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商行经营困境与对策

2018-12-19王文娟余柯男

银行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不良率商行资本

王文娟 余柯男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明显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受经营能力、历史包袱等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依然存在下行压力。本文梳理农商行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分析资产质量恶化的原因及面临的经营困境,初探破局之道,提出针对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合作的风险管理建议。

农商行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2003年8月,农信社开始改制,先后出现了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联社)三种主要模式。其中,农商行模式发展最为迅速,2017年末全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总资产规模约24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的32.5%和74.46%,分别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7.74%和10.07%。预计2020年农信社改制基本完成后,农商行将超过2200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近50%。

改制形成差异化管理模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金融体系成熟度不尽相同,农信系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4种模式:省社强管理模式、省社弱管理模式、农商行控股治理模式和直辖市的省级农商行模式。另有个别地区农商行改制后脱离了省社管理。

农商行逐步走向资本市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已有11家农商行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在A股上市5家、在H股上市3家、新三板上市3家。拟上市的农商行逾30家,上市目的地主要为A股和新三板。

近年来农商行经营状况分析

不良率高企并呈恶化趋势。農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高企,长期居于各类商业银行之首。其平均不良率从2016年末的2.49%已连续7个季度上升至2018年6月末的4.29%,接近5.0%的监管红线。截至2018年9月末,农商行平均不良率(4.23%)略微下降,但远高于国有行(1.47%)、股份制银行(1.70%)及城商行(1.67%),也高于同期银行业平均不良率(1.87%)。

拨备覆盖率明显偏低。受不良率高企影响,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不断下降,9月末已降至125.60%,接近120.0%的监管红线。多家农商行拨备覆盖率跌破监管红线,如2017年末山西广饶农商行以33.16%的拨备覆盖率创同业最低。

资本充足率下降,急需“补血”。2018年9月末,虽然农商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01%,仅次于国有行(15.04%),高于城商行(12.70%)和股份行(12.48%),但是部分农商行受资本来源少、风险资产多等影响,资本充足率远低于监管红线,补充资本迫在眉睫。

表1 近期信用等级被调降或负面展望的农商行

净息差有所扩大。得益于以中小微企业与农村客户为主,农商行存款成本较低、贷款收益较高,净息差持续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2018年9月末,农商行平均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为2.95%,同比增加5bps,在各类商业银行中最高。今年以来,紧信用提升银行资产端议价能力,同业利率下行降低负债成本,进一步推高净息差水平。

农商行资产质量恶化加剧信用风险

资产质量恶化特点

外部评级频频下调。截至2018年9月末,已有8家农商行信用等级被调降或负面展望(山东5家、吉林1家、贵州1家、江西1家)。除吉林蛟河农商行是因应收款项类投资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被连续2次下调评级,其余农商行评级降级均源于不良贷款率。(见表1)

区域差异大。高不良率的农商行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与2016年整体银行业不良率突出的地区相重合,2017年不良率最高的30家农商行所属地域主要集中于:山东省(11家),江西省(3家),安徽省(3家),吉林省(2家);沿海和华南地区的农商行资产质量相对平稳,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甚至出现下降。2017年末,行业平均不良率为3.16%,山西侯马农商行以26.28%的不良贷款率居于榜首。

不同管理模式下资产质量差异大。不良率偏高的银行绝大部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省联社强管理模式,各县级联社作为独立法人,共同出资成立省联社,省联社不作为经营实体,仅承担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这种模式下,县级联社在法律上独立,但在经营、管理上均受到农联社诸多掣肘。相比而言,市场化程度高、省联社弱管理模式及省级农商行模式,资产质量无明显异常。

资产质量恶化原因

历史包袱较重,风险逐渐暴露。农信社在改制农商行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较为严重,政府以现金注资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不良资产或者以优质资产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一方面,部分农信社为达到改制标准,人为地隐藏不良资产(包括修饰报表等手段),原有不良资产并未得到充分化解,改制完成后风险逐渐暴露。另一方面,资产置换虽然能够以“外科手术”方式快捷有效地改变农村信用社财务报表指标表现,但出现了“甩掉旧包袱,增加新负担”的现象,真正变现或管理时,农商行仍需付出代价。

信用环境偏紧,信贷业务结构不合理。近期信用环境偏紧,地方经济下行,部分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农商行的资产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不良率激增的银行所在地区大多存在产能过剩、贷款担保公司代偿能力下降、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房地产杠杆较高等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图1 2016年各地区农商行不良率情况

监管强化资产质量真实性,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提高。过去,很多农商行打政策擦边球,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偏低,更多隐藏于关注类贷款,资产分类普遍存在偏离度较高的现象。2018年5月,监管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纳入不良贷款计算。部分农商行对不良贷款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当前农商行经营困境分析

区域、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爆发连锁风险

農商行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高区域和行业集中度加剧资产质量波动。在当地(县级区市)的存款市场份额普遍达到20%以上,本地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70%以上,最高甚至超过90%。而在贷款行业分布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占比均较高。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整治等政策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较大冲击,部分企业经营压力上升甚至被迫关停,导致资金链断裂,难以还本付息,信用风险不断暴露,并通过企业之间的担保链条逐步传导,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农商行以传统存贷款为主,2017年全国商业银行整体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2.65%,而上市农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低于20%。主要原因:一是农商行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与三农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简单。二是大部分小型农商行所在业务区域大中型商业银行进入少,市场竞争不激烈,减缓了农商行业务创新。三是农商行在获取牌照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不具备多类金融业务的开展资质。农商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一旦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颓势。

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

一是近年来农商行负债端普通存款占比逐渐下降,负债稳定性减弱;资产端贷款占比逐年下降,同业资产占比大量增加,而这些资产期限长、流动性差,同业业务错配严重。在央行MPA考核和金融去杠杆环境下,同业资金市场成本高且敏感波动,推高资金成本。二是农商行为增加业务品种大量发行理财产品,高收益驱使资金转投理财,挤占存款。在资管新规及地方监管的窗口指导下,农商行理财产品种类受限、投资范围受限,从而导致理财收益率降低,难以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大行的理财产品竞争,存款客户、理财客户大量流失,市场份额逐渐降低。

内控管理水平不足,化解不良能力有限

互联网金融和技术带动银行业务加快创新,同时也要求银行建立大数据风险管理体系。农商行普遍规模不大,主要依赖央行的征信和传统人工征信,对于互联网渠道下的风险管理体系不适应。不少农商行为了解决风险管理的短板纷纷与第三方合作,但对于如何筛选并有效应用于整个风控体系则缺乏经验,甚至出现信息泄密的法律风险。不良资产的处置主要依靠自身,面临着化解难度大、人力和时间成本高、处置手段少等问题。

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转型战略不清晰

部分农商银行缺乏清晰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较少采用利润转增资本公积和盈溢公积增加资本,次级定期债务、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混合资本债“内涵式”资本补充渠道不足。主要是采取“外延式”的股金增扩方式,并用股金溢价购买消化不良,成本较高,分红压力较大,容易诱发农商银行资本盲目扩张的恶性循环,降低农商银行在自我发展中增加积累、化解不良的动力。

农商行经营破局之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收入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产生大量金融需求。农商行扎根农村地区,应适时而变,摒弃同质化竞争,丰富金融产品类型,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探索自身的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优势。

丰富金融产品,特色化经营

一是构建完善的零售产品体系,覆盖农村居民和大小商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发展融入农村生活的电商服务,如利用O2O到店消费、B2C送货上门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场景服务,带动刷卡消费、个人理财、POS机收单、资金结算等。二是针对企业初创期缺乏资金问题,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超市和社区银行,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提供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等一站式服务,掌握中小企业经营数据,打造区域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农商行。三是通过“商行+投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如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

拓宽渠道,化解不良贷款

一是拓宽不良贷款清收创新渠道。针对不良借款户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尝试“招标清收”“代理清收”“公证清收”“内部员工人人清收”等分类清收模式,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尝试新的如债权转股权等清收方式,形成清收处置大氛围。二是发挥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集中打包收购辖内农商行的不良资产,保持合理的价格,降低农商行处置不良成本。出台放宽和推动不良处置的政策措施,探索不良资产处置商业化道路,加强不良资产评估体系,规范不良资产定价机制。三是通过互联网处置平台处置不良资产。借助互联网平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投资方、第三方中介等各类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流互动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自动匹配市场资源。

科技创新,加强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科技创新,可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是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农商行要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完善风险偏好指标体系,加强集中度风险、金融市场板块限额、信息科技风险等的预警及监测。以个人贷款为例,农商行的信贷授信主要通过人员实地检测及基础数据进行,贷款多为物品的担保抵押贷款,但很多客户往往没有符合规定的抵押物。农商行要利用科技对有贷款需求人群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风险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设计不同类型的信用贷、消费贷等贷款,不仅增加贷款品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又可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加强资本管理,多渠道补充资本

一是增强盈利能力,积累内源资本。通过强化内部约束,提高资产质量,改善经营状况,增强自我积累能力,提足贷款损失准备,从内部补充资本。二是发行资本工具,拓展外源资本。农商行要根据自身实际充分运用IPO、二级资本债、定向增发、可转债、优先股、配股等工具补充资本。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加大经营利润转增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比例;优化业务和收入结构,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等“轻资产”业务,实现“轻资本”的内涵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 

猜你喜欢

不良率商行资本
2018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
谈新常态下中小城商行投融资机制转型创新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舒兰农商行为永吉农商行捐赠救灾物资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不良率农行最高
永吉农商行完善薪酬制度 提高员工收入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