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2-17罗娜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云南对策

罗娜

摘 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故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文针对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首先对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也结合产业结构对绿色食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云南;绿色食品;对策

一、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从1990年开始中国就在推行绿色食品,云南省虽然在起步上晚了几年,但是凭借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加大力度培育和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低农残食品,使得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烟、糖、茶、保健食品等为主的生物产业格局。同时云南省政府还对认证宣传力度进行了加强,不仅在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时候,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类优质农牧产品基地的建设,而且政府还陆续出台了许多的鼓励扶持政策,奖励生产绿色无害产品的企业。在1999年底,全省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才26家,产品40个,其中使用了绿色食品标志的共有18家企业的28个产品;到2002年时全省已经有98家企业提出了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请,通过认证的有25家企业的41个产品;再到2006年底,全省发展了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像马铃薯、水果和蔬菜等,其种植面积达到了3300多万亩,通过认证的企业达274家,产品489个,产量169.44万吨,累计产值高达54.56亿元,出口创汇782万美元。而近些年来云南省农业部门一直在积极开展以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体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2017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已达2061个,其中绿色食品有效获证企业303家,产品787个,年产值达116.95亿元。接着2018年云南两会时又提出在绿色食品方面将着重打造“茶叶+花卉+生猪”的产业第一方阵,加快提升“蔬菜+中药材+核桃+牛羊”的产业第二方阵,重点培育“水果+咖啡+食用菌”的产业第三方阵。然而,云南绿色食品的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云南省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云南省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

(1)市场体系不规范,假冒绿色食品扰乱了市场秩序。綠色食品标志是区分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特定标志,需要经过权威机构认证才能够使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绿色食品的呼吁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只看到了其中的利润却淡薄了法律意识,故而擅自将绿色食品标志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大,或者在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到期后继续使用,甚至还有的企业直接在农残较高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商标上自主加上“绿色食品”的字样,借此蒙骗消费者以赚取利润。这些以次充好的假冒商品在市场上的大量流通,将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严重败坏,使得上过当的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功效和信任大打折扣。

(2)宣传力度不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健康的饮食对人类尤为重要,虽然近些年来“绿色食品”已经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同时政府也陆续颁布和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有调查显示,近65.6%的人对绿色食品的内涵不明确,仅有13.33%的人明确表示吃过绿色食品,而且很多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关注仅仅只是出于无害的考虑,带有环保意识的消费概念较淡薄,这就导致消费者往往会更倾向于价格较低的普通食品。另外,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打出“绿色食品”、“环保食品”、“无害食品”等牌子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追求和自身的盈利,很多生产者其实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重要性。比如,面临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施用农药化肥增产的抉择时,生产者大都会利益至上弃绿色选增产。

2.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的解决方案

(1)加强绿色食品品质管理,规范市场体系。食品健康与安全是绿色食品的基石,执法部门对于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资历认证需要严格把控,严格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培训体系的要求,落实规范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切实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同时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的管理,执法部门定期对绿色食品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督,对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和超期的绿色食品进行严惩,以保证市场的有效秩序,维护绿色产品形象,保障消费者权益。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绿色意识。绿色食品主管部门、云南省政府部门以及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进一步形成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的知识体系。首先,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针对普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知以及对绿色食品标准的误区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科学的宣传,使得人们能够有一个理性正确的认识。然后,从生产者的角度,提高管理者、生产人员和劳动者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加大绿色产品的深和精加工,并且强化企业对环境标志认证的宣传,使得生产者能够做到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回收利用的全过程都对环境产生较小的破坏。

3.绿色食品的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的优势。云南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含有北热带、暖温带和高原气候等七种温带气候类型,并且在其全省面积仅占全国4%的情况下还分布着全国60%的生物物种,再者清洁能源丰富,尤其是水资源储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环境下,许多别处不适宜种植或者稀缺的物种均可以在云南培养,并且这种环境也增强了污染气体和物质的排放与降解。另外一些偏远山区至今仍未开始使用化肥农药,生态环境良好,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2)产品种植的规模优势。云南全省有94%的土地面积是山区,许多产品均可以较大面积的种植,多年来其许多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与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例如,2016年咖啡种植面积为175万亩,产量达到了13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种植面积610万亩,产量高达37.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全国第二;花卉种植面积为132.5万亩,鲜切花100.6亿枝,居全国第一。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高原地区特殊现代农业,打造好“绿色食品牌”,是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绿色经济化大省的有效途径。紧握拳头、扬长避短、彰显特色,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重点方向,突出绿色化、特色化以及品牌化,使得云南农产品闻名全中国甚至走向国际舞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将跨上一个新平台。

参考文献:

[1]雷鸣.如何打好“绿色食品牌”[J].致富天地,2018(06).

[2]江仕敏.打好“三张牌”让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J].创造,2018(02).

[3]陈丽.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成效与解决措施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06).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云南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