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均溪西岸栈道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2018-12-18蔡振山初少风

福建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田县栈道大田

蔡振山 初少风

(1.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泉州 362000;2.黎明职业大学 福建泉州 362000)

1 项目概况

该设计任务是大田县均溪西岸栈道景观工程,起于南门桥北侧,终点至东门桥南侧,全长2130m,如图1所示。

大田县别称:“岩城”,清雍正12年隶属永春州,民国元年隶属厦门道,1956年划归晋江地区,1963年改属三明地区。使用语言属闽南语系,民风民俗与闽南地区基本相同。境内溪流纵横,是晋江水系支流的发源地之一。大田与泉州两地历来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图1 总平面图

该工程位于大田县城境内,从南北向贯穿大田县城的中心城区城关片区,是大田县城滨水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影响区域为城关片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整个大田县城的形象,实现生态绿色、自然和谐,与城市共生,与文化交融。

2 总体设计

在充分研究分析大田县历史文化、现状情况、远景规划,吸收省内各栈道的优点基础上,形成该方案。

均溪河床以天然的砂石为主,夹有淤泥,有些河段的礁石河床在常水位以上。工程实施前均溪河段实景如图2所示。

均溪河年平均流量14.1m3/h,年径流量4.446 m3。年平均输沙率:6.98kg/s,年平均含沙量:0.495kg/m3,年输沙量22万t。均溪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侵蚀模数250t/a·km2,河道泥沙中等略偏大。

图2 施工前现状图

现状均溪西侧沿岸的道路,路幅宽度仅3.5m~5m,路面为较低级的水泥路面,路上停放了大量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且机非人混行,整条道路显得狭窄混乱,使得均溪西岸缺乏品位,影响了大田县的形象。规划设计让行人改走新建的栈道上;将现状道路改造为仅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石板路;或将现状道路改造为禁止停车的沥青路。

全线约2.1km的栈道,结合现状用地条件进行景观分区设计。南门桥至澹多桥段,位于新规划的东部新城进入城关片区的入口之处,在近期规划中,该区段将规划成居住用地较密集的地段。该区段作为整个工程的起始端,对于城市形象的展示有着代表意义,可着重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景观。澹多桥至南山桥段,位于整条栈道的中段,周边商业金融和居住区兼容并蓄,河道东岸为新规划建设的城市中心广场,因此,该区域为城区最主要的人气聚集地,有利于展示活力充沛、休闲静逸的大田现代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南山桥至东门桥,位于栈道的中后段,周边以公建为主,局部为居住楼,人们对于均溪河道上的自然生态环境干扰较少,相对静逸,周边自然生态条件较好,是禽鸟较好的栖息地,如图3所示。该区段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展示城市科技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梦幻未来生态景观。

图3 节点平台效果图

因此,全线形成了3个景观区,分别为历史人文景观区、现代休闲生活景观区、梦幻未来生态景观区,如图4所示。

图4 景观图

3 栈道桥设计

栈道桥总长度为2130m,其中标准宽度3.0m栈道桥共有65联,设196个钢筋砼桥墩。此外,还有11个休息平台、两处下穿桥洞的栈道,桥梁采用现浇钢筋砼连续梁板式结构,主要跨径为8m,有直线桥和弯桥,桥面采用防腐木板铺装。

本案沿线有5座桥与其衔接,在澹多桥、玉山桥、南门桥处设置下穿桥洞的木栈道。澹多桥、玉山桥、南门桥3座桥形态各异,每座桥都述说着大田的城市发展历程,通过下穿桥洞栈道的设置,不仅保证了游览的连续性,丰富沿线的竖向变化,还可通过各桥段引申出大田城市的发展历程,丰富木栈道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些下穿桥段的设置,使游人行走在其上时,可以更贴近河道水面,而在洪汛期间,由于有下穿栈道端头设置的栅栏对其进行关闭并警示游人,避免意外发生。相关节点如图5~图6所示。

图5 节点夜景效果图

图6 节点日景效果图

根据规划要求及相关资料的收集,遵循安全、经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要做到:

(1)干扰最小化原则:本桥与大田县均溪河西岸防洪堤结合在一起,设计时力求对防洪堤的影响最小。

(2)生态性原则:桥梁的设计主题以“人文、绿色”为本,提供人性化步行空间,为游人、居民创造最为理想的交通环境。

(3)共享性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充分共享现代桥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资源。

(4)协调性、景观性原则:造型新颖美观,与均溪河两岸景观充分融为一体。

(5)保护性原则:施工方便、快捷,确保施工工期;同时,采取可靠的环保措施,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后期养护维修方便,避免破坏环境景观[1]。

(6)防洪功能:对照《福建省大田县均溪河(石牌-华安段)景观坝工程规划》和地形图,分析得知澹多桥至南山桥段现状路面标高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其它路段现状路面标高均能满足防洪要求;但调查得知,现状防洪堤顶宽约1m、高约1m的绿化带兼有防洪作用, 因此,本次设计栈道高于路面,保留一定高度的堤顶绿化带,确保防洪安全;澹多桥至南山桥段约高于路面0.8m,具体竖向布置根据修测地形图予以细化;其它路段高于路面0.3m,栈道出入口的台阶和坡道采用混凝土基础,使全线栈道均能满足近期的防洪要求[2]。

4 绿化景观设计

高度重视均溪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努力避免因景观建设带来的河道堵塞淤积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同时充分考虑栈道使用的安全性,营造休闲岸线、蓝色溪水、生态溪石、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景观环境。

充分尊重水利规划,以居民财产和均溪流域安全为宗旨,根据均溪沿岸现状特征,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同时,让居民得到亲水、戏水的需求。

本案在绿化设计上营造出多功能、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景观效果,以优秀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适应性强的特色树种,充分体现植物多样性。十分注重植物本身特色,力求满足防尘减噪、遮荫纳凉、美化香化的景观需求,筑造和谐、富于交往的林阴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在植物造景上,根据不同区段选择能唤起人们对春、夏、秋、冬四季感知的香花或者色叶植被作为骨干,做到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并兼顾季节变化。

5 夜景照明设计

夜景照明是城市景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满足功能性照明与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标准要求的前提下[3],服从遵守大田县夜景照明的总体规划,使木栈道照明、建筑照明、广告照明等照明系统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照明风格。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光文化理念,创造为人服务的安全、舒适、优美、和谐、温馨、娱乐的夜景照明。城市照明在满足安全保护、减少交通事故和改善城市夜间形象同时,体现对人的需求的尊重以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怀。

(2)文化:根据大田的人文特色,用优美的灯光演绎大田的文化内涵,展现大田的历史和现实。

(3)科学:采用先进的照明技术与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注重环保与节能,体现可持续发展与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旅游和投资。

(4)生态: 照明设计与实施,尽量避免光污染,保护夜空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如图7所示。

图7 施工后夜景图

6 结语

该项目2013年6月设计,2015年1月竣工。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几方人员共同努力下,打造成为在河道防洪前提下,改善均溪西岸水环境、水生态的标志性水利景观工程。一是具备休闲功能:结合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约150m左右设置一个方便周边群众茶余饭后进行交流、休闲活动的交流聚散广场;遇到桥梁节点,设置下穿桥梁的栈道,确保整条栈道的连贯性,不受周边环境的干扰,形成一条供居民饭后休闲散步的优雅场所;二是健身功能:在林业新村和县盐务局旁,这两处城市规划的居住及商业集中区,设置两座健身休闲广场,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娱乐活动锻炼身体的空间;三是旅游功能:建成的栈道工程,与均溪交辉相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滨水景观带,成为大田县不可或缺的景点,提升城市的形象,带动大田县旅游业的发展; 四是文化功能:在栈道的修建中,充分挖掘大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将其通过景观小品、灯光、文娱活动等加以表现,展示并延续大田的历史文化;五是交通功能:平时栈道还可作为沿溪道路的人行道,避免与行车相互干扰,提供人性化步行空间,为行人创造较为理想的交通环境。

通过河道水面及两岸景观统一规划、整体实施,成功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旅游、休闲健身与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景观走廊。

如今的大田城区“天蓝、山绿、水清、城洁”,城市投资创业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大田县栈道大田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
——走进福建省大田县赤岩小学
中国玻璃栈道
福建省大田县通联站站长——许俊新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栈道
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基于MODIS的大田县均溪谷地NPP与NDVI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