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8-12-20吕龙进
吕龙进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学习应用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并应用统计学课程的特征,以四个案例展示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一、引言
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使世间万物呈现互联状态,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深入推广,人类迈入一个全新的思维时代-“大数据时代”。因此,数据在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要,如何利用好数据也受到大众的广泛重视。应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强调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以及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用统计学与数学相比,更多的强调的是对方法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具有应用统计学专业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如何提高应用统计学课程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校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统计学课程开设的专业主要有:信管、经济学以及电商等偏文科类专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应用统计学课程虽然与数学类课程,但还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不容易理解。
2.概念高度抽象,应用统计学中有很多概念、而且非常抽象,如果不与日常生活案例紧密联系,往往是很难理解的,如置信区间、参数估计、线性回归。
3.公式较多,应用统计学需要处理数据,因此有很多计算公司,如平均值、方差、离散系数、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等,如果不能理解式子缘由,靠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的。
4.理论性较强,应用统计学主要学习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前部分内容还能接受,对于统计推断,学生普遍反映理论性太强,尤其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时间序列。
针对以上的问题,对于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我们采用翻转课堂形式。
三、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每次在开展翻转课前,就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课外时间进行内容的预习,结合课程具体内容,本课程有四节内容适合以翻转课堂形式,具体如下:
1.SPSS的数据处理
主要采用学生课前收集数据、了解预处理方法,课堂内教师案例演示,然后由学生完成实验,接着教师挑选做得较好与较差的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并由教师指出主要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整体课堂,与学生互动次数较多,学生参与度较高,有一定的效果。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比较贴近实际,因此布置了课前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来到课程,通过案例的演示吸引学生注意,促进消化,最后通过学生主题研讨,老师对重点内容穿插做强调,并做总结,让学生解决课前的疑问。需注意:部分学生未完成课前任务,会导致无法跟上课堂节奏,因此需加强课前任务完成管理。
3.多元统计分析
由于有了线性回归部分内容的基础,本次翻转课堂主要以学生分组做PPT讲解为主,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本次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提问后,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印象与理解,最后老师总结巩固知识。在某一组演示时,可设置学生抢答、提问环节,或主讲学生对同学进行提问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4.综合实践
本次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学生课前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内教师通过一个案例的演示,引导性的回答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完成一个小实验,接着教师挑选做得较好与较差的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并由教师指出主要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与学生互动次数较多,学生参与度较高,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课程的时间把控不好,有待改进,案例演示可通过视频录制方法,由学生课前学习,可将课堂内更多时间用在讨论上。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在学习应用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来讨论并讲授课程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关注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掌握应用统计学课程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余.基于学习困难成因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07):72-74+77.
[2]賀建辉,周尉,周培桂.独立学院大学生应用统计能力培养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2017(2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