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2018-12-20马晓军杨文勇李治鹏杨帆蔡海艳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螺旋体梅毒

马晓军 杨文勇 李治鹏 杨帆 蔡海艳

(广元市中心血站 四川 广元 628017)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其原理为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当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聚集在检测带上,形成可肉眼观察到的显色结果。该种检测方法具有结果判定清晰快速、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且操作简便等特点[1]。为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降低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我站于2017年2月开始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法),进行献血前快速筛查。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检测标本均来自广元市2015年7月—2018年7月的84141例无偿献血者,献血者年龄18至55岁,均体检合格,ALT试纸条筛查ALT<50U/L,硫酸铜比重法测量血红蛋白,结果均符合要求。其中2015年7月—2017年1月献血者样本,为未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快速筛查项目前的样本;2017年2月—2018年7月的献血者样本,为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后HBsAg及TP阴性样本。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低温低速离心机、冰箱、冰柜、Hamilton STAR全自动加样仪、FAME全自动酶免检测仪。

试剂:献血前筛查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厦门英科创新),进行HBsAg、抗-TP快速检测,试剂批号:2016123354、2017043311、2017113338、2018023308。ELISA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酶免试剂进行HBsAg、抗-TP检测,HBsAg 检测试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批号:B20160823、B20170102(北京万泰生物)6G0215、6M0223(法国伯乐);TP检测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批号:N20170309、N20170309、N20161130(北京万泰生物),2017020308、2017041108、2016092108(珠海丽珠)。

1.3 方法

1.3.1 快速筛查方法 对2017年2月—2018年7月无偿献血者样本,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检测。

1.3.2 ELISA检测方法 对快速检测合格且其他筛查结果均符合要求的无偿献血者样本进行ELISA试验。试验严格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要求,同时采用2种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试剂样本进行HBsAg及TP抗体检测,检测过程按照SOP及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

1.3.3 统计分析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检测前、后的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

2.结果

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项目前,41674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共计检出HBV阳性样本336例,占比0.81%,TP阳性样本409例,占比0.98%。见表1。

表1 41674例标本中HBV、TP阳性标本比例

2017年2月—2018年7月,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项目后,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共计检出HBV阳性样本317例,占比0.75%,TP阳性样本200例,占比0.47%。见表2

表2 42467 例标本中HBV、TP阳性标本比例

3.讨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是指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与酶的催化反应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利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ELISA检测具有比胶体金法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但ELISA检测需要借助特定的检测设备,对环境、温度等有较高的要求,且耗时较长[2],因此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标本的检测一般为血液标本采集结束后进行。胶体金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判定清晰快速等优点,但相比于ELISA法,其灵敏度差,弱阳性多,容易出现漏检;溶血及脂血的影响也会造成现假阴性[3]。

长久以来,减少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升献血服务效率及水平,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一直是采供血机构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操作简便、结果判定清晰快速的胶体金法进行快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献表明,HBsAg、TP金标试纸条技术在献血前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血液检测不合格率[4-5]。

我站检测结果,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筛查前,41674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共计检出HBV阳性样本336例,占比0.81%,TP阳性样本409例,占比0.98%。2017年2月—2018年7月,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筛查后,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共计检出HBV阳性样本317例,占比0.75%,TP阳性样本200例,占比0.47%。对比可知,开展联合快速筛查项目后,HBV及TP阳性率均低于项目开展前,其中TP阳性率降低最为明显。

因我站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筛查前,对HBV采用了HBsAg单项目检测试纸条进行快速筛查,所以HBV阳性率降低不多,但仍使HBV阳性率由0.81%降低到0.75%。可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与HBsAg单项目试纸条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其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采用胶体金,其分子量大、稳定、显色持久、迁移速度慢,具有更好的潜在稳定性、精确性及可重复生产性等特点使得其适合于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6]。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有一定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能有效降低采供血机构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对于献血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螺旋体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三种方法检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