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转变潜能生的几点做法
2018-12-20杨向春
杨向春
摘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数学潜能生的成因,对症下药,实施有效转化。转化的着手点: 加强目的和情感教育,进行教学创新,重视学法引导,本文从内外因等方面分析潜能生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使学生逐步转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方法
按照“水桶”理论来说,潜能生最能体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教学水平高与低,所以转变潜能生成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潛能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地讲不外乎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造成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空白点多,思路狭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作为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去转化。
一、沟通师生情感,调动积极因素,转变他们的自卑感。
对于潜能生,较多的是听到同学的讽刺,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由于经常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激不起学习的信心,从此就会讨厌学习,甚至造成“破罐子破摔 ”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潜能生,善待潜能生,务必做到少训斥,多鼓励,千万不可伤害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要知道,在初入学时,他们上进心、模仿性和学习积极性都较高,但经过长期的多次考试“失败”后,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在这关键时刻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开导和鼓励,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为学生承担责任,说声“你没有学好,我有责任”,减轻他们的思想包袱;其次,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教育他们“对症下药”,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班学生韩荣荣,在一次月考中数学考了59分,情绪低落,我仔细分析了该学生的试卷后发现,该生没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有理数混合运算错误多,运算法则掌握不牢固。针对这些情况,我先让该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有理数运算法则,再教给她混合运算的顺序、合并同类项方法,这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快提高了,学习兴趣浓了,作业整齐、准确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数学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此外,我对潜能生坚持“五个不”: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体罚,不操之过急。使潜能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的爱护和帮助他们的。师生情感的融洽,能促进教和学和谐的统一,调动了潜能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追求进步、勤奋上来。
二、培养良好习惯,传授正确学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常常注意难易程度,同时注意加强对潜能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潜能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绪,如对潜能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潜能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的辅导他们一点一滴的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大部分潜能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正的观点教育潜能生,对潜能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潜能生之所以成为潜能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潜能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 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的学习。
三、激发数学兴趣,创设成功机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发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力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点”,并有意识的让他们回答问题,或上讲台板演,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并能引以自豪,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1、创设条件使潜能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成功感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则可产生巨大的动力,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同样内容的数学练习课,在两个平行班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效果截然不同。
在甲班用测验的方法,一次性把数学练习题全部给出,让学生一口气做下去。尽管题目有易有难,但大多数学生看到那么多题目,从心里上产生了畏惧情绪,甚至根本没有信心做下去,他们或不做,或抄袭,这样一节练习课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无收效的。
在乙班,我把练习题分作五个层次,逐步加大难度而依次出示,其中第一层次的题目是所有学生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将学生划为四组,指定每组产生先在下面做好再上黑板板演。由于板演的题目较简单,一般潜能生都能解答出来。我就对板演的同学一一表扬, 使他们从心里上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成功感。然后再激发潜能生做第二层次的题目,这样潜能生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动力,产生再取得成功的欲望,他们就会愉快的,自觉地独立完成下去。尽管难度逐步加大,由于及时调动了潜能生的积极性,他们愿意尝试下去。
2、捕捉学生好胜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激发潜能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有着强有力的刺激作用,他将唤醒并迫使大胆加强工作。捕捉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进行相机引导。
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潜能生也不例外,甚至更为突出,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依据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用“挑战”的方法来激发潜能生的求知欲。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课时,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接着向学生说明:我不解方程能很快求出每个方程两个根的和与两个根的积。我在黑板上写出结果,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继续又讲:我写出的这些结果对不对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解方程来验算,这时候我又提出:“为什么我能很快求出来呢?是因为我掌握了这个定理,所以算得很快”。学生学下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一节课专门提问潜能生,正确率高达95%,在以后的考核中这一类题目得分率较高。
3、紧扣学生期待心理,在数学活动评价中使潜能生获得满足感
在评价中,学生都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得到好评。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宜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潜能生的评价要捕捉每一点进步,使他们感到教师的信任,同伴们的鼓励,从心理上获得满足。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一道题,让学生思考片刻后,点了一名潜能生上黑板板演。这道题有两个答案。而这位潜能生只给了一种计算结果。我没有立即予以批评纠正,首先肯定该生解题思路的正确成分,方法正确,有很大进步。问大家:“你们做得结果和他一样的举手”。我接着问:“这道题的结果完全正确吗?式子满足的条件,题目告诉我们了吗?再请这位同学想想还有哪几种可能”?经过我的点拨,该生悟出道理。又重新做出了答案。做好后全班以热烈的掌声予以鼓励。该生不但得到成功的愉悦,胜利的满足,而且感到集体的温暖。
在教學中对潜能生我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少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和“少吃多餐”等方法为潜能生创设成功的机遇。让他们能经过努力,基本上能达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当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的时候,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使之发扬光大。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努力学好数学。
四、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潜能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偿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潜能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潜能生经过努力也有取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彻底转化潜能生的目的。
五、培养学习意志,不断克服困难
不少学生成绩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意志薄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优生和差生的最大区别通常不是天资,而是意志和毅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是跌倒后比别人多爬起来一次的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正如波利亚所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意志是在不断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锻炼出来的。潜能生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定义、法则的记忆深感头痛,对某些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命题一见就头痛,明显的表现出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为了帮助潜能生克服畏难情绪,锻练他们的意志,我加强了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哪壶不开提哪壶”。即他们怕什么就辅导什么,比如,我针对潜能生怕较烦运算的通病,曾设计了一道题目,潜能生一见心理就胆怯,不敢动笔去做,怕失败。我告诉他们:“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应知难而上”。我把此题分割成几个小块,设计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依次回答,学生惊奇的发现,由于巧妙的运用了公式,从而简化了题目,很快得出了结果。他们愁容顿展,信心大增。此题对潜能生的启示甚大,他们在老师帮助下获得成功,逐步冲淡了他们怕失败的情绪,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2].《初中数学解题研究》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