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朝服饰的特征与成因

2018-12-17孔春梅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佛教

孔春梅

摘 要:服饰的变革与社会文化的演进呈现相伴随的状态。有195年之长的北朝,以鲜卑拓跋在我国北方建立魏朝开始。这一时期的服装在民族、地区、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了裤子“外穿”、衣服开衩、“褒衣博带”的北朝化、“右袒”着装方式、左右衽并行等服装形制或穿着方式的变化。北朝服饰的变革在中国服装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之后隋唐的服饰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北朝;服装特征;文化交融;佛教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魏国,这便是南北朝的“北朝”的开端,直至隋文帝于581年建立隋朝,北朝的历史才宣告结束。鲜卑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秦汉以来的中原传统有很大的不同。鲜卑政权统治的北方,在之前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少数民族195年的统治,文化冲突与融合表现明显。在服饰上便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当时甚至后世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有很重要的地位。

1 北朝服饰的特征

北朝服饰的特征有许多,以下罗列一些最主要的方面:

1.1 裤装的普及

在北朝之前,男子的主流服装是上衣下裳或者深衣,到了北朝,则演变成了上衣下裤。“袴”、“绔”是“裤”字的较原始写法,用这两个字进行检索可知,汉族传统的裤子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是“胫衣”,只套在胫上。到了秦汉,汉人如果穿裤子,上身的搭配一般是短襦,有“襦裤”之说,然而直接穿着襦裤的是那些骑者或者徒廝,他们从事劳动,这样穿着方便行动。不需要行动方便的贵族,需要在襦裤的外面再穿袍裳,直接穿襦裤出行,是有伤体面的。由此可见,秦汉时期汉人的裤子,还是一种内衣或者“贱服”。在少数民族那里,裤子有不同的待遇,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更需要保持行动的方便;而更高纬度的寒冷和迁徙之地的风沙,都需要他们穿着紧身的衣服。裤子一可以保暖防沙,二可以让他们保持行动方便,三可以让他们在骑行之中减少裆部摩擦的伤害,因而受到从上到下的接受与欢迎。当北方被少数民族统治之后,这种风尚便也在汉族服饰之中流行起来。

1.2 “右衽”独行被打破

汉族的传统服装有一个堪称灵魂的传统是交领。早期的中国服装,没有纽扣的存在,衣襟上缝着的细带,具有固定两襟的功能,称“襟带”、“衿带。交领是左襟压在右襟之上,还是相反,与使用民族的生活习惯相关,初时并无定规。但文明的发展赋予了服装特有的含义,右襟压左襟的“右衽”,呈现y型,成为汉族服饰的定规,并认为与之相反的“左衽”为服装特征的民族,便是非我族类的“夷狄”,当然,还有死者。但北朝的众多图像资料显示,两种交领形式体现出一种并行的趋势,文字资料中也有相关记载,东魏的左右衽论争比较出名。身在要职的行台侯景和尚书敬显俊等均参与其中。尚书引孔子的名句“吾其被发左衽矣”来支持右衽。不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则以三皇五帝的仪轨经常变异来说明左右衽无甚所谓的观点。争论的结果,与当时的实际相接轨了,左右衽并行,“右衽”独大被打破,其代表的“华夷”之意也被消解。

1.3 “褒衣博带”的流行

裾宽、袖阔、带广便是“褒衣博带”的特征,这种服饰整体宽松而肥硕,虽然没有太多实用价值,但因能显示威仪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然后流行起来,成为了基本的服装要素。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虽为少数民族统治区,但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或者说对“魏晋风度”的追慕,与汉人统治的南朝是具有一致性的。“褒衣博带”恰好便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点之一,这对少数民族服装的影响很大。衣袖和裤管窄、紧、瘦是当时少数民族服装的主要特色,直到北朝都城前往洛阳之前,这些特征还是被保持的。至迁都后,“褒衣博带”懂得影响便体现出来。长可及地的广袖和肥大的裤筒便成了主流。当然,北朝的“褒衣博带”与南朝相比,还是有其特色的,如袖子的上窄下宽便是其特色,从肩部到肘部保持了窄紧的风格,肘部之下则风格宽博,是北朝特色,从肩部到袖口均宽大,便是南朝的广袖。

1.4 服装出现开衩现象

至北朝的晚期,衣服开始出现开衩的现象,太原娄睿的墓中有壁画,是北齐的“遗物”,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从《出行图》、《驼队图》、《鼓吹图》等,均可看出。开衩多出现在圆领袍服的下摆两侧与后摆中部,开衩2-3个不等,衩较低,这是秦汉至于魏晋时期都不曾有的。这种袍服开衩的现象,显然不是中原服饰的传统要素,很可能是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形成的,孟晖女士认为当从波斯经西域传入,到引进中原地区,已经是北朝晚期的事情了。

1.5 右袒着装的出现

穿衣服时,将右肩袒露出来,便是右袒着装方式。我国汉族的传统,对于袒露身体,有一种禁忌。汉朝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之后,这一传统便随着思想的普及而普及,身体被衣服层层遮盖,“亵衣”即内衣,这种贴身衣物得以普及,但这层衣服,是不能随便被人看到的。北朝时期的着装方式,打破了不能袒露身体的禁忌,穿衣时仅披上左肩,右袖束在腰上,其余部分的穿着则正常。这虽然不涉及到衣服形制和要素的变更,只是穿着方式的新变,但显然是对传统思想的有力冲击,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2 北朝服饰新变的原因

自人类需要衣物来遮蔽身体之后,服装便成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变更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的变更时互相伴随的。北朝的服饰出现这么多的新变,与当时的政权迅速变更、少数民族统治、多种文化的冲突,是不能分离的。正是民族、政权、地区、宗教等因素的快速变化、冲突和传播,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不少变化,服饰的变化也是如此。以下我们便来探析北朝服饰出现新变的原因。

2.1 统治民族的坚持

服饰是社会生活的必须,但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也常常被赋予超出它的意义,成为民族文化的标志或者民族意识的体现物。北朝因鲜卑拓跋而建立,作为游牧的少数民族,在汉民族的聚居地统治汉族人,必然会出现文化冲突,在文化出现冲突的时候,对立与融合是常见的两种趋势。极端对立必然导致冲突,这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作为胜利者的鲜卑人,他们不仅战胜了汉族人,还战胜了当时其他的少数民族,为自身的文化而骄傲,坚持自身特色,便是极为自然的。故在其统治早期,有强调并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服装的特色。如长裤外穿、袖子裤管紧窄等在存世资料中表现明显。

2.2 汉族文化的“侵蚀”

如果说上一条表现的是鲜卑文化的“强势”,这一条便显示汉族文化的“润物细无声”。无论有统治地位的鲜卑族多么想强调自身的存在,在汉族人为主要人口的地区进行统治,又是其文明程度更高的情况下,不被其文化影响,便是不可能事件。更何况胡服本身适用的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胡服存在的基础因素已经只是少数胡人的回忆,不随着现实变革,几乎没有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接受汉民族的文化,尽量像更高文明程度的文化靠拢,成了统治者的必然选择。道武帝进行的仪轨改革便是顺应趋势的表现。当然,在政治上处于更高位置的鲜卑族不可能完全放弃自身的特色,在鲜卑服装的基础之上,引入汉民族服装的一些显著要素进行革新,便是其对策与结果,成果如裤褶服的流行。

2.3 “西方”要素的融入

“西方”从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北朝的“西方”有印度文明,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存在;有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繁盛;有伊斯兰文明,在两河流域繁衍;有基督教为基础的欧洲文明,在爱琴海和地中海逐步扩张。即使中原地区时有战乱,但北朝的统治者本就和西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北朝统治者对外商采取比南方的汉族统治区域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政策,使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有更繁荣的“西方”元素出现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其服饰出现开衩的现象,便应当是西方元素进入北朝统治区,并影响其服饰文化的表现。

2.4 佛教的流行与影响

宗教在文明未曾发达的古代,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古代的宗教一直没有到达能够凌驾于世俗文化之上的程度,但宗教还是非常繁盛的。而南北朝时期,战乱、民族融合、政权变更频繁等状况,使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求显得非常突出。同时,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这些因素都造就了佛教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高潮。佛教的流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服装方面也是如此。女子的批帛和男子的右袒这些着装方式的新变,当由此而来。孕育了佛教文化的印度,处于热带,层层包裹式穿衣习惯必然不适合他们,袒露部分身体,是很好的选择。与其他因素一起,使得右袒成為佛教僧侣的常见着装方式之一。在佛教经西域传到中土并盛行之后,世俗生活中的服饰被影响,使右袒等着装习惯成为了时代潮流。

3 结语

中国文化的变革,自秦汉的统一,至于唐宋的又一统一,中间有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作为过渡,服饰文化也是如此。南北朝,尤其是作为非汉族统治区的北朝,其对于文化变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鲜卑族、汉族、“西方”、佛教等文化的互相冲突和影响,最终塑造了北朝服饰的独特面貌。“褒衣博带”的鲜卑化是汉族文化影响的显著结果;裤子“外穿”是鲜卑服饰文化对汉族传统的改造;左右衽并行是鲜卑族和汉族服饰传统交锋的中间状态;衣服开衩是“西方”文化的融入;“右袒”着装是佛教文化流行的结果。这种种文化塑造而成的北朝服装,使当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有更加深厚的文化与政治意义。而这些特征也深深影响到了隋唐和之后的朝代的服饰,甚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关注并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立,李丹,杜云生.从艺术遗存探析北朝河北区域男子服饰特征[J].大众文艺,2017(4).

[2]张晓峥.河北磁县北朝壁画墓服饰文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3]李晓宇.浅谈现代服装设计中北朝服饰元素的植入[J].美术大观,2015(6).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