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2018-12-18宋超平
宋超平
摘 要: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领导下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与职工群众是紧密联系的。在工作中如何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对于促进党政基层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变党员的思想理念,并在党员管理中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基层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如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队伍建设;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组织的决策和各项制度规章,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责任意识、组织观念的体现。执行力如何,能综合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组织决策和目标的实现。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高低也是衡量我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关键是提升自身的执行力。
1 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
1.1 被动执行
有的党员干部“躲”字当头,工作能推则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党员干部“拖”字当头,凡事等上级部署,靠领导指点,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工作能拖则拖,常常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拖成复杂矛盾。有的党员干部“怕”字当头,怕碰钉子,怕得罪人,怕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做老好人,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
1.2 虚假执行
有的党员干部奉行形式主义,工作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没有实质效果。只说不做,行动在嘴上、落实在纸上,对上级政策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态度表决心豪言壮语,头头是道,而行动上却是毛毛细雨。习惯于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只要开了会,发了文就万事大吉。
1.3 机械执行
有的党员干部教条主义严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上情吃不透,对下情不了解,只会讲大道理、讲套话,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党员干部只会当“传话筒”,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不问客观条件怎样,照抄照搬,毫无新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1.4 选择执行
有的党员干部办事讲条件,讲价钱,避重就轻,有利可图时就抢着干,无利可图时就推诿。有的党员干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党员干部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私心杂念重,干活凭心情,办事看人情,有好处就办,没有好处就推,甚至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以取悦讨好上级领导为目标,不顾及基层利益,不考虑群众感受,摆花架子,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没注意。
2 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的主要途径
执行力的核心是执行,执行的核心是有效执行。机制不完善将直接导致无法执行、无效执行、无意执行,从而造成不良的执行结果。不断提高干部执行力,就是以“想做”的意识,“能做”的措施、“善做”的本领,“真做”的作风,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
2.1 强化责任,激活执行动力
为政之要,重在执行,执行就意味着责任,责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上,执行要靠高度的责任心来保证。执行的差距,实质上是责任心的差距,执行力不强,从根本上说就是责任心不强。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没有崇高的责任心,就不会有高昂工作激情,执行就必然会打折扣,更谈不上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需要有一种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只有强化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工作充满激情,才能排除一切干扰,勇于担当,才会做出出色的执行。我们要树立“找方法不找借口”的执行理念,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满腔热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2 加强学习,提升执行能力
没有能力,什么事也干不成,能力平庸,就什么事也干不好。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能力并非天生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要提高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学习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不努力学习,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难以胜任我们的职责。在对干部严格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这既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从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干部的重要体现。工作中,健全完善了干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干部的言行。既给干部搭“舞台”,又建“栏杆”;既给干部搭“梯子”,又要系“保险带”,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2.3 开拓创新,改进执行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效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关键是在创新,出路也是在创新。执行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才能提升执行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当今社会,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4 优化作风,提高执行效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干部执行力,归根结底不断提升干部自身能力是关键。只有工作能力过硬,才能干劲用足、大有作为,才能抓出水平、干出成绩,才能把党建工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广大干部首先是加强学习,严格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升素质,通过实践凝炼知识、积累经验。一是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毛病。要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二是迅速反应,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计。养成干脆利索的良好习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努力做到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完成任务,又好又快。
2.5 完善机制,保障执行成效
健全激励机制是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增强队伍活力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形式。近年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建立完善了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德才兼备的及时提拔重用。一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对党员干部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让那些讲实话、办实事的党员干部真正得到提拔和重用,让那些溜须拍马、投机取巧的人没有市场和可乘之机,让一心干事的人没有白干。二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有了科学公正的制度之后,就要严格地监督,落实到执行的全过程,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对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更好地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三是建立完善问责机制。要建立主体明确、职责清楚、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加大目标任务的考核力度。要把问责机制贯穿到执行的全过程,做到细节化、数量化。对执行不到位,执行不力,不履行职责的必须进行问责,追究责任。对违规执行,甚至乱作为的,要坚决惩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3 结语
总之,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领导力、凝聚力以及竞争力,明确管理目标、落实责任制度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严格考核监督等方面的时效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永成.提升党员及职工队伍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J].青年与社会,2014,(18).
[2]趙广琴.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J].新农村(黑龙江),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