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8-12-17赵瑞雅
赵瑞雅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消化性溃疡属于临床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指的是胃与十二指肠部位出现的慢性溃疡现象。随着病情发生、发展,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厌食、惧食症状,体质量降低明显,同时伴随焦虑、失眠、恐惧等全身症状,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不理影响。相关文献报道[1],在各种生物因素作用导和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消化性溃疡随之形成。因此,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治疗。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6例,患者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3.6±3.7)岁;病程2~15年,平均(7.5±2.3)年;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性溃疡4例;干预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4.1±3.8)岁;病程2~16年,平均(7.6±2.2)年;其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3例。运用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2组自然资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本次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即按照传统“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20毫克/次,2次/天,治疗时间为28 d;口服阿莫西林,1.0克/次,2次/天,治疗时间为7 d;口服克拉霉素,0.5克/次,2次/天,治疗时间为7 d。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选择与患者面谈结合心理面试的方法,首先全面评估和掌握患者心理状况,与其进行主动的沟通和交流,制定与患者心理状况相符合的心理治疗方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具体内容:对患者各种主诉要认真听取,切勿横加指责患者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给予理解和尊重,适时提出更加科学全面的认知方式;将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使患者清楚意识到该病可有效预防也可治愈,提高其治愈疾病的信心,尽可能消除其恐惧不安、烦躁压抑的不良情绪,按照循序渐进和生物反馈治疗、心理支持、松弛疗法的方式展开治疗。针对急性期患者,需要每周进行1次,带病情进入稳定期后改为每月进行1次,随访时间为12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1个月后采用胃镜检查评估黏膜炎症和溃疡变化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痊愈:溃疡完全愈合,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显效:溃疡完全愈合,但周围依然存在炎症;有效:溃疡病灶缩小≥50%或溃疡明显减少;无效:溃疡缩小<50%或无任何变化或病情持续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评析: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到的所有数据,治疗总有效率以(%)描述并给予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其显著低于治疗组98.1%,组间出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临床方面对其发病机制的认知不断提高,常规三联、四联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但因为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研究发现[3],生物、心理、社会三种因子既是独立存在的,又会彼此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其中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会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发生失调的情况,严重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正常发挥,一旦机体受到应激刺激,会使胃酸蛋白酶分泌量出现大大增加的趋势,强效抑制黏液分泌,导致胃黏膜发生糜烂和溃疡性改变。选择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适当、规范的心理干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发展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复性情绪的危害,积极配合医师,树立治愈疾病的勇气和决心,学会自我调节,尽量消除不良情绪,提升自身康复能力和机体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理防御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防止病情复发,改善预后[4]。
在本组研究之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到如下体会:心理治疗有利于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