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2-17陆艳
陆 艳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分泌性中耳炎是非化脓性中耳疾病,以听力下降和鼓室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膜穿刺抽液、鼓室穿刺抽液以及鼓管吹张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定的弊端[1]。随着近年来医学的发达,门诊超声短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成为一种趋势。为进一步了解超短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笔者将我科收治的34例(41耳)治疗过程和结果统计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4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17例(20耳),实验组各17例(21耳)。其中对照组17例中,男8例,女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9.2±3.7)岁。病程0~15周。其中0~3周7例(9耳),3~6周6例(7耳),6~15周4例(4耳)。实验组17例中,男6例,女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0.1±4.3)岁。病程0~14周。其中0~3周8例(9耳),3~6周5例(6耳),6~14周4例(6耳)。所有患者均通过我院正规诊断,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耳胀,耳镜检查可见骨膜内陷,功能下降,鼓室积液征阳性,鼓膜呈淡黄或、灰暗色或者红色,听力检查存在明显的传导性障碍,可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具体为:给予患者1%的呋麻滴鼻剂,3次/天,口服抗生素1周。同时采取鼓膜穿刺抽液和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超短波治疗,要求患者取仰卧位,将我院最新引进的超短波治疗仪电极置于耳屏前和乳突部,放置间隙1 cm,采用微温量。频率1次/天,15分/次。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治愈:患者耳鸣、耳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超声检查鼓膜色泽和形态均恢复正常。好转:患者自觉耳鸣、耳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超声检查鼓膜色泽恢复正常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转为正常或仍然异常,声导抗图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仍存在较严重的听力障碍。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17例(20耳),完全治愈6耳,好转3耳,无效11耳,总治疗有效率为52.94%;实验组17例(21耳),完全治愈14耳,好转3耳,无效4耳,总治疗有效率为80.95%。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对不同患病期间的患者治疗效果调查显示,两组0~3周患者15例(18耳),治愈13耳,好转4耳,无效1耳,总治愈率为94.44%;3~6周患者11例(13耳),治愈6耳,好转4耳,无效3耳,总治愈率76.92%;>6周8例(10耳),治愈2耳,好转1耳,无效7耳,总治愈率30.00%,可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另外,不同组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并有明显的疼痛[2]。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致病原因尚不能确定。通常认为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致病微生物感染等,另外也不排除部分患者为遗传患病。总体上讲,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因素[3]。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以鼓膜穿刺抽液和咽鼓管吹张治疗方法为主,我院在治疗中耳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开始引进超短波治疗方法。本文立足于传统治疗,将传统治疗同结合超短波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超短波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超短波具有温热效应,能够加速渗出吸收,减轻患者水肿,并及时排除炎症物。同时超短波治疗干预使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数量增多,有利于炎症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该病的治疗效果将急速下降,本研究显示,超过6周后,该病的治疗有效率低至
30.00 %。因此,临床上尽早发现病情有助于治疗,患者出现不适后要及时就医。为降低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率,改善血液循环,应为患者行耳部理疗。超短波治疗可加速患部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吞噬效率, 促进组织内组织胺、血小板激活因子及白细胞三烯等物质的清除,尽快消除局部炎症,加速恢复。综上,超短波在治疗分泌新中耳炎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更快的使患者的咽鼓管功能恢复,且治疗后不易复发,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