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全切术后中医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研究

2018-12-18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肠蠕动尿潴留重度

李 阳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 101300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手术,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采取腰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等,术后患者不仅要面临切口疼痛,而且受手术创伤与麻醉副作用影响还会伴随明显腹胀、肠蠕动及排尿问题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不利于患者更快康复[1-2]。如何缓解子宫全切术后一系列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子宫全切术后护理的重点,也是提升子宫全切术后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中医护理干预中,穴位按摩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临床多被用于缓解分娩镇痛和癌性疼痛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3-4]。本研究探讨子宫全切术后中医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6.7±5.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2±4.3)岁,2组患者手术时间均为2小时左右,手术切口均为横切口。所有患者均愿意参与本研究,无言语无法沟通者和中途退出者;愿意接受中医穴位按摩护理,且无皮肤破损不宜按摩者。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1.2.1 对照组 子宫全切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术后常规去枕平卧病床6小时,腹部伤口压沙袋4小时,叮嘱患者禁食,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术后相应时间点进行相应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按摩护士于术后6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仰卧位,放松心情,按摩护士先用温热水对患者手和足部进行清洗,足部通过热毛巾包裹10分钟。首先按照顺时针方向对患者双侧合谷穴实施交替按摩,各按摩5分钟,然后引导患者将手伸展开置于按摩护士手上,按摩护士另一只手拇指顺时针方向对患者手掌及手心进行按摩,并双手交替按摩,每只手按摩3分钟;其次顺时针方向对患者三阴交穴进行交替按摩,各按摩5分钟,然后按摩护士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以拇指推拳法从患者足跟推压按摩至患者足心端,双侧交替各按摩3分钟;再次,按摩护理者站在患者右侧,找准患者腹部中脘穴,拇指按揉大约5分钟,使穴位处出现酸胀、发热感。按摩过程中注意节奏,根据患者对穴位按摩敏感程度随时调整按摩力度。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子宫全切术后腹胀情况、肠蠕动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子宫全切术后尿管拔除后排尿情况、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1)心理状态的评估: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心理;2)护理满意度:以护理调查表为准,该表由院内护理人员自拟,发放患者,共分为3个级别标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缓解情况 观察组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2例,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4%;对照组轻度疼痛16例,中度疼痛21例,重度疼痛13例,疼痛缓解有效率为32%;2组护理方式缓解术后疼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P<0.05)。

2.2 腹胀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腹胀13例,轻度腹胀26例,中度腹胀9例,重度腹胀2例,观察组患者发生中、重度腹胀率为22%;对照组未出现腹胀5例,轻度腹胀14例,中度腹胀25例,重度腹胀6例,中、重度腹胀率为62%;观察组患者中、重度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8,P<0.05)。

2.3 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h

2.4 排尿及尿潴留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为(1.49±1.31)h,早于对照组的(3.09±2.21)h(t=6.31,P<0.05);观察组排尿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后排尿及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2.5 焦虑心理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8.06,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焦虑心理评分比较(±s) 分

表3 2组患者术后焦虑心理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56.1±6.5 43.7±3.8对照组 50 55.7±6.2 51.6±5.8

2.6 护理满意度 术后护理干预满意度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5),见表 4。

表4 2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子宫全切术后,因手术过程中暴露、牵拉以及受腹腔神经连带性影响,患者胃肠道、泌尿系统等均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刺激或损伤,导致发生伤口疼痛、腹胀以及排气和尿潴留等并发症[5-7]。由于伤口痛,患者通常不敢翻身和下床活动,导致患者腹痛、腹胀和尿潴留等的发生几率增大,加重患者焦虑心理[8-10]。临床常规护理路径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宫全切术后各种并发症状,但效果不明显[11-12]。近年来,中医穴位按摩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成为子宫全切术后护理的新路径。通过手足穴位按摩,刺激人体经脉起止端,不仅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而且有利于改善人体内脏功能,舒缓身心,消除压力和缓解疼痛[13]。本研究主要对患者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及合谷穴、中脘穴等进行按摩。足三里穴隶属足阳明胃经,有利于调理脾胃中气;三阴交穴为足部三穴位交汇处,按摩该穴位可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合谷穴与三阴交穴常用于妇产科镇痛中,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及会阴切口疼痛;按揉中脘穴有利于增加患者肠蠕动,促进患者术后排气,缓解患者术后腹胀问题。通过穴位按摩刺激人体各个相应反应区,刺激患者胃肠蠕动的同时可促进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排尿。另一方面,通过穴位按摩能够加强局部循环,有利于消除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4-16]。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排尿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子宫全切术后对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与腹胀,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能有效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降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同时能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蠕动尿潴留重度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宫斗剧重度中毒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