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研究
2018-12-19武传宝郑凯泽
武传宝 郑凯泽
摘 要 随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所有行业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国也对计算机应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更是稀缺。所以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文章先分析培养人才的目的,从目的出发,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以及对已有的计算机教学体系提出相关改革意见,进而让计算机体系能够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能培养出我国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的對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增砖加瓦。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4-0166-02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现在社会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在各个行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更要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不断的创新,迭代技术。
而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上创新能力欠缺,缺少相关人才。在全球化的时代,在计算机掌控世界的时代,我国应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着重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的创新能力,满足我国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也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不断地提供动力。
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探索创新是一个人成长的方法,探索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方式,探索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在过往的70年中,我国对科技的探索不足,对科技的创新不够,只注重提高人工的生产,这让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大量的培养和储备创新型人才,相信在短期内我国会技术大进步,成为一个创新和制造一体化的科技强国。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推力,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每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体系首先通过对人才改变人才的思维模式,激发人才的探索欲望,对待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待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才能创新。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是理论要付诸实践的一门科学,所以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下学习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求知欲都很强烈,对待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技术概念更加敏感,这些都是创新的前提。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时,要能够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保障他们对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探索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也是创新的基础,同时要为人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这就要求教育机构能够对人才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在保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为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能够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能做出贡献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
2 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模式相对单一,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时,国内相当部分高校在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模式单一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设置方面使用的是全国统一大纲。虽然使用这样的大纲可以做到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然而,正是因为太过于强调教学的一致性,而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状况与学校的特色。根据统一教学大纲进行培养所得的人才,常常表现出特色不足的缺陷。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校也更偏爱于使用相对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也就是已经沿用多年的,以老师为本,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老师便是教学内容的指挥棒的方式。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样的方式表现出学习过程学生主动性不足,积极性欠佳的不足之处。为兴趣而学,以生为本,才可以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注性,培养出有创意,有特点的专业人才。
2.2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程设置不均衡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关注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实践课,而忽略了理论课的。而理论课常常表现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出虽然拥有一定的实操能力,但自主学习新的知识,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这是由于多年来,学校更为关注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而忽视了理论学习,最终导致人才理论与实践联系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欠佳的问题。
3 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实践与想法
3.1 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现时我国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应当建立起立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认识地掌握了计算机有关的理论知识后,能够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指导实践。并且,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每一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是不一样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并非表示部分学生缺乏潜能。我们应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确保所有的学生均能够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应该要及时地得到解决,同时给予学生精神方面的支持与认可,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发展,培养更多社会需求要创新型人才。
3.2 高校应重视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现今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方面,大部分的学校均是较为关注学生实践能力,而忽视理论教学的。这一点从不少高校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教师的教学重点设置等内容上可以反映到。
然而,理论知识更好地学习以及创新的前提,拥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才可以保障学生在开展创新工作之时,有理论所依,有方法可言。而且,基础理论也是也是适应现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需求持续变化形势下的客观需求。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成为实践的基础,缺乏坚实的理论前提,难以让创新得到可持续。所以,在计算机应用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不应当忽视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当及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设置。另外,可以有效地运用选修课这一有效渠道,持续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在平时的教育与学习当中,可以利用开展讲座等措施,设置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及时地认识到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进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3.3 构建起“外引内训”的实验教师团队
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往往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创新能力的前提与保证。若是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比较弱,将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当的误导,更严重的更为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所以,在人才培养之时,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也应当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经验的成长。进一步加强教学老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老师进行培训与进修。设置相关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定期地开展检查,利用相关的考核机制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确保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已经达到了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培养的水平。同時,高校应该更多地与企业联合在一起。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主体,企业内部往往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先进的实践经验。与企业的联合,可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指明路向,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对学生开展实践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结论
在现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的现实环境中。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现今国内十分匮乏的人才。因而,紧跟时代发展形势,探讨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之路,是高校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方向。论文介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进而结合现状,分析了现今国内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重视起来,构建起“外引内训”的实验教师团队的建议与想法。
参考文献
[1]乔琴艳.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2]马程,郭有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以蚌埠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4]房国忠,王晓.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6-109.
[5]赵祖地,左明.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65.
[6]王亚斌.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