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融合途径
2018-12-19陈意锒严芝薇
陈意锒 严芝薇
【摘要】在新情境下,我国针对绿色人才领域的培育做出了新规定。作为地方院校,如何突破地域、资源的局限,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相融合,以构建资源整合、效益提升的创新模式。文章从绿色教育的视角,重点诠释了三条针对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方法。
【关键词】绿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党建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710352011)研究成果。
在“双创”与“两山”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而言,绿色教育是大学创新型全面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使得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更为深入,目前已然是新情境的主趋势。从始至终,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作为大学生的思政主教育基地。因此,如何在依傍绿色教育的前提下,找到党建与创新创业的完美交融点,将成为高校双创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权衡标准。
一、绿色教育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重要关系
绿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方式、目的、内容,同时也是其今后全力奔朝的方向。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与全方位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绿色教育的中心理念在于促成高校学生平衡与全面发展。可持续全面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构成了本国前进的重心。创新创业相关的能力作为高校学生的价值发展趋向,中心发展点在于该能力的培育。所以,绿色教育也应作为人才培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集中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所需人才,内容涵盖政治理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精神素质等等。高校党建的工作内容涵盖民主建设、能力、组织、作风以及思想等,其中重心在于思想的构建。该工作是为培育更为多元、全面的人才,从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多元化发展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活动皆在某种程度上拥有相同点,即教育目标都致力于为国家社会培养具备崇高理想信念与精神品质的全面型人才。所以,站在绿色教育的中心点上,实现高校党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交融,能够推动新时期人才培育体系的平衡与全面发展。
二、绿色教育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值得深入挖掘,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到,需加强在生态文明体系上的变革。作为绿色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文明与中华民族以及民众的幸福乃至长远发展息息相关。高等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需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的构建,推动绿色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同时带动社会文明前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是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势下,我们要更快地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教育的交融。在如今的“双创”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理应将绿色生态的观念作为中心,使其应用得更为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培育更多拥有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观念的新型人才,推动中国生态发展。
(二)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这些年,虽然各个高校在“双创”教育的深入上都有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系統不够完备、模式过为僵硬、观念过于滞后之类的问题,地方高校更是如此。所以,促成“双创”变革,为国家今后在创新方面的建设培育人才做准备,是当前高校“双创”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到,人才是促成民族复兴,在国际新一轮的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在“两山”战略下,绿色教育观念理应将市场需求作为趋向,将绿色人才培育作为目的,将全面发展作为中心,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三)助力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美丽新中国的构建理应要创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观念。为促成该文明的构建,社会主义文明观即将成为权衡整体与个体发展的重要区分指标。高校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中心,承担着与生俱来的重要责任。所以,从个体的角度而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应成为高校学生个人素质平衡、多元发展的重要权衡水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指引,将绿色生态理念通过绿色教育灌输给每一个学生,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使之形成正确、绿色、文明的价值体系,从而推动社会各阶层文明体系的建设。
三、绿色教育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创新途径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后,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热潮逐渐席卷整个国家,成为社会各界热衷讨论的话题。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层次低、资源散、规模小等痛点,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创新途径。丽水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的模范城市,将绿色人才战略作为其绿色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因此丽水学院在绿色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一定先进性。下面将基于丽水学院商学院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举措,重点通过三种高校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操作性措施进行诠释。
(一)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党建工作的职能转变
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着重点是思想引导,创业创新教育同样注重创业精神和创业价值的内在素质培养。所以,各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的交融都能推动其内部涵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受到繁杂的外部情境影响,遇到一些职业规划上的障碍。从绿色教育观念的角度看,各地高校的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实现和时代并进,另一方面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工作的创新与活跃,推进党建服务职能的变化,更新各个部门的服务观念,使学生将党建中倡导的观念转变成属于自己的共产主义自豪、创业的责任意识以及积极创新的观念。如丽水学院商学院通过党支部结对的方式,与丽水市仁庄县小令村进行合作,派送学生党员帮助该村党员农户做农事干农活,以实践教育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党员绿色生态理念。
(二)追求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个性转化
作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实践应用应多以区域个性为基础,并在区域特征、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背景下加以考虑。比如在区域特点领域,丽水学院商学院综合丽水当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人华侨也是金山银山”的区域发展特色,依靠丽水极具个性和特色的深层文化,形成了以“山耕山居”“华人华侨”为主体的多样化党建工作体系,举办“侨商论文”“山耕行道”等系列极具区域特色的内容讲座,聘请当地优秀专家创业导师,逐步构建以绿色教育建设为核心,以党建工作为切入点,融贯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因此,在具体运作的实施中,高校应深入挖掘区域文化,推动大学绿色发展,在扎实本地的前提下,在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更为深入与纵向的完美交融。
(三)创造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党建工作的良好环境
优秀的创业情境要在各界的一同努力下创造。在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的同时,将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以高校党建引导方向,以绿色教育作为创新载体,以绿色生态理念丰富创业环境的内涵。高校理应更加关注学生创业行为的内容与实践,要紧紧跟随政策的发展趋势,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绿色创业。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更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强与企业、组织等党支部结对。如丽水学院商学院通过党支部结对等方式,聘任青田县优秀的归国创业华侨为创业导师,开展“商道创业文化节”等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并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积极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巩固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教育成果,激发高校学生在创业中的责任与获得感,促使其创业领域发展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与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情境下,绿色教育是其新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应该更深入地探寻与该地特色更为交融的发展渠道,深入推动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融,提高全方面联系的密切度,综合地方各个领域特色化的特点,创设更好的创业情境。综上举措,构建独具特色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全面型绿色人才,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獻】
[1]王丹,张军,王成余.“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01):63-66.
[2]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02).
[3]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04):5-7.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韦联桂,蒋欢.高校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基于绿色生态理念视角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6):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