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

2018-12-20夏丽红田玉芹李彩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口漏造瘘全量

夏丽红,李 川,田玉芹,李彩莲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夏丽红);266003山东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李川,田玉芹,李彩莲)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能够促进肠功能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改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只要肠道有功能,就首先使用EN”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1]。笔者对2015年8月—2017年8月行食管癌切除术69例患者,术后均给予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2015年8月—2017年8月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9例,男65例,女4例;年龄52~80岁,平均(62.25±7.69)岁。术前行胸部、上腹部增强CT扫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全身骨核素扫描、纤维胃镜检查及活检,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等检查,抽血查血常规、生化、血凝常规、免疫功能等,明确为食管中、下段鳞癌,手术适应证明确,排除手术禁忌证,中段食管癌行腔镜辅助经上腹-右胸-左颈食管癌切除术,下段食管癌行腔镜辅助经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术,管状胃代食管,并将管状胃置于原食管床内,术中置入空肠造瘘营养管。入组标准:(1)确诊为食管癌中、下段癌,行食管癌切除术;(2)术后按计划成功实施空肠造瘘肠内营养;(3)术前未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4)无慢性肠道疾病。

1.2 肠内营养策略 术后第1天给予温盐水250ml,经空肠造瘘管内泵入;术后第2天给予空肠营养液500 ml,第3天给予1000 ml,第4天起给予全量营养液1500~2000 ml;术后第8天开始经口流质饮食,第九天开始半流质饮食,第10天停用空肠造瘘营养;补钾4 g/d;根据体重及患者口渴感受,间断经空肠造瘘管注入温开水以补充补液量之不足。术中胸导管结扎患者选用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每 500 ml含能量 500 kJ,糖类 88 g,蛋白质20.0 g,脂肪8.35 g,无膳食纤维]作为肠内营养液,糖尿病患者选用康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每500 ml含能量375 kJ,糖类42 g,蛋白质16g,脂肪16 g,膳食7.5 g],其余患者均使用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每500 ml含能量 750 kJ,糖类 92 g,蛋白质 30.0 g,脂肪 29.2 g,膳食纤维7.5 g]。术后前3 d能量及液体之不足通过静脉营养补足,术后第四天起停用静脉营养。空肠营养液均通过输注泵匀速泵入,从40 ml/h开始,逐步增加到120 ml/h,若输注过程中患者出现腹胀或腹泻等不适,排除肠道梗阻或感染等因素,减慢输注速度,给予对症治疗,术后注意防止患者便秘。

1.3 检测指标 (1)营养指标: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 1、3、7、10天(清晨 6点,输注营养液前抽取肘静脉血)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B)。(2)免疫指标: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 1、3、7、10 天(清晨 6 点,输注营养液前抽取肘静脉血)血淋巴细胞总数(LYM)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IgM、 IgA)水平。 (3)不良反应:观察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指标变化见表1,患者外周血淋巴结细胞总数(LYM)术后第1天即明显降低,以后逐渐回升;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水平在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降至最低,术后第7、10天有明显回升。

免疫指标变化见表2,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术后第1天即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降到最低,术后第7天、第10天有明显回升。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空肠造瘘营养,肠内营养期间腹胀不适9例,腹泻4例,经过对症治疗,均逐渐好转并完成肠内营养;术后肺部感染3例,经过抗炎及对症治疗治愈;颈部吻合口瘘两例,吻合口瘘确定后再次禁食并恢复空肠造瘘营养,直至吻合口瘘愈合,无胸内吻合口瘘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表1 围术期营养指标变化

表2 围术期免疫指标变化

3 讨论

由于肿瘤造成的食管梗阻,使患者进食量不足,食管癌患者本身的高代谢及应激状态又可使患者机体能量需要增加,从而形成摄入相对不足,组织消耗增加的负氮平衡[2]。食管癌切除术是目前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食管癌切除手术创伤大,机体应激反应强,加之术前患者较长时间肿瘤负荷,吞咽困难,进食不足,术后早期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仍会进一步恶化,影响患者吻合口愈合,降低患者对肺部及全身感染的抵抗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是术后早期愈合及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基础。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推荐[4]:消化道功能正常或具有部分消化道功能患者应优先使用肠内营养,如果EN无法满足蛋白质或能量目标量时可行肠外营养补充。早期行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水平,达到全面均衡营养,还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全身免疫功能。

消化道在术后4 h左右就可摆脱麻醉的影响,恢复大部分消化功能,小肠在6 h左右即可恢复部分功能,6~10 h后即可以恢复正常吸收功能。多数学者认为,术后应早期给予EN支持。有人认为,患者术后6~12 h就能接受EN支持。多数学者认为,最理想的 EN 应于术后 24~48 h 内开始[5,6]。该组病例显示:由于手术创伤应激,以及术中失血等原因,患者营养状况在食管癌切除术后第1天即明显下降,同时患者免疫功能也明显降低;在术后3 d时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仍进一步降低,可能与术后早期应激反应、高分解代谢、术后进一步失血失液以及术后早期营养补充相对不足有关。该研究经验是,术后第1天即通过空肠造瘘给予少量温盐水;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少量肠内营养液,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种类,逐渐加量至全量肠内营养;术后前3 d肠内营养不足,通过肠外营养补充(包括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术后第4天起开始全量肠内营养。随着肠内营养实施和患者术后逐渐康复,手术应激反应逐渐减低,负氮平衡状况逐渐改善,术后失血失液明显减少,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随之逐步恢复,术后第7天和第10天时检测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临床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自我感受也逐步好转,体力恢复,咳嗽有力,下床活动增加。

腹胀、腹泻是影响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最常见因素,尤其在刚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最容易发生腹胀、腹泻不适。该组发生腹胀、腹泻共13例,经过对症治疗均能坚持实施肠内营养。一旦发生肠内营养相关不适,不必急于停止肠内营养,需要仔细分析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包括减慢输注速度,间断输注温开水,营养液加热,腹部热敷及相应药物治疗等措施,患者均能逐渐好转并适应。该组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期间,虽然给予全量营养液,但患者普遍有口渴感,液体补充量相对不足,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根据口渴程度,间断经空肠造瘘管注入温开水,有效减轻了患者口渴不适。

术后早期吻合口漏的发生与吻合方式、吻合位置、局部血液循环、吻合口张力、营养状况、肺部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组发生术后早期颈部吻合口瘘2例,无胸内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2.90%。术中精细操作,确切吻合,保证管胃良好血运,保持管胃在食管床内无张力状态,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术后充分引流,是减少吻合口漏的有效手段。多个研究提示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7],可能与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消化液反流对吻合口的刺激有关。肠内营养的实施,有利于患者术后营养功能、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是快速康复外科重要措施之一[8]。

猜你喜欢

口漏造瘘全量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直肠癌微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微创再手术研究进展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早期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误区及其改进方法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治疗效果观察
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属全量反演研究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