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对读”中助推学生思维品质的生长

2018-12-20郭剑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田忌赛马孙膑古文

郭剑波

三、“不悱不发”之时引入小古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应是学生学会阅读,独立阅读,在与语言文字的碰撞中,独立思考、善于发问,看到问题的本质,将语言的含义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用以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是反映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经典例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两次比赛的异同,分析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课文最后一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直接点明了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学生通读故事后能悟出其缘由。本课教学重点是学生学习孙膑在“田忌赛马”中的独特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能像孙膑一样进行细致观察,寻找恰当的方法取得胜利。读完故事后,学生对孙膑思维方式产生的真正背景和路径,还是“口欲言而未能”,知其表而不知其里,此时教师可出示与孙膑进言相关的小古文“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选自《史记》),作为一架“扶梯”,开展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触摸孙膑的思维过程。

【教学步骤及意图】

一读“原句意思”。学生结合课文对比阅读,理解此句小古文中“君”“彼”“驷”等字的意思,伙伴之间说说让孙膑胸有成竹的比赛方法,理清获胜的原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多次接触小古文,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古文的意思,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产生对文言文的亲切感。

二读“思维图像”。根据小古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边读边画出第二次比赛规则及结果的图表,理顺孙膑的思维变化的路径,探究他创新解决问题方法的智慧。

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培养,需要对原有知识或思维材料进行高度理解、概括,在综合分析得出新异点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组合。小古文的引入,促使有关第二次赛马的思維导图清晰地出现在学生脑中,他们会顿悟:遇到问题不要拘泥于原来的思维方式,换一种思维方式,会有一番新的天地。

三读“取胜关键”。课堂上设计提问:如果你是孙膑,能模仿用文言文方式描述田忌第一次比赛的方法吗?此问题有难度,可小组合作得出答案:“君之上驷与彼上驷,君之中驷与彼中驷,君之下驷与彼下驷,必败也。”再与原小古文对比读,探究孙膑“调换了一下(马)出场顺序”就取胜的根本原因:孙膑决策前已洞察全局,综合分析,严密思考。模仿小古文的练说活动,既锤炼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雅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学生自信心越强,思维迁移能力越强,独创性思维越容易产生。学生在自创的小古文和原创小古文对比赏析中,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学会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须在“见一见”的过程中花功夫,除充分运用教材里的文言小短文,还可以适当引入经典小古文的章或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构建滋养学生成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江苏省如皋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226500)

猜你喜欢

田忌赛马孙膑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孙膑与庞涓
比赛吃馒头
基于多元视角统合学习材料
孙膑吃馒头
田忌赛马
髌骨与髌骨骨折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