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建设的探索
2018-12-20温子恒刘瑜
温子恒 刘瑜
摘要: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社交APP和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盛行的当下,“青年之声”网络平台的运营面临着巨大挑战。本论文是笔者基于工作中了解到的学生们使用青年之声平台现状所写,文中就平台现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并就如何提高青年学生对平台的自愿使用率做了分析,以求能充分实现平台创建的原始目的,真正架起共青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心之桥。
关键词: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创新
一、青年之声平台应用现状
“青年之声”创立的宗旨是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旨在架起共青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心之桥。自2015年4月“青年之声”平台开通以来,为响应团中央号召,全国各地进行了广泛推行,这种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使得“青年之声”的用户量飞速上涨,平台也在倾听青年诉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虽然已有庞大的青年基数,“青年之声”平台话题的访问量突破十万者却是少有,可见平台的使用率并不理想。“新媒体下高校‘青年之声网络平台使用情况调研分析——以辽宁高校为例”的调查研究显示,“青年之声”网络平台的使用率仅为加入网络平台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平台上的日常活跃用户更是少之又少,较低使用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青年之声”平台的网络效应。
二、青年之声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自愿加入“青年之声”,对平台心存排斥
“青年之声”网络平台是通过团中央自上而下推行的,这种推行方式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强制性,而强制性必然会导致任务性。许多高校学生们加入“青年之声”并非出于自愿,甚至部分地区对于平台的应用都带有一定的强制要求。
(二)推广形式单一,给学生印象过于严肃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的建设是“网上共青团”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网络舆论引导、思想政治引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平台在建设推广过程中主要依托于各地共青团组织,且大多带有一定的政治性,相比于其他平台以喜闻乐见、氛围较为轻松的推广方式进行宣传推广,“青年之声”给广大青年留下的印象较为严肃,让人感觉 “难以亲近”。
(三)网站部分板块功能设计有待完善,用户合理需求无法实时满足
目前,“青年之声”网站主要分为七个板块,总体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资讯类,一类是话题互动类。其中真正能反应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帮助青年解决问题的即为话题互动类板块,特别是“服务区”这一板块。“青年之声”作为一个服务青年成长的平台,应当以青年为中心,在切实了解青年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满足青年需求的板块设计。
(四)APP話题互动类似知乎,缺乏创新性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知乎等一众网络互答平台早已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且知乎相对于“青年之声”在话题涵盖的范围上更广,而“青年之声”又主要侧重于话题互动,与知乎过于相似,如果平台不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习惯于使用其他网络互答平台的青年用户将会很难转移。
(五)专家服务联盟未发挥应有作用,权威回复更新速度慢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的定位是“共青团中央与青年直接交流、互联互动的平台”,其中“青年之声”服务联盟重点体现的就是专帮青服务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定位就要求广大专职团干积极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诉求,但通过研究发现,专家联盟成员在答问题方面的积极性、实时时性较低,甚至部分专家回答问题的数量为0,此外,“话题墙”板块下“权威”回复的更新速度较慢,周期性较长。广大青年的提问、诉求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合理解答及解决,会导致平台建设的公信力降低,广大青年使用平台的热情下降。
三、关于深度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提高青年自愿参与意识
在原有推广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毕竟党团理论知识普及越接地气、越贴近青年生活才越能深入人心。通过微信、QQ、微博、短视频等青年常用的网络平台宣传推广“青年之声”相关资讯,这类间接的推广方式相比团委部门直接推广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在提高“青年之声”网络平台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实现与广大青年学生的全方位对接。
(二)创新完善平台功能,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互动平台
“青年之声”平台的定位是互动社交平台,要充分发挥互动社交的作用,首先要提高青年的自愿参与意识,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平台必然是充满人情味儿的,平台有了温度才不会让人觉得冷冰冰难以亲近,而平台想要亲近青年就应当走进青年们的生活。平台在板块设置上可以适当学习当下热门的新媒体平台板块设计,例如:增设一些考研板块,除了青年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进行互动以外,平台也可以适时进行一些考研攻略推送等。
(三)创新专家答疑机制,及时解决青年诉求
“青年之声”平台预设的是一个双向互动、直接即时的交流平台,然而当前专家服务联盟回复更新速度太慢,青年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平台预设的意义难以体现。
(四)创新校园帮带方式,充分发挥青年之声高校联络员联系青年作用
大部分高校的“青年之声”联络员都是校团委的学生骨干,相对于专职团干教师而言,学生帮带学生、学生帮带青年这一方式,少了一份老师带给学生们的严肃感和敬畏感,多了一份平等的亲切感,更容易让广大青年接受。因此,各高校除了设置专门负责平台建设的联络员,也可适当培养并增设青年学生联络员,实现团委学生骨干帮带基层团组织学生骨干,基层团组织学生骨干帮带青年学生,及时了解青年诉求,倾听青年心声,真正实现由“自娱自乐”向“打成一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孟令乔,张耀宇;新媒体下高校“青年之声”网络平台使用情况调研分析——以辽宁高校为例
[2] 梁世正,陈骅;基于“青年之声”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3] 赵晓艳;青年之声 共青团工作走进青年心灵的直通车——以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之声工作为例
[4] 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运行方案(试行),2016年06月12日
[5] 王伟;借“青年之声”促转型升级 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中国共青团》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