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8-12-19段永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计算培养能力

段永明

摘要: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又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能力;计算;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76-02

課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新的时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既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钟内增效益,提质量?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那么,教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呢?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总结,认为在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她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又简便又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如:2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凭着自己掌握计算方法,有的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等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虽然后者达不到要求,但老师对他们的做法要加以肯定,因为计算首先是保证要正确,其次是计算方法的简便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指导学生计算时,要让学生根据算理,掌握法则,进行计算。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还要学生懂怎样算较简便。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19=(),首先使学生知道,就是求19个19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9个19是多少,再求10个19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9个19得171,所以又要和乘数9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19得190,(也可以看成19个10)所以9要写在十位上”,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19×19还可以这样计算,19≈20,20×19=380,380-19=361。这样计算简便。又如,102与91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102×91=(100+2)×91=9100+82=9282.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从口算入手提高计算能力

大纲强调“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笔者认为,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例的。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加强学生口算训练,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54+46=100,53+47=100,423+577=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比较0.37和1/8、1.25和1/4、0.75和7/8的大小”,如果学生能记住1/8=0.125、1/4=0.25、7/8=0.875,就能很快口算出答案。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4.加强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因为计算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教学中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训练必须做到“投学生之所好”,把对计算的训练融在有趣的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饶有兴趣,乐于学习,从而开发出自己的学习潜力,不断的提高能力。

加强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本途径,在训练的过程中,见识见识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那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首先是基础性训练,学生只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问题就迎刃而解。其次是进行规律性的训练,即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再次是记忆性训练,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

5.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计算题出错的原因有很多,但学习习惯不好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

5.1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一看、二想、三计算”,计算是严谨的,不允许半点马虎,但却是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习惯,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有时甚至“一望知数”,这样能不出错吗?

5.2 培养学生打草稿的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计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其他地方,写上一俩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

5.3 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现在学生做作业就像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就行,这就导致了计算错误率高。那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看错了没有,数字写错了没有等,无法口算的还应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养成了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了。

总之,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认真落实课本上的每一节教学任务外,还要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口算竞赛活动,专项的口算测试,各种有趣的口算游戏,每个活动,认真组织了教学资源,不但能激发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竟红.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4):25.

[2] 程丽.王晓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教学素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8):46.

猜你喜欢

计算培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