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2018-12-20王忠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出血量

王忠宪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百信医院内科 ,贵州 贵阳 550200)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退热、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药。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上消化道出血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笔者对贵州省贵阳市修文百信医院收治的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修文百信医院收治的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91例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91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91例患者中,有男性51例,女性40例;其年龄为19~88岁,平均年龄为(42.52±1.11)岁。在研究组的91例患者中,有男性53例,女性38例;其年龄为18~86岁,平均年龄为(56.13±1.08)岁。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是否有消化道病史、出血后的临床表现、出血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体征。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自觉无症状的患者所占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n(%)]

3 讨论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心绞痛、炎症性疼痛、癌性疼痛的常用药[1]。上消化道出血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患者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后,其消化系统黏膜会出现水肿、充血、糜烂等情况,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其发生消化系统黏膜溃疡、出血或穿孔,甚至会危及其生命[2]。因此,准确地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时发现此类疾病的高危患者,对减少此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自觉无症状的患者所占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组织器官的功能呈下降的趋势。多数老年人存在血管硬化、胃黏膜萎缩及慢性缺氧缺血,其胃黏膜在受到损伤后不能尽快修复。另外,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这就增加了其罹患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2)老年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非甾体类抗炎药易蓄积于其体内,干扰其凝血机制,进而可诱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另外,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往往无自觉症状,待病情被确诊后其已经发生较长时间的出血,这也是造成其出血量较大的主要原因[2]。3)多数老年人的器官组织功能退化,其对痛觉不敏感,加上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故其在发病的初期往往无上腹部不适、腹痛等典型症状[3]。陈建伟等[4]的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要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病情,尤其是在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进行治疗时,应在为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为其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以防止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综上所述,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年龄较大、出血量较大且多数无自觉症状。因此,临床医生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要综合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准确地判断其病情是否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