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育雏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2018-12-17李美瑜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蛋鸡

李美瑜

摘 要: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划分为3个阶段,即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饲养管理技术。育雏阶段是指雏鸡从出生开始到生长到6周龄这个阶段。育雏期的雏鸡因为身体素质较差,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全,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不足,一旦没有做好科学饲养管理工作,就会导致雏鸡出現各种应激反应,严重的还会导致鸡群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切实做好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养殖户饲养蛋鸡积极性极大提升。但由于部分养殖户专业知识缺乏,没有科学的养殖经验,在育雏阶段,很容易出现各种饲养管理问题,影响蛋鸡日后的产蛋率,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是整个养殖的关键环节,一旦这个环节饲养管理工作做不到位,将会给整个鸡群造成多方面影响。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鸡舍清洗消毒

雏鸡在进入养殖场之前,先将育雏室和周围环境彻底打扫,然后使用清水对鸡舍内各个角落,墙壁,地面进行严格的冲洗,冲洗完毕后,开窗通风干燥1 d。食槽、饮水槽和其他摄像用具在投入使用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将鸡舍内不怕火的金属笼具等采用火焰消毒后,再选择3%~4%热烧碱溶液、百毒杀等消毒液交替对育雏舍的地面、器具以及育雏舍周围环境进行2~3次喷洒和喷雾消毒。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剂使用量要结合鸡舍面积,消毒药物种类进行确定。在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过程中,应该按照由后到前,先顶部后地面的顺序进行。 2 d后,把消毒过的食槽、水槽以及其他用具放入育雏舍,关闭门窗后,进行熏蒸消毒。先提高鸡舍温度,湿度保持在60%~80%。雏鸡在进入鸡舍之前,还需要对鸡舍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选择使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密闭鸡舍,熏蒸消毒。一般熏蒸消毒48 h后,开窗通风36 h,保证鸡舍内没有异味儿后,重新封闭鸡舍, 1周后进入新雏鸡。

2.饲养材料准备

在育雏期,育雏室、育雏笼、饮水器、圆形料筒等根据雏鸡的饲养量来定。一般情况下, 1日龄雏鸡每平米饲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随着雏鸡年龄增长,随时调整雏鸡的密度。圆形料桶个数15~30只/个,饮水器20~40只/个。采用火道或土炕供热,并进行相关物资准备。雏鸡在进入鸡舍前一周,在育雏笼里铺设网格较小的塑料垫,并准备充足新鲜的育雏饲料。同时在进入鸡群之前,还要做好鸡舍水电维修与检查工作,确保水源供给充足,清洁干净卫生,鸡舍保温设备运转正常。鸡群进入鸡舍之前要提前升温,至少在雏鸡到场前3 d,开启火道供热或土炕供热,并确保雏鸡到达养殖场时,育雏舍温度维持在33~35℃。雏鸡到达养殖场后,应该及时让其饮水,将饮水机注满水,水温维持在25℃,冬春季节要给予温开水。

二、雏鸡饮水与开食

1.雏鸡饮水

雏鸡到达育雏室后,应该先保证雏鸡尽快饮用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在进育雏室后前3 d,在饮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少量电解多维。 7日龄以内的雏鸡供给温开水或凉开水,饲养一周以后,让雏鸡饮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科学饮水对提高雏鸡身体素质,成活质量有着很大帮助。

2.开食

雏鸡到达养殖场后的前3 d,雏鸡进食饲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育雏饲料撒在开食料盘上,诱导雏鸡开食。对于长途运输的雏鸡,第1次进食时不应该吃得过饱,避免产生应激,而导致鸡群发病。 5日龄以后逐渐改用料筒或者饲料槽饲喂鸡群。

三、育雏期饲养管理工作

1.做好温度控制

育雏期做好温度控制是确保鸡群成活率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严格而正确的掌握养殖温度。雏鸡到达养殖场前3 d,鸡舍温度维持在33~35℃之间,第4~7 d鸡舍温度下降1℃,维持在32~34℃, 14 d后鸡舍温度维持在31~33℃,21 d之后鸡舍温度维持在29~31℃,随后温度逐渐下降,雏鸡到达养殖场42 d以后,鸡舍温度维持在23~25℃之间。雏鸡养殖过程中,当室外温度高于25℃时,就可以提前进行脱温处理。如果外界环境温度低于18℃,雏鸡脱温应该延长。采用调节通风口大小,地面喷洒消毒液等办法,及时调整育雏室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冬季雏鸡饲养到42日龄以后就可以进行完全脱温。

2.做好湿度控制工作

雏鸡从出壳到10日龄以内,育雏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育雏室内适宜的湿度会平衡雏鸡的饮水量,避免鸡群出现过量饮水或者严重脱水现象,也能很好的保持与雏鸡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雏鸡进入10日龄以后,由于雏鸡呼吸和粪便量,以及饲料含水量增加,育雏室内比较潮湿,容易造成粪便堆积发酵,进而危害鸡群身体健康,诱发球虫病,此时应该逐渐降低室内的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左右。

3.通风光照

鸡舍内的空气保持清新,氧气浓度高达21%以上,氨气浓度不超过10 mg,硫化氢每立方米不超过120 mg,二氧化碳浓度每立方米不超过1500 mg,总细菌数每立方米低于25000个。另外还要做好光照处理工作。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雏鸡采食、饮水,增加雏鸡生长发育速度。育雏期光照应该按照如下标准进行: 3日龄以内,因为雏鸡视力较弱,为了保证其正常采食和饮水,每天24 h光照;从第4~7d,每天23~20 h光照;从第7~14 d,每天19~12 h光照;从第15天到育雏结束,每昼夜光照逐渐减到八小时。光照补充原则是从第4日起,每天减少1 h(早晚各半小时),随着雏鸡日龄增长,直到昼夜光照减少到八小时为止。光照的强度掌握在每15 m2育雏舍,在第1周用1个40 w灯泡悬挂于离地面2 m高的位置,第2周开始换用25 w的灯泡。

4.断喙

鸡群断喙在6-10日龄进行,此时进行断喙处理,对雏鸡造成的应激较小。在对鸡群进行断喙时,一只手抓住雏鸡鸡腿,另一只手拇指放在鸡头顶部,食指放在咽喉下,稍微用力按压,使鸡舌向后缩,避免断喙时伤害到舌头,用专用的断喙器,将鸡上嘴1/2,下嘴1/3切掉。断喙前后3 d应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 mg维生素K,这样有利于凝血,避免应激。

5.免疫

蛋雏鸡出生24 h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 10日龄接种新法三联疫苗或法氏囊单苗, 10-42日龄接种新法三联苗或新城疫四系弱毒疫苗, 4-5周龄接种禽流感疫苗。此外还要及时将病雏隔离饲养,并及时分笼。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卫生、消毒、防疫和驱虫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明信.农大褐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体会[J].中国禽业导刊, 2004(10): 25.

[2] 刘焕忠.鹧鸪育雏期的饲养管理[J].湖北畜牧兽医, 2004(6): 46.

[3] 邓玉利.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 2013(4): 23.

猜你喜欢

蛋鸡
亚洲最大的蛋鸡场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分析
浅谈提高散养蛋鸡产蛋率的措施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蛋鸡的喂养与管理
蛋鸡饲养效益的探讨
蛋鸡育成期限制饲喂的重要性和方法
湖北省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建设及生产要点
蛋鸡生态养殖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