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象征意义

2018-12-17梁喆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象征变化环境

梁喆

摘 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野性的呼唤》是一个关于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传奇故事。巴克的命运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不同自然环境造就了巴克截然不同的个性。本文在象征主义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环境的象征意义:“温暖的南部阳光”、“北方世界”、“阿拉斯加的严寒”、“艰难的生活环境”、“一个人的爱”。环境的影响一步一步地唤醒了巴克的野性,同时改变了他的命运。

关键词:象征;环境;影响;变化

1 背景介绍

杰克·伦敦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生于1876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时正处于美国大萧条时期。他的一生十分短暂,逝于1916年,享年40岁。1903年,《野性的呼唤》发表,并迅速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不仅成为杰克的代表作,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和财富。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时刻记挂着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他敏锐的观察力、个人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态度都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杰克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描写对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主要由于他塑造的北方世界神秘,极具自然的力量,令人畏惧。小说中的主人公更是征服了自然,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杰克不仅将这种生活的艰难与他早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更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他的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作一名生活的勇士,与一切苦难和挫折作斗争。这种思想成为了现代社会年轻一代的宝贵财富。

《野性的呼唤》是以美国“淘金热”为背景进行创作,小说的主人公——一只名叫巴克的圣伯纳犬,本出生在阳光明媚的南部地区,享受着平静快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被佣人掳走贩卖到寒冷的北方地区作了雪橇犬,他的命运由此转折。他不仅被“拿着大棒”的人虐待,还因缺少食物与同类厮杀,这些经历教会了他生存的本领,逐步唤醒了他的“野性”。他的救命恩人约翰的死,更是使他与文明世界彻底脱离,最终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成为了狼群的一分子。

2 象征主义方法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精神世界的独立性成为现代人类的一大特征,因此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发掘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社会的复杂性也在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现代文学作品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的作品与日俱增。作者在写作时,不仅融入了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更表达了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正如吉尔(Gill)提到的“象征主义代表的就是现实世界本身”。

哈比(Habib)曾经提出,象征主义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写作手法,在诗歌和小说中被广泛使用。它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在20世纪初大量应用于美国文学作品当中。它主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感情。象征主义方法激发了读者的同理心。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它为那些细心的读者们提供了一种更生动、更直接地方式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 《野性的呼唤》中的象征意义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杰克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白牙》中写道:“环境塑造了粘土,赋予它一种特殊的形式”。不同的环境象征着主人公巴克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情绪,并对他的个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巴克代表着“野外的人”的形象,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很多时候,因为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是谁”,而潜在于我们内心的天性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谁”。

3.1 温暖的南部阳光

在文学作品中,阳光总是代表着光明和美好。人们常常比喻某事物“如阳光般温暖明亮”,正是因为阳光象征希望和幸福。在《野性的呼唤》中,文章开篇描写了圣·克拉拉山谷温暖的阳光,不仅代表着那里温暖宜人的自然环境,更象征着巴克幸福安逸的生活。虽然此段关于巴克生活的描写很简短,但却十分生动。这里杰克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文明而祥和的世界:富有的法官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以及风光优美的自然环境。主人公巴克作为一只宠物犬生活在这个文明之地,不仅如此,巴克还是这个“动物王国”里的掌管者,他从来不用为了食物和睡觉的地方发愁,而他要做的,也只是散步和陪孩子们玩耍。在这个文明的世界中,他是一只养尊处优的“文明的狗”,享受着主人的爱与尊重。

3.2 北方世界

然而,此篇小说的写作背景——“淘金热”也正是巴克生活的转折点。如果不是“淘金热”需要体格健壮的狗充当雪橇犬,巴克也许永远都只是一只文明世界的宠物狗。他被佣人从家里偷走贩卖,沦为了人们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雪橇犬,被扔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世界。

在这篇小说中,进入北方世界不仅是巴克的野性被唤醒的开端,它更象征着巨大而神秘的自然力量,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雪和寂静。这是巴克平生第一次见到雪,但他并未为此而兴奋,而是感到孤独、寒冷、难以入眠。他开始怀念从前作为宠物狗的日子。在这里,杰克着重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纷飞的大雪、无尽的寒冷,还有像刀锋一样刺骨的寒风。正是这个寒冷、荒芜的野蛮之地,激起了巴克生存的斗志。

3.3 阿拉斯加的寒冷

此处的“寒冷”并非仅仅来源于自然环境,同时来源于与巴克相处的人和同类。正如杰克在小说中写道的:“这些人和狗都不是来自城市。他们野蛮,只会用棍棒和尖牙说话”。阿拉斯加,这个被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象征着无尽的痛苦。寒冷带给这里的生灵饥饿、绝望,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巴克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必须学会野蛮。因为“杀戮或者被杀,吃掉或者被吃,这就是法则”。在这里,仁慈不复存在,只有变得野蛮,才能赢得生的機会。

3.4 艰难的生活环境

在这部小说中,艰难的生活环境是激发巴克野性的导火索,它教会了巴克“丛林法则”,唤醒了他的本性,正如杰克在小说开头的诗里写道的:“古老的渴望在心中骚动……唤醒了原始野性的种子”。这首诗暗喻了本文贯穿始终的主题——无论被文明驯化到何种程度,天然的“野性”仍然深藏于人们的内心。它需要环境的温床,才得以生根发芽,尤其在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下,死亡的威胁更能激发人们“原始的野性”。

这种“野性”同样根植于主人公巴克的内心。当他面临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文明被野蛮取代,懦弱无济于事,生存的本能使他不得不掠夺、杀戮、斗争,饥肠辘辘的他学会了偷食和如何破开坚固的冰层取水喝。更重要的是,巴克还学会了“以牙还牙”,用同样野蛮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权利。阿拉斯加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巴克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不再畏惧,因为他开始明白,只有斗争下去才能生存。毋庸置疑,巴克是适合这里的,他迅速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他不仅有140磅的体重和坚硬如铁的肌肉,他的智慧更为他在这场残酷的“生存竞赛”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后文中他野性的回归打下基础。

3.5 “一个人的爱”

如果说恶劣的生活条件激发了巴克的野性,那么他的救命恩人约翰的爱就是他回归自然世界的最后一道枷锁。约翰将他带离了野蛮世界,用爱温暖了他,这也暂时地抑制了巴克的野性,使他对“野外的朋友”的呼唤开始质疑和犹豫。他不断回到约翰的身边,因为他渴望被爱。也正是因为爱,让巴克一次又一次为主人解围,不辜负主人的期望,以他的方式,努力回应着约翰的爱。约翰死后,他对天长啸,但悲伤也唤不回他这最后一位主人,他无法再表达对约翰的爱。

约翰的死,是巴克脱离文明世界的标志。主人死了,巴克与人类世界最后的羁绊也断了,人类无法再将他束缚。至此,巴克不再对文明世界有任何眷恋,义无反顾地融入狼群,投入了自然的怀抱,回到了真正属于他的家。

可以说,巴克是生活的赢家,他不仅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生存下来,更成为了命运的主人。他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从某种程度上讲,主人公巴克是人类形象的代表,人们往往如最初的巴克一样,害怕改变。但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人们不得不迎合环境的变化,被其影响和改变,以此延续生存下去的权利。正如《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在这篇小说中,自然哲学的理念贯穿始终。作者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杰克相信人类的智慧可以改变自然,然而自然的力量也往往在改变着人类。

4 总结

如果巴克的身体条件不符合作一只雪橇犬,或者他没有被从法官家里偷走,他也许只是一只漫步在南部温暖阳光下的宠物狗,他的野性也会永远被埋藏在他“宠物狗”的外表下。巴克的“北方之旅”,也是他探索自身潜能的过程,正是由于环境的改变,激发了巴克狼性的本质,使他不得不为生存而战。

巴克的形象代表了屈从于环境的个体,在杰克许多描写北方世界的作品中,他都描述了这种“原始的欲望构成了生命的基础,它甚至将人类拉回到了动物的水平”的现象。这部小说鲜活地展现了“动物”的行为、思想、感受,他对于恶劣自然环境的描述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讽刺了当时残酷、“弱肉强食”的社会现状。不仅如此,杰克还在这部作品中,利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以及人们追求金钱和个人享乐的丑恶现实。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极大地展现了个体与环境斗争的场面。

参考文献

[1]Gill,R.1985.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2]Habib,M.A.R.2005.A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M]Australi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3]London,J.2003 (2nd ed.). The Call of the Wild and White Fang.[M].New York: Bantam Dell.

[4]朱永濤(Zhu Yongtao)、王立礼(Wang Lili),2000,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象征变化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从9到3的变化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