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审美观

2018-12-19朱洪启

科技传播 2018年23期

朱洪启

摘 要 农业技术的传播是高度情境依赖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具有不同的技术审美观,技术传播的文化含义也在发生转变。文章以我国传统社会时期的农业技术审美观为例进行了分析。农业技术审美是社会对技术认知的重要维度,技术审美会带来崇高感和愉悦感,是对技术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农业技术传播;语境性;技术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4-0001-02

科学技术是政治和文化实践网络的组成部分[ 1 ],与此相应,科学技术的传播受政治和文化实践网络的深入影响。本文专就技术传播进行了分析。技术传播具有高度的语境性,语境性赋予了技术传播的审美倾向,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具有不同的技术审美观,从而具有不同的技术传播实践。

1 农业技术审美观

1985年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在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发展了波兰尼(K.Polanyi)曾提出的一个概念“嵌入性”,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中的[ 2 ]。其实,格兰诺维特与波兰尼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技术传播。这种“嵌入性”在技术传播明显存在。一切技术传播活动都是嵌入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依赖于具体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制度而运行。本文所说的社会文化语境,是一个结构化体系,一个权力运行网络,既是人们实践的产物,又制约着人们的实践。技术的传播是语境性的,带有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烙印。具体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科技传播,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权力关系,展现着社会语境中的权力之运作,展现着丰富的、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

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人们诗意存在的需求。源于技术传播的语境性,技术传播附带了多种价值,农业技术的传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本身的传播与应用,它也折射出一种文化取向,一种技术偏好。技术不但能够提供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在传达着意义,技术的这种意义与价值的表达,可称之为技术审美观。技术审美是以技术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美感产生和体验,是对于世界的技术理性理解和解释的必要补充和丰富,是对于人的技术理性存在方式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超越[ 3 ]。技术审美带来的是内心的崇高感和愉悦感,是对技术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重要补充,是技术及技术传播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技术审美观,对应着相应的技术——社会系统,反映着特定环境中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孕育了不同时代的技术审美观。

2 传统社会农业技术审美观

传统社会以农业为本业,农业不仅仅具有产业的功能,还具有文化价值的取向。农业是不仅是经济之本,同时,也是文化之本,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秩序及政治统治理念的根本,是社会运行之本,形成了以农业为核心的传统的技术——社会体系。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技术审美观,高度重视农业对社会正统理念的阐释与传播,高度重视农业在正统社会文化运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古代,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耕织文化是社会根基文化。康熙帝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并非常重视以农为本理念及相应技术审美观的宣传。例如,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利用耕织图来宣传农业技术审美观。耕织图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技术传播媒介,对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重农理念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集中展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技术审美观。康熙帝命焦秉贞绘制耕织图,并亲自为此书写序,并为每幅图题诗一首,意在利用耕织图,来传播这一时期的技术审美观,影响广大民众,“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且欲令寰宇之内皆敦祟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以共跻于安和富寿之域”。①可以看出,康熙帝推广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要“寰宇之内皆敦祟本业”,宣传重农理念,劝诫各级官员及百姓不忘本业、敦祟本业,形成一种以农为本的社会运行秩序。

各级政府官员也极其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清代贵州遵义,经过知府陈玉殿的反复努力,终于成功引入柞蚕放养技术,使得当地的耕织生活方式得以完善与推广。乾隆三年,陈玉殿到遵义任知府。到遵义后,陈玉殿发现当地盛产桷树,这是饲养柞蚕的好材料,但当地百姓并不知这一技术,而仅将槲树用做燃料,“郡故多槲树,以不中屋材,薪炭而外,无所于取。”陈玉殿遂着手将柞蚕养殖技术引入遵义,主要是从山东引入蚕种,并且引入技术人员到遵义传授技术。但技术引进并不顺利,经过几年努力,终获成功。当地人感其德,以至陈玉殿离开贵州时,“挽送者出贵州境不绝,莫不泣下也。”自此以后,遵义柞蚕养殖发展迅速,成为当地重要产业。“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阴迷道路。邻叟村媪相遇惟絮话春丝几何,秋丝几何,子弟养织之善否。”“遵绸之名竟与吴绫蜀锦争价于中州。”②从对柞蚕放养技术一无所知,对于槲树“以不中屋材,薪炭而外,无所于取。”到“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阴迷道路。邻叟村媪相遇惟絮话春丝几何,秋丝几何,子弟养织之善否”,柞蚕养殖技术以及缫丝技术广为民众接受,同时,耕与织的这一种生活方式与耕织文化也得到了深入传播。“戴君者民也,养民者衣食也。出衣食者耕织也,不耕则饥矣,不织则寒矣。饥寒乱之本也,饱暖治之原也。故衣食自古圣人之所尽心也”。③地方官积极推农业技术,是为了维持耕织社会,贯彻农耕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技术的推广,也是一种文化的倡导,是政府所秉持的一种立国之本以及文化之本的信念的落实,其意图是向农民传达着一种生活理念与文化取向,倡导“最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不单是一种生产技术的推广。这时的农业技术传播,体现并塑造着传统的技术审美观,维护传统的技术——社会体系。

3 传统社会农业技术审美观的形象显示——耕织图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配有诗文说明的农业生产系列图谱,它从农耕和蚕织两个方面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农桑并举、男耕女织的生产内容[ 4 ]。我国历史上绘制的系统成套的耕织图最早见于宋代,其中又以南宋楼璹绘制的《耕织图》较为著名。“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一时朝野传诵几遍”。[ 5 ]此后,各朝都很重视《耕织图》的绘制与宣传。

《耕织图》发挥作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各州、县府中均绘有《耕织图》,“昔时守令之门皆书耕织之事,岂独劝其人民哉,亦使为吏者出入观览而知其本”,“郡县所治大门东西壁皆画耕织图,使民得而观之”。④在耕织图向民间传播的过程中,其载体呈现多样化。自楼璹《耕织图》后,宋、元、明、清各朝有众多摹本流传,并通过陶器、瓷器彩绘、织花纹样、壁画、石刻、木雕、年画等载体广泛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审美体验,塑造着人们的技术审美倾向性。

耕织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技术绘图,它不以传授具体的技术为目的,它展示的不是技术细节或技术路线,在艺术风格上,它也不是技术理性主导的。耕织图是以美的展示为核心使命,在表达形式上注重劳动场景的描绘,并且多有富于生活情趣的生活或劳动细节作为背景,生活气息比较浓,从而更具观赏性。可以说,耕织图是对农村耕与织的生活方式的艺术化的表达,是耕与织的生活美感的呈现。通过系列形象来展示耕与织的生活之美与崇高,通过一种美与崇高的感受,来引导农民的生活审美,塑造农民的技术审美倾向,从而达到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倡导一种文化品味的目的。正如白馥兰所言,即使它们传达的技术知识并不精确,这些图形在更深的层面上塑造了人们对技术的理解和倾向[ 6 ]。总之,耕织图是在显示一种文化取向,展示一种技术审美观,传达耕与织的生活美感,展示着“最为合理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维系着传统的社会——技术体系。

4 结论

技术审美观是一个社会对技术超越经济视角的理解,对技术的传播与变革具有深刻影响。农业技术审美观,不同于经济视角看待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具有了诗性,成为人们诗意的存在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技术审美观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技术审美观。传统社会时农业技术审美围绕着以农为本的理念来展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集体化时期形成了以农业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审美观,当前,农业技术审美观出现了分化,生态成为了农业技术审美的重要取向之一,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农业技术审美观多元化的环境下,部分传统农业技术得到复兴,但其角色已發生了转变,不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品。

注释

①引自清圣祖撰《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序.

②引自清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六《农桑·遵义蚕》.

③引自郑珍〔清〕著《樗茧谱》自叙.

④引自虞集〔元〕著《道园学古录》.

参考文献

[1]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M].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

[2]郑也夫.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J].社会学研究,2000(4):7-15.

[3]李宏伟.技术审美取向的时代变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75-78.

[4]王潮生.古代宫廷《耕织图》[J].紫禁城,2000(3):20-25.

[5]臧军.《耕织图》与蚕织文化[J].东南文化,1993(3):79-85.

[6]白馥兰.帝国设计:前现代中国的技术绘图和统治[A].呼思乐,译,吴彤校.艺术与科学·卷九[C].李砚祖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