爱。
B:播放《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的歌曲视频,并介绍歌手背景故事。
C:希望大家在生活与学习中用心去发现正能量,让彼此远离可怕的负能量,做一名正能量的快乐传播者。
D:背景音乐继续回响,队课结束。
参考文献:
[1]廖淑贞,余艳萍.从社会回应模式看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13(06):68-75+105.
[2]李焱林. 家庭对中学生离家出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课题项目:
该案例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6CZXX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