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蔬菜种子防病常用处理方法

2018-12-17王银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蔬菜种子处理方法

王银

摘 要: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衣食住行,而伴随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食物质量与价格,伴随我国的种植技术逐步发展,蔬菜营养价值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蔬菜价值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蔬菜是否能够茁壮的生长与种子质量有直接关系,为使种子能更快速的发芽,并有效的预防种子问题引起的病害,可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及成活率,以及提升蔬菜营养的价值来提升社会综合的效益。

关键词:蔬菜种子;防病;处理方法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当中,诸多的病害问题均是因种子所造成的。当今的生产生活环境较为复杂,种子的自身有可能带着部分病菌,在播种之前,应当对种子加以合理化处理,有效清除表面病菌,防止出现因病菌而对种子质量造成影响的情况。在种子传统处理的过程当中,喷涂灭菌剂等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办法。现阶段,随着有机种植的不断兴起,种子的处理方法也有所完善与改革,相关的科研人员对于种子的非化学处理的方式展开了研究。种子合理有效的处理和细菌侵染种子的程度、药剂活性、种子所带病菌的量等情况相关,种植工作者应与种子自身的状况相结合,采取正确合理处理的方式才可将种子当中存在的病菌消除掉,降低蔬菜出现病(虫)害的几率。

一、蔬菜种子防病处理的优点与缺点

1.蔬菜种子防病处理的优点。在播种之前对种子加以合理处理,费用少、用药少并且省工省时等,药剂可渗入到种子的内部,能将大部分蔬菜的病菌灭杀掉,防病的效果比较好。种子经处理之后再播种,可于种子的周围出现一个药剂的扩散圈,起着保护种子的作用,避免种子遭受到土壤当中的病菌或是其它有害生物伤害。

2.蔬菜种子防病处理的缺点。种子经过处理因为所使用农药的种类于种子带着的药剂都比较少,通常仅可灭杀掉种子所携带病菌等有害的生物,然而对于栽培环境当中病菌的灭杀力不够,其保护的区域比较小,在播种之后仍然可能会受到其它有害生物的伤害,所以应与其他的防治方式相互配合方可满足管控危害的要求。

二、蔬菜种子防病常用的处理方法

种子处理,主要是对较适合用来直播与育苗的种子,目的是预防种子本身所带病菌、病毒而造成的发芽病害和出苗病害。特别是对土壤病菌较为严重的地块,直播与育苗之前对种子加以处理,能降低在苗期因土壤病虫所导致的病害。

1.精选与清洗种子。为确保蔬菜种子整齐的发芽,并出全苗、壮苗, 务必要重视种子质量。应使用籽粒饱满并且有光泽及种皮颜色相同的种子, 禁止使用虫蛀粒、发芽粒、秕粒、病粒及有机械损伤等的种子。通常来讲,蔬菜种子表层存在一层粘液层,所以,在播种之前应采用浓度1%的小苏打水来浸泡12-24h并反复的搓洗,如此能去除其表面黏液层,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确保种子短时间内发芽。

2.物理处理的方法。物理处理主要是对种子做加热的处理,其方法包括太阳光照、热气、热水及电辐射等的处理,对病原菌活性加以钝化,将病菌灭杀时对种子影响不大。太阳光照与热水处理的方法简便并容易操作,是早期的一类处理方法,把种子直接放于阳光下或是適宜温度的热水当中浸泡就可以。用温水来浸种的水温要求为28-30℃,宜用于种皮薄且吸水较快的种子,到无硬心为标准。用热水来浸种的水温要求为55-75℃,用种子4-5倍的水量,一边浸一边搅拌,等水温降到30℃时结束,用热水来浸种的时间长短因蔬菜的种类与饱满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其标准为种子充分的膨胀并无硬心,该方法宜用于种皮坚硬且厚及透水较难的种子,此法对杀死种子表层的病菌与虫卵有利。热气与电辐射的处理是新型的处理方法,在除掉病原菌的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此外,此方法可以于短时间内经电子束的作用而对有害物质DNA造成直接的损坏,且对种子的结构不会造成损害。

3.杀菌剂的处理方法。以往常用的杀菌剂大部分含有汞、硫、铜等物质,汞元素会对动物构成相应的伤害,已严禁使用。有机的化合物已逐步代替原有的杀菌剂内吸性的物质,这部分物质具有比较强的杀菌性,并且土壤当中存在的微生物能将其降解,对动物与蔬菜造成较轻的危害。现阶段,在种子的处理当中常见的主要包括两类杀菌剂,广谱型与窄谱型,前者可将大部分品种病菌灭除,后者仅能消灭一部分病菌。经细分又可把杀菌剂分为触杀型与内吸型,前者处理的是种子表层病菌,无法处理侵进内部的病菌,后者可从种子的表皮穿透,将跨层转移型的病菌灭除,防止种子遭受土传的病菌侵染,宜用于苗期的病害防治。

4.浸种处理的方法。把种子浸泡于相应浓度药液当中,不但可在浸种时灭杀种子表层与里面的病菌,并且种胚在吸收了部分农药之后,也可防治出苗期的部分病害。药剂浸种的方法不仅对种子正常的水浸与催芽处理造不成影响,而且对生产程序影响也是造成较小的,然而也存在种子带药较少,在播种以后对种子的保护能力较差等不足。该方法较宜在消除种子带菌的处理中应用。浸种的处理时间应根据所用的农药类型以及防治的对象来决定,浸种的药液浓度应按照所用的农药类型以及浸种的时间来决定,但要特别注意因浓度过高而出现种子药害的情况。在浸种的过程当中需不断搅拌,促使农药分布的均匀。

5.拌种处理的方法。将种子与农药放在一起搅拌,促使药剂在种子的表面均匀黏附。和浸种方法对比,拌种方法的种子携带着较多药量,在播种以后,药剂扩散的区域较大,于种子四周形成较大药力圈,不仅能灭杀药力圈内存在的病菌,而且药力圈以外的病菌短时间内也无法侵害到种子,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然而种子在黏附了农药之后,不宜再进行水浸种与催芽的处理,此法宜在土壤病害较严重的区域在处理种子时应用。拌种需要适宜的用药量,通常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重量的0.3%-0.5%,最少量是0.1%。拌种法按照拌种时种子的干湿度,又可分成干拌种与湿拌种两种方法。

(1)干拌种处理的方法是用干药粉和干种子一起搅拌,还可配成相应浓度农药,并且加进去相应量的微肥、杀虫剂、助剂与激素,在干种子的表面混拌或是喷布,等溶剂挥发之后,在种子表面会遗留一层“药种衣”。用此法对种子处理,可保存较长的时间,然而种子经此法处理之后不可再做水浸种与催芽的处理。

(2)湿拌种处理的方法是先于温水当中进行浸种,再往种子的表面喷一层药剂或是用药粉进行拌种。此法对拌种和水浸种的两种处理方法兼顾,其防治的综合效果较好,然而种子经此法处理之后,无法存放较长的时间,只能处理之后接着进行播种,此法要注意预防因种子内渗入太多药剂造成药害。

6.生物控制剂的处理方法。科研者对于用生物控制剂来防治蔬菜的真菌病害早已有多年研究,生物处理的方法不仅可于种子的处理当中应用,还可于种子的引发当中应用。种子的引发是指在种子水化处理当中,种植者应先对种子做渗透应激的处理,如此种子在干燥之后便能出现防吸胀的性能,使种子出芽率有所提升。据科研者研究得知生物控制剂于低温的环境当中其效果更好。

三、结语

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诸多病害能经种子带菌而传播,若蔬菜的种子当中存在病原菌,那么将会使蔬菜质量与产量有所下降。蔬菜种子在播前应用合理化的方法加以处理,将蔬菜种子携带的大部分病原菌灭杀,可对蔬菜的生长有利,能为蔬菜的丰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正侃.种子处理防治蔬菜病害方法探讨[J].中国果蔬,2017,(12):42-43.

[2]徐进锦.蔬菜种子播前常用处理方法[J].农技服务,2017,(09):38.

[3]马振萍.种子处理方法及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J].大科技,2018,(02):66-67.

猜你喜欢

蔬菜种子处理方法
镉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蔬菜播种器发展现状的研究
鱼肽的制备及其对盐胁迫下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浅谈野外驻训常见涉法问题的处理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全国邮购总代理蔬菜种子、农药激素、农业资材价目表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我国蔬菜种子进口情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