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佛教的传播模式研究设计

2018-12-18王睿劼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摘 要: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辅以个别的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人间佛教传播模式,并试图分析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传播模式。本设计还将试图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理论和身份认同(identity)理论解释人间佛教理念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独特的传播模式。

关键词:佛教传播;人间佛教;身份认同

1. 研究价值

本文的研究价值可体现在四个方面

1、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是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核所在的,而宗教的传播作为宗教生存的方式也是有其不同于其他传播领域的。回顾前人的文献笔者发现从传播学领域来研究宗教传播的甚少,而研究人间佛教传播的更近于无。而人间佛教作为近些年汉传佛教传播的领军角色,更是值得去研究其更深层的传播模式的。

2、宗教传播作为一个尚未单独形成体系的传播学分支学界对其的核心理论一直是模糊不清的,结合吴玉飞博士的《藏传佛教在澳门的传播以及对信众日常生活的建构》将身份认同理论与社会建议作为宗教传播一个核心理论的观点,通过笔者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也发现身份认同的建构在宗教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通过本篇论文对这一观点的推广做出些微的贡献。

2. 研究对象

因为人间佛教其以实践为主的弘法模式、有别于传统佛教的平等理念和独特的传播模式,笔者选取这样一个独特的研究取向来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模式进行研究。

本文将选取南京主要的传统佛教寺院——鸡鸣寺,来进行纵向对比。之所以將鸡鸣寺称之为纵向对比的研究原因有三:

1、鸡鸣寺和南京天隆寺都在南京,其有同样的地理与文化环境,只有理念不同,故而可以进行对比。

2、因为其他属性的相同,只有在理念属性上这一个差异,而此差异作为本研究的一个纵向维度,故而将其称作纵向对比。本对比希望发现,在文化环境相同、佛学理念不同的情况下佛教传播的模式会有怎样的不同。

3、通过预研究笔者也发现传统佛教寺院与人间佛教的寺院在身份认同建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也选择一个变量可以控制的传统寺院来进行比较研究。

3. 理论框架

本文虽为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研究,但是通过前期的观察和分析,笔者决定通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中的权力距离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3.1 权力距离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又被称为价值观维度和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传播中衡量一个文化的主要维度理论,本理论由霍夫斯泰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此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讨论,而霍夫斯泰德本人也参与在讨论之中,并多次修改其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至今依然有一大批学者应用此理论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中进行着探究调查。笔者也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发现文化维度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十分的广泛,特别是在语言学、教育学和管理学方面。在语言学方面,很多学者运用此理论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话语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文化样态。在教育学方面,许多学者进行质化的访谈或者量化的调查研究来研究留学生的文化适应以及师生关系,并试图通过基于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管理学方面对文化维度的理论更是应用的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的管理以及决策中。

文化维度理论先是霍夫斯泰德通过对5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万名的经理人进行调查得出四项维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阳性主义和阴性主义),后来发现理论的不足又提出了第五项维度(长期与短期的价值取向)。因为本文中将单独使用权力距离这一个维度,故而不对其他维度进行大量的阐述了。

权力距离又称为权势距离,霍夫斯泰德对此概念的定义为:“权力距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指的是社会中最底层人民接受和认同权力不平等的程度。”(G.Hofstede,2000)在一般的运用中本维度常常作为衡量上下级是否有确定的等级排序。在较大权力距离的文化当中有着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强调社会地位和等级排序,下级人员要遵循严格的等级科层管理制度。而权利较小的文化则认为工作分工不代表社会地位不同,上下级并没有什麽不同,上级只是作为监管者、经理人,需要和下级沟通,并尽力不去显摆自己手中的权力。在笔者的观察之下“人间佛教”这种特殊的宗教样态其实是具有很强的低权力距离的特性(这种样态的低权力距离特性将在正文中具体表述),这样低权力距离的宗教样态在我国此种高权力距离的文化环境之下按理论上来说是不能很好的被传播的,但是笔者观察发现这样的宗教样态在南京的传播范围十分的广泛。所以笔者决定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式来观察南京人间佛教的传播模式,并将透过权力距离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3.2 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理论作为传播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大量运用的理论.身份认同理论作为传播学的一个理论,主要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三是后现代去中心化身份认同”(Stuart·Hall,2003)。后来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同性恋争权运动、少数族群运动与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很多学科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藉由这个身份认同概念发展出了属于自己学科的身份认同理论,例如社会学发展出的对于所处族群的身份认同的研究、心理学发展出的主客体之间认同研究等等。传播学的学者们也或批判或实证的大量运用身份认同理论对建构群体身份认同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身份认同其本身是具有四个特征:1、身份认同是由主观认同和客观认同组成的;2、身份认同是个复杂的心理结构;3、身份认同是对自己所归属群体的共同性和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的认知;4、身份认同具有社会属性;5、身份认同具有交融性(张淑华,2012)。宗教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种特殊的面向,其通过种种方式建构出一个宗教徒的身份认同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佛教这样以寺院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的宗教中,在建构“佛教徒”这个身份认同之外,还需要建立出“我”是“某寺院的信徒”“某寺院的义工”这样的身份认同。

本文将通过参与式观察辅以深度访谈结合身份认同理论从身份想象、身份获取、身份体验三个层次着重诠释人间佛教的传播模式如何建构出了一个身份认同,从而反思身份认同问题在宗教传播中的作用。

4. 研究问题

基于文献回顾、理论框架和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

1、南京人间佛教的传播模式与南京传统寺院的传播模式有何不同,为何不同的佛教理念会造成这么不同的传播模式?

2、这些宗教理念的不同是否根本原因在于其背后有着不同的权力距离?这些距离在传播模式中又是如何表现的?

3、这些宗教传播模式背后是否有身份认同的建构,建构身份认同是否是有效宗教传播的必备条件呢?

5. 研究方法设计

本文将用参与式观察辅以个别的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人间佛教在南京的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同时还会通过对南京鸡鸣寺僧值慧吉法师深度访谈调查来对比归纳南京传统佛教的传播模式以之与南京的模式对比,从而说明人间佛教的模式其内在的佛教理念和模式表现如何与传统佛教不同的。这种不同之处怎样影响了传播模式,又反映出来怎样权力距离与身份认同问题。

在参与式观察应用中笔者调查获取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希望借由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多方面的深入访谈来全面而详实的归纳出南京人间佛教和南京传统佛教的传播模式,以求可以得出其深层次的在文化价值维度上和身份认同上的原因。

6. 概念界定

6.1 人间佛教概念界定

“人间佛教”的概念的发展来自于太虚大师、印顺导师和星云大师三位僧人的理念,太虚大师被称为人间佛教的开创者,印顺导师是提出者是“人间佛教”这个专属概念的提出者,星云大师被称为人间佛教的实践家(何建明,2006)。

人间佛教的概念源自于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概念,其理念在于对传统中国佛教的重天、重鬼的传统而提出,其主要理念在于人在世间的修行与人间净土的建设,强调佛教原始教义中就具有的人间性传统,太虚大师通过理论的提出和推动佛教的人间化改革也被称为了“中国的马丁·路德”。

印顺导师承接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的理念,直接提出人间佛教的概念,并批判了传统中国佛教忽视人间重视神鬼经忏的传统,且通过对印度原始佛教和早期佛教的研究,指出人间佛教的理论合理性,也正是佛教所说的“契理”。但遗憾的是印顺导师作为一位伟大的理论家在实践上的承接并未建树很大,这也正是后来者星云大师所弥补上的缺陷。

星云大师承接以上两位的传统,将人间佛教作为其道场的标竿,提出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四者的结合,其通过社会活动进行弘法,并创立了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共修净化人心、以慈善福利社会”,将人间佛教的理论结合到现实之中。星云大师还基于佛教的“众生平等”的概念和传统佛教的状况,提出僧人与信众平等的理念,这也符合当代的社会理念。本文的人间佛教理念,也因其实践性将采取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定义作为研究取向,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7、文献综述

笔者基于中国知网的搜索,发现我国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佛教传播的 而观察历史性的佛教传播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故而将其他四个方面来回顾文献。

从传播模式与策略研究方向发现佛教在传播中不单单是运用了一种传播模式,而是选择多种传播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将人际、组织、大众等多种传播模式相结合(夏丽丽,2012),佛教传播其独特的“柔性”的传播模式和超越二元对立的精神视角(肖云中,2006),并且在跨文化传播翻译中采用多种翻译策略(侯迎慧,2012)以贴近中国语境使其作为一种异域宗教传播中超过了其他的宗教。而且佛教在其传播中形成的独特的偶像及背后的符号体系,在其独特的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中也吸引了大量的信众(翟聪,2013)。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以及媒体环境下,佛教再使用传统的传播模式与策略显然不能再吸引到大量的受众,所以新型的传播策略形成,无论是结合新媒体还是使用读书会这一当代人容易接受的模式都使这个古老的宗教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当前媒介环境之下谈当代传播离开新媒体来谈都是十分不明智的,对佛教在新媒体上的传播也是所有类型当中论文数最多的一项。通过结合《当代佛教传播的新媒体景观》(黃可,李波,2011)和《浅析佛教新媒体的传播现状》(吴家家,2015)两篇论文发现在新媒体上的佛教传播可以分为四类:佛教网站、电子出版物、博客、网络社交媒体(SNS)。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佛教突出了其普渡众生的性质,大范围的去传播。无论是星云大师、学诚法师、诸位藏传佛教堪布还是很多在家信徒都通过博客、微信公众号去传播着佛教,《当代佛教微博传播模式的特点及其效果初探》(任雅仙,2012)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些佛学大师在新媒体传播中对信仰、社会风气正向的引导。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鱼龙混杂的环境,在新媒体中佛教的传播还是需要政府、社会、佛教团体和受众个体良好的管控与辨识的(陈伟涛,2012)。

而对于传播现象的调查有大量的学位论文去进行研究,无论是从现象分析信众日常生活建构、还是做叙述性调查总结了各种现当代的佛教传播现象,都从各个部分总结当代佛教传播传播中的种种现象。当代佛教传播出现很多与前代不同的现象,这部分的论文其实也正是前两部分的研究基础和总结。现当代佛教传播现象可以宗教为分为几大类:多模式综合的路径(许佳,2011)、基于符号系统的信众生活建构(吴玉飞,2015)、“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和人间化都市化的理论诠释(陈文博,2014)。

而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传播学研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是一条另辟蹊径但需要我们研究佛教传播的后来人所思考的问题。佛教在其传播中展现出的优秀的跨文化模式:偶像模型的本土化和贴近大众性变化(乔新玉,2009)也是对研究跨文化传播事务的学者们有着启发意义的。而佛教哲学其展现的“无我”故而“同体共生”的融合观、扬善的伦理观和积极接触大众普渡众生的关怀(王涌米,2013)也是做传播学的研究者可以得到借鉴的。

本文将从传播模式与策略研究和传播现状调查两个向度出发,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理论权力距离维度和身份认同理论为理论框架,利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研究人间佛教在南京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玉飞(2015)。藏传佛教在澳门的传播以及对信众日常生活的建构(博士论文)。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2]吴家家(2015)。浅析佛教新媒体的传播现状。传播与版权,8,114-115。

[3]李一苇(2013)。信息时代下的佛教传播——新媒体与中国当代佛教传播之道。世界宗教文化,5,114-118。

作者简介

王睿劼(1993.02),男,汉族,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助教,澳门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传播政治经济学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