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新生儿中无创辅助呼吸机的使用
2018-12-17关嘉媛
关嘉媛
(锦州市妇婴医院NICU,辽宁 锦州121000)
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是非常严重的,其临床症状会严重的危机患儿生命,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儿生命的关键,本次研究的方向为抢救新生儿采用无创辅助呼吸机的效果,特选择84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患儿例数一共为84例,患儿均属于呼吸衰竭,治疗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具体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式:所有患儿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为抗感染治疗、补充电解质、抗惊厥以及抗脑水肿等治疗,并对患儿的口腔以及鼻内进行清理。对照组:本组的患儿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将患儿的头部抬高,运用喉镜将气管插管放置进去,随后听患儿双肺呼吸音,并固定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在予以患儿机械通气,其通气的设定根据患儿情况设定[1]。观察组:本粗患儿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辅助呼吸机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医务人员应对患儿进行严格的观察,评估患儿是否存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禁忌证,此次研究中所用的呼吸机为美国产的BiPAP呼吸机,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将呼吸机的模式调整为S/T,并将其频率调整为25次/分,同时将氧流量设置为8 mL/kg,值得注意的是,在呼吸机设置方面,应很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设置,随后经鼻罩、面罩实施正压通气,在治疗时,将呼吸机的初始吸气压设置为8 mm Hg,随后根据患儿的情况调高至12 mm Hg;而初始的呼气压力设置为0 mm Hg,逐渐调升,至7 mm Hg。患儿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如有异常立即对症处理[2]。
1.3 观察范围:观察以上所用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此次研究的效果分为3个等级,显效指患儿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小时,并且可以自主的呼吸;有效当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需要呼吸机维持;无效指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3]。
1.5 统计学方法: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8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由表2能明显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观察组 42 治疗前 65.32±4.41 79.93±3.82 74.38±3.87治疗后 89.67±3.88 60.47±3.44 98.13±2.79对照组 42 治疗前 65.45±4.26 80.12±3.95 75.26±3.92治疗后 76.39±3.64 71.25±3.63 88.64±2.25
3 讨 论
新生儿刚出生时其抵抗能力较差,免疫力低,其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因此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针对于出现该种情况,临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或者无创通气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气管插管虽然床上性较小,但是有很多患儿的家长还是不能接受[4],而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无创、方便等特点,由于小儿呼吸衰竭的病情较为特殊,给予患儿持续的正压通气,能够保持气道正压,增加肺泡内压,促进氧气在血流中弥散,修复受损肺泡,维持肺泡在呼吸周期内的畅通,是控制病情、减缓恶化程度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相应的参数,应根据患儿的情况尽早撤机,降低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3.33%,并且在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无创辅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通气、换气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