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2017-01-23陈永凤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陈永凤

【摘 要】 目的: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操作中分别实践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因患乙型肝炎而入本院施行检测及相应诊治的病人75例,分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对其实施表面抗原的同期检测以及集中性研讨,评估两种检测法的效果情况。结果:胶体金法检出阳性病例分别是54例,占比为72.00%。酶联免疫法检出阳性病例是52例,占69.33%。经统计及x2检验发现,两种检测法的HbsAg阳性数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使用在HbsAg测定操作中时,各具独特运用优势以及缺点,检测工作者需按照具体工作选用适宜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检测效果

临床中多选用酶联免疫法法对乙肝病人全血施行表面抗原的检测操作,此方法以酶联免疫为基础开展吸附性实验,能较准确、较快地检测出HbsAg阳性现象,其测定灵敏性、特异性都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1]。伴随胶体金检测法的改良进步,一些医院逐步将其引进大批量HbsAg疑似群体的筛查实践当中,并得到基层医务工作者相应程度的关注[2]。为探析两种检测试验操作法的具体效果,本文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乙型肝炎而入本院施行检测及相应诊治的病人75例,分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对其实施表面抗原的同期检测以及集中性研讨,现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研对象

以2015年6月-2016年4月因患乙型肝炎而入本院施行检测及相应诊治的病人75例为研讨对象,含有4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介于21-78岁间,平均(48.4±11.27)岁。

1.2 方法

1.2.1 使用试剂

选用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产自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ELISA法选用的试剂产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2 方法

先取全部病人的全血为检测样本,测定乙型肝炎的标志物,取样当日开展检测操作,如果当日难以及时检测,要实施血液血清的分离处理,再将其放在冰箱中冷冻封存,次日再行测定。两法都依照试剂操作规程以及说明指南展开严格检测。①胶体金法。取出2滴病人全血,放于试纸条的箭头区之上,再加滴适量推进液, 待30分钟后读取检验的结果,如果箭头区仅有1条紫红色线,表示是阴性病例;如果箭头区出现了2条紫红色线,表示是阳性病例;箭头区没有紫红色线,表示操作无效。②酶联免疫法。规范检测程序完后,运用LIS系统对所得结果实施S/C值换算,如果样本S/C值等于或超出1.0,表示是阳性病例;如果样本S/C值小于1.0,表示是阴性病例。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x±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 HbsAg阳性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对比差异不显著时表示为P>0.05。

2 结果

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测定75例乙肝病人表面抗原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可知,胶体金法检出阳性病例是54例,占比为72.00%。ELISA法检出阳性病例是52例,占69.33%。经统计及x2检验发现,两种检测法的HbsAg阳性数据组间差异不显著(x2=1.2273,P=0.2679;x2=0.1286,P=0.7198;P>0.05)。

3 讨论

乙肝病毒属于嗜肝性病毒,其侵入人类机体后会诱发感染疾病,例如,肝脏细胞纤维化或坏死等。通常来讲,乙肝分成急性、慢性两大种类,都由血液途径进行蔓延传播[3]。为选取优质、科学的方式展开表面抗原的准确测定,临床中将酶联免疫法推举为乙肝病毒的测定结果推荐为“金标准”,并据此鉴别其他不同检测法的实践操作效果。评估酶联免疫法对HbsAg实施测定流程中的特性情况,发现此法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强操作性,并且能施行半定量、定量操作。然而,酶联免疫法检出流程需要加样控制,使反应时间、速度受相应程度的限制性,且步骤较繁琐,耗时较长,基层HbsAg初步筛查中适用性不高。

胶体金受到鞣酸、白磷等的反应作用,还原形成聚变性微小颗粒及带负电疏水胶液体,能和蛋白质作出结合反应。另外,胶体金不会干扰蛋白质原有的生物属性。将胶体金法引入HbsAg大批量筛查检测当中,能快捷、便易、简单地开展检测实践工作,且读取结果相当方便,检测者用肉眼即可视查出具体结果。但是,胶体金的试剂条用于HbsAg筛查时也有不足之处,此法显色灵敏度有待提升,在高浓度病毒标志物中能较快显色,但若感染程度偏低则会伴有假阴性测定现象。鉴于此,胶体金法不可完全替代ELISE法在血液乙肝筛查领域的位置。

此调研活动中表1指出,胶体金法检出阳性病例是54例,占比为72.00%。酶联免疫法检出阳性病例是52例,占比69.33%。经统计及x2检验发现,两种检测法的HbsAg阳性数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报告知, 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使用在HbsAg测定操作流程中,各具自身运用优势以及缺点,需按照具体检测工作选用适宜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国军,喻一奇,范平,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预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2):100-106.

[2] 陈向敏,张跃进,田晓娟,等.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前 S2蛋白120~146片段重组酵母菌的构建及全菌体免疫效应评价[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11):660-665.

[3] 何敏,罗福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HBsAg 及 HBsAb 的结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2):1900-1901.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双联金标试剂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三种方法检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与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