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振兴”在乡村规划中具体应用

2018-12-18骆崧涛

福建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文化

骆崧涛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泉州 362000)

0 引言

基于“五个振兴”,构建乡村的美丽城镇,是加快乡村产业建设,保证乡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文化积淀,并在乡村内优化治理工作,最终完成富民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根据多方面的要求,并遵循相应原则,提出建设方案,南安市丰州镇铺顶村村庄规划即以此为准则。故,本文拟详细阐述该村庄规划的原则、目标及其实施方案,以具体地再现“五个振兴”在乡村规划中的应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步伐。

1 “五个振兴”的主要内容

农业是我国的基本产业之一,所以,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策略,为我国“三农”进入新时代后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乡村振兴的要求,不只是改善农村的整体情况,还需深入乡村内部,从人、地与经济等方面实现全面振兴,并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实现农村发展模式的创新。因此,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根据所在农村的基本情况,根据“五个振兴”的内容及提出的要求,实现乡村美丽环境的建设。“五个振兴”内容如下:

(1)乡村产业振兴。即以产业为基础,提升村镇的经济实力,为振兴提供经济支持。根据农村各产业特点,实现产业融合,加快产业转型,构建乡村的产业美,改变农村现有的供给结构,让产业出现新的发展形态,完成智慧农业的建设。其中,可根据其特有的农业产业特征,发展特色旅游,逐渐把产业变成品牌,加快绿色发展脚步。

(2)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的本体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息、放松的空间,保证人们生活愉悦。所以,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即根据新时代对乡村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目标,根据全域景观化的建设模式,实现环境的综合治理。具体内容有建设城中村、改造旧房屋、修建村落景观等,在整个乡村中增加大量的花园式景观。

(3)乡村文化振兴。即应把文化作为载体,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即通过乡村特有的家风、民风等优化建设,体现其作为独特的乡村美,并在基于本文化形态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继续传承,让乡村变成美好家园。

(4)乡村组织振兴。乡村若想振兴,必须有好的治理。我国的治理模式是法治、德治,乡村是在这两种治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自治。通过这三种治理方式融合,助推乡村内部构建出新的治理模式,使乡村的整体环境变得和谐。

(5)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富民,所以,为加快乡村的发展,是让乡村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加快当地产业的发展,使人才、土地、资金等整合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让农业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2 “五个振兴”在铺顶村规划中具体实施

本文选择的案例是丰州镇铺顶村,地理位置是南安市东部,与泉州市区接壤。铺顶村前身是泉州市西门外南安二十一都锦亭村,后改为铺顶村并沿用至今,属丰州镇的管辖,位于丰州镇西北部,距镇区约7km,东至丰州后田村,西至丰州素雅村,南至晋江(石砻溪),北至洪濑镇葵山。省道307线、南惠高速、漳泉铁路经过铺顶村。本地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有傅、黄、王、陈、林、李、颜等姓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村分5个自然村(大宅、友谊、黎明、跃进、石门),有10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村部设于黎明与友谊交界处。全村土地面积8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多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花生、地瓜为主,另有小部分豆类。水果主要以龙眼为主,另有小部分杨梅、杨桃、芒果。村有卫生所一所、卫生室两所。铺顶村以生产砻石——花岗岩606#而闻名。基于规划需遵循的原则,明确规划目标。

2.1 规划原则

以民为本、生态优先、基础设施先行、阶段开发与适时推进相结合,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的发展和谐统一,保证规划的合理与现实。同时,必须有效利用各类土地,根据生产、生活的需求,合理安排用地;而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保持整体结构的清晰,保证规划后不会改变乡村特色。最后,整体与重点应共同发展,协调远期、近期的发展规划。

2.2 规划目标

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村内环境干净、整洁,缩小与城市发展的距离,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行。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发展乡村的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服务业在所有产业中的比例,逐步建设产业群为主要建设目标。在社会发展方面,当地的规划目标与乡村组织振兴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组织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将完善民主管理,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视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文化发展对应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加大知识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素养。该措施既是促进当地乡村文化发展的目标,也是推动本土农业人才建设的目标。环境与村落建设目标对应乡村振兴目标中的生态振兴目标,前者是构建良好的村域生态环境,后者是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在长期建设中,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村庄美丽的景观。

2.3 “五个振兴”的具体方案

铺顶村的未来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所在的区位良好,可接受周围城镇的辐射,经济基础稳定,且村落内有大量的树木,水系较多,风景优美;同时,村落从形成到至今,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劣势方面,虽有稀有的花岗岩矿产资源,基于生态保护理念的落实,已不适合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村民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的渠道;同时,村庄的土地利用率较低,整体布局不科学,村落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连接不畅。

2.3.1以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在“五个振兴”的具体方案实施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土地布局规划,是“五个振兴”实施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可持速发展与农民的增产增收。

图1 铺顶村村域产业布局图

铺顶村产业发展布局如图1所示:铺顶村的产业结构以采矿为主,农产品为水稻与水果,并有多个特色产业,所以,产业优化方案是,改变主导产业,调整现有农业产业额结构,加快种植业、林果业的发展;同时,利用部分耕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发展产业经济。基此,方案从以下4方面加快产业发展:①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让农业成为主导产业,保持粮食产量不变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结构的层次,并着重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升级;②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即在企业与农户间建立合作,根据自愿互利原则提出的要求,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创新;③增加筹资渠道,从金融 、税收等方面,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入新的产业项目;④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基于建设用地不集中,功能分区不明确是铺顶村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规划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建议相关部门划分出多个建设区,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进而按照“一轴、两心、两组团”的方式开展规划。

2.3.2完善民主管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村民民主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内一些地区所取得的经验,“村民议事厅”建设已经成为了提升农村地区民主管理机制实效性的有效措施。铺顶村也可以在对其他地区所取得的经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借助“村民议事厅”和“村民说事”制度等内容,对村民议事场所和民主议事程序进行完善,进而为村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地位提供保障。

2.3.3依托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设施建设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扩大综合服务中心的占地面积,并在内部加入文化设施,以助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3.4借助人才战略,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因素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规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引入人才,为产业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2.3.5依托村容村貌整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居住用地整治与绿化建设是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居住用地,规划方案根据现有的地貌,将多个因素组合,在相应的位置设计建筑结构与户型,根据人的需求,加入柔性化设计,即保留了部分原始建筑,并根据建筑的分布情况,改变道路形态,并在局部重要节点中设置广场及开敞空间。对于公共建筑的用地,对于绿地的设计,则以构建公共、防护和宅旁绿地,使这些绿地分别对应相应的位置,让整个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如图2所示。

图2 铺顶村主要居民点效果图

3 结语

综上,铺顶村规划基于“五个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理念, 从产业、道路、土地规划等方面优化乡村的整体建设,寻找最佳的发展思路,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增加经济来源与发展的活力。根据铺顶村的实际情况,产业布局的优化、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强化、人才战略的实施和民主管理机制的完善,所应用的促进乡村提升战略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