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018-12-17牛慧钰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

牛慧钰

摘 要:现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难题,影响着社会稳定,为深化大学生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提升在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和择业观念进行统计调查,研究在校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情况。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网络渠道,从大学毕业生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就业意向,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就业意向;统计调查;因子分析

1 引言

就业意向在某种程度代表了人们对就业的期望和规划,具有不稳定性。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其实就是研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一种意愿性的选择,需要排除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得到合理的分析结果和建议,从而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缓解就业压力。为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相关影响因素,本文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问卷

调查。

2 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分析指的是运用统计方法对已有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是当前运用科学手段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式。本文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统计分析,可将统计工作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主要阶段。

2.1 统计调查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次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本文基于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就业特点,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精心设计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作为统计调查研究的基础。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且有效分析大学生就业意向,在调查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力求调查方法、对象、内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调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通过互联网、校园软件平台(如贴吧、QQ群等)对在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于2018年3月28日回收了417份有效问卷,并于2018年3月30日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汇总,获得统计原始数据.

2.2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清晰、条理的统计整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后期的统计分析工作.本文针对汇总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调查目的,结合问卷问题,将原始数据审核、分组、编排,绘制成相关图表,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

2.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的是对整理过的相关数据,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从而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了解研究现象的内在规律,获得科学结论。根据随机抽样数据结果,可以清晰看出: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能认清就业难的现状并保持乐观的就业态度,在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价值更倾向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89.9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发展前途对他们就业方向的选择影响较深;86.5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工资待遇对他们就业方向的选择影响较深。

此外,从数据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当中的前途发展、薪资水平、工作环境等要素比较看重,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倾向于公职工作,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等;就业区域的选择更倾向于户籍所在地以及周边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担心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缺乏社会认知对自己就业产生影响。下面本文将就调查结果做进一步

分析。

3 统计数据分析研究

独立性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检验方式,通过独立性检验来考察变量间是否存在关系,从而较为精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其基本步骤如下:

1)提出假设H0: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

2)计算独立性检验的标准,求出统计量K2观测值k:

3)给定显著性水平α,根据K2检验临界

值表查找临界值k0,与统计量K2的观测值k作比较;

4)若k≥k0,则拒绝H0,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若k

注: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对于卡方检验设置的显著水平α=0.05.

3.1 关于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的独立性检验

为了研究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与所读专业、班级排名是否有关,本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根据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与所学专业、班级排名的卡方检验表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P1=0.003<α=0.05,P2=0.035<α=0.05,则均拒绝原假设,认为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与所读专业、班级排名均有关.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大学毕业生所读专业的不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往往也有所差别,对于班级当中排名靠前的同学来说,排名也是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一种体现,所以一般而言,排名越靠前的同学往往期望薪资也就越高。

3.2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的独立性检验

与大学毕业生期望薪资的独立性检验一致,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与大学毕业生性别、家乡所在地、所读专业、就业价值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与大学毕业生性别、家乡所在地、就业价值观的卡方检验表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P1=0.145<α=0.05,P2=0.368<α=0.05,所以接收原假設,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与大学毕业生性别、大学毕业生家乡所在地并无显著关系,而对于大学毕业生就读专业与就业价值观的检验中,P3=0.001<α=0.05,P4=0.011<α=0.05,所以均拒绝原假设,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与所读专业、就业价值观存在显著关系.

通过对在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地区的得分发现,性别、家乡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并无显著关系,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改变,性别对个人择业影响程度正在逐渐减小,与此同时,随着各地区交通业的发展,区域距离对个人就业来说影响作用也在减少;但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就读专业与就业价值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地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显著,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更喜爱追求自己所向往的职业和价值。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通过对417位在校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汇总,利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能认清就业难的现状并保持乐观的就业态度;

二是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更倾向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倾向于公职工作,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等;

四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方面更加倾向户籍所在地、周边大城市或是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

五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获取渠道集中于校园招聘会、人才网站,对于就业薪水的期望值总体偏高;

六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区域选择主要有三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子,包括当前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自身素质因子,包括个人能力及兴趣、薪资待遇等;行业性质因子,包括工作性质、行业需求度.

4.2 建议

当然,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毕业生总体来说参与度不够,这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相关就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也或多或少影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和认识;另外,在就业渠道的获取方面,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局限,不能够广泛搜集就业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也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和发展;在薪资待遇方面,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对薪资待遇的要求普遍较高,这对于刚刚步入工作的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对自身能力没有较好的衡量和把握,往往片面要求较高的薪资待遇、对一般工作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也使大学生就业率受到较大的影响。

针对以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从不同角度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在大学当中,一方面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要培养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认清当前的就業形势,不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合理定位,担负自身责任,更好地回报社会和国家.

二是对学校而言,大学生应该增设就业指导课程,特别是在大学毕业阶段,对就业指导课增设学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从而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前能更好地认知自身、认知岗位、认知社会;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重视,增设校企合作平台供学生实践,也能扩大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方便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更好就业.

三是对企业而言,用人单位若想在招聘中获得高质量人才,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当中的奖薪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选拔标准和公平公正的应聘机制,从而让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顺利就业;另外一方面,各企业也要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设立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对企业岗位有所了解和熟悉,更早、更快地培养企业人才,节约企业资源.

四是对政府而言,由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待求职往往有所顾忌、对社会缺乏认知,所以政府应该联合企业开展大型招聘会,一方面能够引导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保障大学生自身权益,防止上当受骗;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企业招聘人才,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经济进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其实就是研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一种意愿性的选择,能够得到合理的分析结果和建议。通过毕业生、学校、企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有效帮助大学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袁建华,朱世开.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基于406名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6,(01):86-89.

[2]张阳.经济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05):19-25.

[3]宋丽贞,荣江莉,曹宁宁,朱东林.高校毕业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01):61-64.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
中国创业板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