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项目 ?的开发与应用
2018-12-18王龙邸钰荣
王龙 邸钰荣
摘 要: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世界史上最为璀璨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一批批为为生活奔走、为文化献身、为娱乐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创造出以实际和精神两种形式存在的宝贵历史财富,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于中国国土大地上,圆明园、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沈阳故宫等宏伟建筑艺术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爱国热情;于博物馆藏中,泼墨山水画、潇洒书法、杯盏碗碟、精致瓷器,让我们在惊异于古人的创造力同时感受历史时代的变迁;但是,除去这些永世留存的或宏伟、或精细的制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见到更多的,是于市井商铺中买到的精致骨扇,或是于茶楼旅馆中吃到的特色小吃,或是于老街巷陌中偶然听到的腰鼓笙歌...这些与我们生活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密切相关、无法遗失一天的美好存在,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应用
1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或是来自市井生活,或是来自王室宫廷的宝贵财富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成为一个家族的骄傲,一个城市的特色,甚至一个国家的名片。保护和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其不仅成为现实中存在的独特技艺,更是成为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人文精神支柱。来到当今社会,传承和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每个人身上需要承担的重任,尤其是继承和建设社会的大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遗在大学校园中传承现状及项目雏形设想
我们本次项目最初的设想,就源于身边事,源于我们真实存在的大学校园。从调查走访部分大学校园来看,当校园内每每响起特色中华文化社团传出的名族乐器演奏,如琵琶古筝、丝竹二胡等,当每一次学生活动中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如剪纸书画、糖人泥塑等,我们发觉当代大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有形无形中穿插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这一系列似乎令人欣慰的表象下,我们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特色学生社团中,仅仅只有文艺表演等活动形式存在,且受众面较少,深度不高,大多数文体活动只针对于社团内成员,并未影响到整个校园;活动质量有待加强,大多数有非遗印记存在的组织,自愿加入的成员大多来自于两种渠道,一是受家庭氛围影响,在入学之前就学习领会了一项非遗技能,二是自身跟风或者确实感兴趣,自愿加入社团或组织进行活动,但这样的人数不够多;活动局限性大,能够吸引学生参加观看的项目,大多数局限于乐器专场、舞蹈专场等,手工制作或是美食制作、独门手艺等小众项目,由于人数少、设备无法达到要求,几乎在校园中无法形成组织,更加无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推广传播程度不深,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愿意举办或是承包活动的组织者,在一般情况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单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掌握的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举办的水平停留在表演、合作层面,并未深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层面;校园内学生热情不高,对于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展现出极大的兴趣,更不要说着手学习传承,在活动举办现场,大多数观众是跟随班级参加,或是路过顺便看一下,极少有人特地前往观摩学习。这些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年中的推广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有一些小众地方项目呈现出逐渐消亡失传的态势。于是我们想要依托当代互联网技术,以当地大学校园相关平台为起点,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搭建一个“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以青年大学生为需要受众对象,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一些传播思路及学习渠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宝贵财富永远传承下去。
在出现想法时,我们首先依托互联网+线上平台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在题目中设置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理解、常识考察及态度征集、主观想法等,全面细致的调查了校园内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看法,共收回有效问卷五百余份,并借助官方平台进行结果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思想倾向都偏向于愿意学习和发展,都愿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但是却很少有人付出实际行动;随后,我们组建研究小组,前往分批前往校园内及校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进行走访调查。在校内相关学生组织和社团中,民族乐器、舞蹈、歌曲等形式较多,活动也较多,能够吸引较多学生参与观看,相关负责人也有一定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但由于学业压力及周围人热度不高,鲜少有人主动求教,主动参与。在校外存在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托于“情怀”卖点,在闹市中有商贩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贩卖糖人、泥塑,进行曲艺表演等,受众不乏周围大学城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大家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渠道。
綜上所述,在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形势不容乐观,若放任当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越来越难。因此,在非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平台开发也迫在眉睫。
3 “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项目的开发与应用
本项目主要依托当下发展大热的“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大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于文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开发在线平台,探索如何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在校园内进行实证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建设性意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及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在各方资料中显示,目前尚未见到关于“互联网+”大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本项目首次将“互联网+”大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既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又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4 “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项目具体研究内容
4.1 借鉴平台开发经验,探究“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1)“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相关理论综述。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平台,收集“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在获取授权权限的条件下将国内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及相关论文上传至平台,进行大数据分类,将非遗信息中的视频、资料和学习方法、探究渠道一并标出,并设置相应的检索系统,便于同学们查阅观看学习。
2)深入分析世界各国“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历程,揭示其发展需求,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国际上“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法律基础、管理体制、规划设计、空间布局、经营管理等方面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分析与总结,将成熟的规章制度运用于此平台项目,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规评估及平台维护。
3)就近获取资源,在校园范围内,以学生组织个社团为推广载体和平台,以结合资源经济学、区域文化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旅游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归纳分析,请教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指导,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
4.2 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运行机理研究
1)全面系统地分析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需求,建立“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功能模块,分析这些模块如何能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出来,探索“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运行
机理。
2)重点分析校园内外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地点,将活动形式以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进行具体分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在互联网有效展示的情况,从而寻求“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协调发展的方法。
3)构建“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综合评估模型,对系统结构中的各组成模块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对策研究。
5 “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研究对象创新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平台开发的全面系统研究,本项目以当代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托互联网+开发在线平台,在大数据时代创造一条以新技术解决中国民间文化传播的全新渠道和途径,探索如何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并不断进行保护和传承。
本项目重点研究“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方案,进行科学定位,设计出新式“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促进学生们和谐发展,既具有较大的科学理论意义,又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5.2 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
本项目积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台的开发运行,研究方法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合传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科学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数学模型,采取需求分析,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项目还将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类比我国其他“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寻求其异同点,为此次研究提供借鉴,以探究出合理的方案。
5.3 应用模式创新
创新模式的运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只要有人重視,这项工作的发展和传播就显得更加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以文化的形式继续下去是不容易的。同时,近年来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意识淡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针对当前我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围绕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它将直接应用于大学生非物质文化的交流和研究,为乐于参与这项项目的组织者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御娇.信息化背景下关于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09):37-38.
[2]孙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新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视角[J].教育文化论坛,2011,3(05):43-47.
[3]李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90-92.
[4]张阳,周津伊,杨亚.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文学教育(上),2016(11):132-133.
[5]赵卫利,赵淑君,李荣素.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大学生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0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