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基于H大学的个案

2018-12-20翁婷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际健康状况医学生

陈 潘,翁婷婷

(1.南方医科大学学生处;2.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是本硕博连读培养,在培养周期、学生学习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了解八年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其在不同自变量方面的差异性,有助于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分类教育、分诊治疗,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H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2012级-2016级)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同时随机选择10名学生以网络或面谈的形式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女生5名,男生5名,2012级-2016级每个年级各2人。

(二)测量工具。

采用通用精神卫生评定量表SCL-90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维度,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三)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7录入测试的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二、八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研究自变量分析。

选取性别、年级、家庭经济背景(与所在地的经济平均水平比)等三个自变量做具体分析,统计数据如下(见表1)。

(二)八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测试结果发现,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医学生比例较小,但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值得特别关注。其中人际敏感得分在18分以上的49人,占了22.17%,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不适感等特征;抑郁项得分在20分以上有21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行为上表现出缺乏足够兴趣、缺乏运动活力等特征;焦虑项得分在26分以上的有8人,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易焦虑、易烦躁等特征。

表1 自变量数据分析

(三)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测试结果发现(见表2),女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项得分高于男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男生在躯体化、偏执等两个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女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际敏感、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男女生得分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

(四)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八年制医学教育属于长学制教育,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不同特点,年级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发现(见表3),2016级、2015级、2012级学生得分较低,而2014级、2013级学生得分较高。为进一步了解原因,课题组通过网络或面谈的方式,访谈了五个年级中的10名学生。访谈结果发现,由于H大学特殊的军校传统,大一、大二新生要接受两年的军事化管理而暂未进行专业学习,学习、生活压力较小;2012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军事化管理和专业知识学习,已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状况,也有比较清晰的学习和研究目标,心理健康状况反映较好。但2014级、2013级学生既处于从军事化管理到专业学习的过渡期,又处于本科生涯学习的重要中间阶段,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呈现较为消极状态,尤其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三个因子方面。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

(五)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自变量中低于所在地的经济平均水平的有84人,相当的121人,高于的只有16人,贫困生的比较相对较高,占38.01%。但数据表明,三个类别学生在9个因子的得分均不高,心理健康状况反映较好,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少。但低于所在地经济水平的学生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要高于其他学生外(P<0.05),其他各因子得分在家庭经济条件这个因变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近年来,学校坚持精准扶贫、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下,基本上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上能得到基本的保障,经济条件对他们在校学习、生活的影响较少。

表4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三、讨 论

(一)结论。

结果发现,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较小,但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三项的表现值得重视;女生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具有显著性差异;2016级、2015级、2012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要优于2014级、2013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性值得特别关注。

(二)优化措施。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高校要根据八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1.高度重视八年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八年制医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有一定的严重倾向,高校仍需在组织机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建设,并加强学校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建立密切配合的联动预防和干预机制。

2.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发现,八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水平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等变量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需要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类教育和建档立卡,开展针对性的咨询和干预,要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确保状况不佳学生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疏导和干预治疗。

3.完善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总体协调下,成立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完善“学校—中心—学院—班级”四级心理教育网络体系。辅导站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密切结合,及时发现、干预和解决八年制医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危机。

4.切实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要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谈心谈话、深度辅导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与心理素质发展相得益彰。

5.加强学生心理委员作用。学生心理委员是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最为基层一环节,学校要切实发挥心理委员的在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初步干预疏导等方面的作用,如在班级、宿舍等集体中开展讨论式的心理互助,也可以将有共同问题的学生集中到一起,采用集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促进同学间对共同问题的交流和沟通[2],让其成为大学生朋辈互助的新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人际健康状况医学生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