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起教师成长的自觉

2018-12-18栗勇

陕西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张家解决问题

栗勇

最近,我重读了张家海老师著的《找到做教师的感觉》一书。这本书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多次阅读,反复阅读。静心思考,这份魔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书中的文章给人一种感觉,是坚守、是幸福、是智慧、是情怀,能营养神经,启发思维,使教师产生一种对写作的向往和憧憬;二是书中的问题、案例皆来自课堂、教室、学生、讲台、校园,且有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容易让教师在阅读中开启教育智慧。而我则是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唤起成长的自觉。

教师读书——成长不“烦恼”

教师读书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读好三类书:沙发书、床头书、案头书。首先,从读沙发书(像《读者》《窗边的小豆豆》《中国教育报》等)入手,久而久之,会入道,上瘾。其次,读床头书(像《北大哲学课》《历史的经验》《三体》等),能引起深度思考,思想顿悟。最后,读案头书(像《做个爱思考的老师》《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论语》等),能在相关的教育现场中还原、激活自己的感悟,获得质的提升。

在我看来读好三类书是帮助教师重建自己的精神田园,读出自我则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通过阅读,教育场景被一一激活、还原,不过要读出真正的自我,还任重道远。通过读书,我已经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突破自己、解救自己,成长无烦恼。

教师反思——实现教师职业“保鲜”

张家海老师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二法宝》和《教师职业何以“保鲜”》两篇文章中都阐明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他说:“反思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过程的真实回顾,唯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

身在教学一线,身边的诸多教师每一天都上演着现实版的“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和“刻舟求剑”的故事,而我想通过关键人物的引领、关键事件的影响、关键书籍的熏陶,反思自己对课堂的点滴处理,反思自己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和生成,反思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应学会变换思维、变换角度,学会“改”和“变”,在“变”中获得“新生”,主动突围,让教师职业永葆青春活力。

教育实践——拯救自己,幸福学生

反思过后,初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付诸行动,这是弥足珍贵的。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不下来。张家海老师说:“课堂面对的是生命,任何功利的意图都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摧残。”

如果教师整天围着校长转、围着家长转或围着分数转,这样的做法未免太功利,这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张家海老师说:“教育该围着学生转。”因为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就是尊重生命和成长的过程。

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我们是否考虑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我们?是不是我们哪里做错了?假如我们是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处理方式吗?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教育良知吗?我们时常想着拯救学生,其实,教师最应该做的是拯救自己,这也是对教育的一种拯救。

教育写作——发现教育的美好和价值

张家海老师走上讲台后,他的第一篇文章登在《三峡日报》副刊上,虽然只是千字文的“豆腐块”,但却给了他拿起“笔杆子”的莫大鼓励。随着写作热情的逐渐高涨,那些值得铭记的经历和故事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他把教育变成了生活,教育写作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张家海主张,教师将教育教学和教师生活中的触动和思考记录下来,将那些发生在教室、办公室里的事情,那些发生在学生、同行、家人和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都是对教育生活的体味和追寻。

发现教育的美好和价值就是教师善于从麻烦事里找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每个教师能放下身段、放慢速度,挖掘出這些“麻烦事”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或许,我们的班级管理就变得有意思了。就像张家海老师一样,以阳光积极的心态记录教育案例、发表文章、出专著,成长为诗意感觉的教师。

一个人要唤起成长的自觉,实属不易。因为教书,我知道自己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因为育人,我发现自己的班级里生长了什么。选择做一个爱生之师、学习之师、勤奋之师、思想之师,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读《找到做教师的感觉》唤起教师成长的那份自觉。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张家解决问题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秀秀台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两只想打架的熊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