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情况调查及教学初探

2018-12-17覃红莲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覃红莲

摘 要:根据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主要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再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基于专业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体会就小学教育(理科方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学习情况;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小学教育(理科方向)本科专业(以下简称“小教理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性高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学习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抽象思维和运算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后续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背景下,探究小教理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搞好高等数学教学,是值得我们任课教师长期探究的课题。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教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能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并能实现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小教理科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1 调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小学教育(理科)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通过两的时间结束了高等数学的学习,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1)学习动机(包括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各学习兴趣)。2)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3)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人对高等数学不感兴趣,当问到“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时,有40.5%的人回答“其实不想不学,但它又是一门必修课不得不学”;24%的人回答“因为要参加专长本”;23%的人回答“高等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为后续的其他课程打好基础”;只有12.5%的人回答“高等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对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感到很迷茫,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是出于无奈而被迫的学习,进而学习缺乏主动性。

1.2 学习习惯

1.3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统计发现,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和问题主要有1)30%的学生因为基础差,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很难接收新的知识。2)34.5%的学生认为上课能够听懂,但不能灵活运用,而且练习的时间又少导致知识掌握得不扎实。3)35.5%的学生觉得内容多而且难时间又紧,进度快,有的时候很难跟上。

通过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考试质量的分析、访谈、调查发现当前本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本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且抽象难懂,学生学习的难度大、任务重,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信心不足,有畏难心理。二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过多依赖于教师,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等。偏重于结论和公式基础上的简单计算或论证,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视不够,缺乏数学证明中常用的化归思想,学习效率低。三是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不足,没有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兴趣。

1.4 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以及对高等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了解过少。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教学方法上,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教学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注重高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启发;不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手段上,“粉笔+黑板”足也。3)教材版本众多,普遍质量不高,内容陈旧、与现代生活的广泛应用脱节,很难选取一本适合本专业的教材。

2 对小教理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建议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基于以上发现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和笔者的教学体会,高等数学教学应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由上面的成因分析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达不到当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处理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切勿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唱“独角戏”的角色,采用“互動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消除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心理障碍,另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高等数学的重要价值,其中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一名未来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如在上绪论课时可以利用数学问题让学生认识高等数学的价值,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曲边梯形的面积怎样算、的近似值……”

2.2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引导学生作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预习,课堂上合理分配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巩固的时间,避免满堂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采用分层式教学,因材施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同一内容在统一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多重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同步授课但要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目标。如在“导数的概念”的教学中统一目标和要求是:理解导数的概念,然后制定分层目标 ;第一层是会用定义求导并由还是此推出一些简单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第二层目标是理解导数的实质以及有关变化率的数学模型,第三层目标是掌握导数的实质并用此去求有关变化率的问题,求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导数。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将不能直观表示的抽象的概念和定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能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发布导学案并进行课外辅导。

2.3 重组教材并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众观现行“高等数学”教材,大同小异的内容编排不能与各专业的要求相符,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不、课时多少、内容详略不不同的,有的甚至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及本专业以各种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量化思维需求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对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小教理科专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但在初中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讨论,比如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怎样选取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是一项重要的式作。

参考文献

[1]任丽华,张传宝.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教学研究》,2005年第35期.

[2]耿立华,毕爱霞.创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路径探讨,《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

[3]唐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教育论坛》.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