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2018-12-17左旭昭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股票价格货币政策影响

左旭昭

摘 要:近年来,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研究了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渠道,最后提出了股票市场发展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价格;影响

1 引言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持续扩大,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多。股票市场也逐渐成为大多数投资者在资产配置的选择,有关学者表明,由资本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因此,许多人开始关注货币供应环境和货币政策措施,而股票市场因此变成了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关注的重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即为央行利用货币政策,通过一系列中介指标,最终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实际上,股价已经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宏观金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2 股票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综述

自从上交所成立,中国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其股票市场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许多国家几十甚至数百年才能够达到的水平。截至去年年底,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以美元计算全球十大交易所的市值后,上海交易所的市值为4.28万亿美元,排在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之后。可以说,规模发展的还是非常大的。

2.2 我国股票市场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值得认真对待。

2.2.1 我国股市运行机制和市场结构不完善

如今,股票市场依然是以主板市场为核心,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场外市场也刚刚发展,行政审批仍然是一级市场的发行的特点。二级市场将股市A股、B股和H股,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对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变革不利,而且无益于我国资本货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2.2.2 我国股市的投资者仍不成熟,投资目的以投机为主

我国股票市场即使还是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换手率最高不到70%,与之相比较,我国依旧高出许多。短期内,换手率如此之高,说明了股票具有高度投机性并且不够稳健。

2.2.3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是集中的,散股都很分散,这样的局面就导致大股东相对的更容易操控董事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是限制管理者权限的,但显然并没有达到效果,经理变更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的决定的情况时常发生。同时,上市公司并不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在重组过程中可能會有很多假重组,选择好的、淘汰差的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完全实现。不仅投资者的利益可能会遭受损失,而且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有可能受损。

2.2.4 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

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大概只有总体的0.41%,这个数据可以说是非常小的,但即使这样,却拥有流动性证券余额的30%,这使得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有机可乘,操控市场的行为,使投机活动猖獗,增加违法气焰。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依然存在制度缺陷,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散户无法得知的信息,获得许多内幕消息,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3 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渠道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产生作用的内部机制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直接与间接效应。前者是指对货币政策进行改变,常见措施有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或者直接改变利率,使三方市场进行的再平衡,并使公众改变资产的组合方式来调控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后者则指调整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进而调控股价。应该指出的是,两类影响往往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我国股市日益成熟完善,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通过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逐渐融合,两类影响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加。从理论上研究货币政策对股价的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与控制、M0的高低以及利率水平的决定都需要研究。

3.1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我们通常把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的影响称为资产替代效益。由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可知,如果投资者所拥有的货币量上涨,其安全资产的比重便随之上升。因此,投资者将增加对风险资产的投资,这将导致风险资产价格的增加。因此,可以预期,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股票价格将上涨。

3.2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利率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如果利率的变化高于群众预测时,由流动性偏好理论可知,当利率减小时,大部分人会认为利率终究会在未来增高,于是选择出售股票,股价下降。而如果利率的变化低于群众预测时,利率减小,投资者认为未来利率会降至更低,于是买入股票,预期未来出售,股价提高。当利率变化与投资者预测相符时,股票需求保持不变,股价也依旧不发生变化。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主要有资产替代效应、成本效应和预期效益等。

3.2.1 资产替代效应

资产替代效应是指利率改变时,投资者会在进行不同的资产分配。回顾资产选择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当市场利率改变的时候,投资者所持的各类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当市场利率下降的时候,我们自有存款的机会成本就会上升,因为这类资产的收益减少了。因此,公众往往会增加股票的持有量,进而造成股票价格上涨。

3.2.2 成本效应

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以及利率,这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利率变化了,上市公司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例如,当利率下降时,融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盈利能力上升,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

3.2.3 预期效应

如果我们对利率变化所作出的期望不同,根据每个人的期望,利率变动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如表1: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利率变化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货币供应量改变会使股票价格同向变动。

4 政策建议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着枢纽作用,因此不论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对股价的影响,都不可以有效且持续影响股价。因而我们结合上述分析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有建设性的建议:

4.1 货币政策调控需适度关注股票市场

在股市发展过程中,其与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越来越明显。有研究显示,对中国来说,上述影响还不是特别常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中国股市起步晚,发展得还不先进,并不能够充分发挥股市有效性。此外,各国央行的观点都是,央行不应干预股票市场,因为控制通胀率以及失业率,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才是其主要职责。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央行在调控货币政策时,应当只是考虑可能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并不要直接干预,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因货币当局预估错误,出现股市剧烈波动的情况。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初步预测股市运行所需货币供应量,进而评估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根据出现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達到最终目标。

4.2 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如果非正常地调整货币政策,极有可能导致股市大幅波动政。信息对称、开放透明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完全透明的信息对于人们对准确分析和判断股市很有帮助,从而做出最优的资产配置的决定,这样的举措可以减少投机行为导致的股票异常波动。其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时披露,有助于调动各类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度,从而使所得出的结论科学、准确并且可行,使得股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推动股票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及规范性的提高非常必要,让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能够稳定在一定水平,使得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逐渐减少,使得市场大幅波动的几率大大降低,最终缩短股市中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从而有效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4.3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股票市场

一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为了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更加完善,健全监管机制是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二是完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总的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货币政策在股市并不平稳。三是增强股市流动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也可以改善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传导过程。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金融衍生产品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的发展也有待加快,以确保在股价下跌时,人们也不会对股市丧失信心。因股票流动性差所带来的风险有待降低。其次就是,不断优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竞价机制的运行公平性。通过机制建设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和及时,避免操纵价格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发生。确保投资者对公司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5 结束语

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研究了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渠道,最后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实际请,提出了可行的发展建议:一是货币政策调控需适度关注股票市场,二是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股票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国卿,张燕.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114 -115.

[2]余澳,李恒.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有效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2012,(3):156 -161.

[3]李明扬,唐建伟.我国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4):136 -139.

猜你喜欢

股票价格货币政策影响
基于GARCH族模型的重庆啤酒股票价格波动研究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我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克强指数”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