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8-12-19聂沉香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摘 要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几千年以来的智慧结晶。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 其肩负着未来社会现代化建设重要任务。而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多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当寻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全新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资源,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文化传承功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与价值理念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聂沉香,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341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我国传统文化里面如今依旧可以对人民产生积极影响,且和时代发展相适宜的各种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标准等等。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内容结合,我们还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看成是和马克思理论相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传统文化。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便能够看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能够更加全面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相关理论的中国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内容。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可以有助于大学生爱国思想的确立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爱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工作也尤为关注。早在2004年时我国国务院便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意见之中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便是做好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爱国思想的重要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便包含有非常多的和爱国思想相关各种知识以及史实。而且,传统优化文化之中有关爱国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借助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将爱国思想以更加生动与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与认识到爱国思想中最为重要与核心的内容,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大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同时又能够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有助于大学生爱国思想的确立。

2.可以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也包含有非常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内容,可以有效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加以补充。从对大学生世界观教育方面来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天人合一理念,更加重视人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告诫人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依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从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面来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始终保持一种敬重的态度,告诫人们要珍爱生命,并且也让人们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所在。这也要求我们应当成为对国家以及民族发展有用的人。从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来看,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均得以迅猛发展,但是,人们对于在自身的利益变得更为重视,很多情况下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这一问题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之中同样存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有关“利”和“义”相关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更加提倡“舍利取义”,这是由于“义”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责任、承诺以及忠诚,教育我们在面对“利”和“义”过程中应当放弃私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之中通过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确保大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优秀民族价值理念,从而确保大学生可以逐渐树立起和当代社会价值理念更为契合的价值观。

3.可以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现阶段,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与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由于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自身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甚至作出自杀行为、报复行为等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来说,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培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非常多的内容和人格教育与培养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刚健有为思想以及浩然正气的理念。我国《易经》之中写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理念便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人生时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而目前大学生恰好欠缺这一品格,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补充,更加有利于大学生人格进一步发展健全。

二、多元化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现状

多元化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存在消极的一面。

(一)多元化思潮下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升

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之下,促使了大学生的思维得以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由于受到了多元思潮冲击,使得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强化,这对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素养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很多大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問题,他们一直坚信政府和党能够将这些问题处理好,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与和谐。

2.大学生对于党的指导思想更加认同

由于社会上多元化思潮的存在,大学生在接触这些思潮过程中自身也会进行鉴别,在对不同的思想进行鉴别之后便能够得出,我党所提倡的各种思想以及理论等和时代发展是相符的,同时也是保障人们根本利益所需的。这样,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意识到中国要想发展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由于大学生的各种思想观念还未完全成熟,因此,这样的认识对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建立是尤为关键的。

3.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目前社会中的竞争尤为激烈,而创新是最为关键与重要的内容。由于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让大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当今社会之中对于人才的最重要要求便是具备创新意识,因此,大学生在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自身思想品质培养,同时也更为重视自身创新精神的提升与发展,希望能够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多元化思潮下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世界观动摇

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相对发达,而且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相对而较为缓慢,还未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整体上看,在经济方面以及科技方面和发达国家依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一些西方国家便宣称我国并不适宜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落后制定等错误的思想。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等均产生了怀疑,最终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动摇。

2.大学生人生观错误

由于很多大学生对于社会上各种问题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虚幻性,并且最近一段时间之内由于世界各种危机贫乏,导致大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失望情绪,西方国家借此向我国宣扬世界虚无思想等一些消极思想,而很多消极思想和目前大学生由于就业困难、情感问题等导致的失望情绪相符合,因此,导致了此类消极思想在高校中极快传播。由于受到这类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和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少,内心的压抑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出现严重的错误。

3.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目前,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利益过于重视,而却未能树立起较强的集体价值理念。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他们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对于集体利益尤为轻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宣扬自私自利的思想与理念,过分强调自身的利益。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目前很多学生均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受到宠爱,而缺少团体生活的实践经验,这一情况恰好和西方社会所所宣扬的个人主义理念以及自我主义思想相符合。因此,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于自身利益尤为重视,但是对于集体利益却漠不关心,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严重扭曲问题。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充实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传统优秀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并且强化相关教材编写与建设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设置,高校应当确保在课程之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达到一定值。其一,可以设置专门讲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改革,将其划入至必修课的范围。其二,可以组织各种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聘请专家以及学者等到高校中为大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论语》新释讲座、《大学》专著讲座等等。其三,应当在思想政治课程之中融入更多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之中和道德相关的内容与知识,专门设置一个章节,向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伦理的文化知识。

(二)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中国优秀傳统文化知识水平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是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习知识的指引者。而教师自身是否能够掌握充足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讲解的效果。对于高校而言,不仅要聘请更多的具有较强优秀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的教师,同时,针对任课教师还应当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训工作,让教师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持续努力提升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水平。另外,无论是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均应当强化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因为,教师是和学生直接接触的主体,教师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才能够确保高校可以形成更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可以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三)利用网络有效的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高校而言,应当进一步强化网络平台构建工作,确保高校网络平台的服务性以及教育性功能均得以提升,并且在网络平台之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并且,高校还能够借助于各种移动软件与网络平台,设置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微博、微信号等,保证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得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从而确保自身整体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静波、王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融合.思想教育研究.2018(3).

[2]常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1).

[3]葛云霞、王海宾.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北京青年研究.2018,27(1).

[4]付秀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教育与职业.2015(6).

[5]金丽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