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学做合一”的思考

2018-12-16吴舒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区域活动幼儿园

吴舒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教育理论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提倡教、学、做三者融合。该理念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明确了组织活动进行的过程,保证了整个活动进行的安全,让幼儿从活动进行中得到启示,从实际尝试中得到经验与答案。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做合一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教学做合一”

区域活动融入“教学做合一”后,会根据该理念提出的要求,完善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优化区域活动的进行。区域活动可细化为三个阶段,依次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生长与延伸阶段。

1. 活动的前期准备

在这个准备阶段,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在现有的教学空间内创设开放的环境,在整个环境中收集可使用的素材。比如,以“保护鸟类”为主题的活动,需由教师、家长与幼儿一起查找相应的资料,并进入动物园观赏,与不同鸟类互动。完成这些准备的过程中,可在活动环境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从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类资料的获得可以通过现实或虚拟渠道,现实渠道是从图书馆借阅图书,虚拟渠道是利用网络收集和鸟类相关的详细信息,并从中下载视频、图片等。

这些操作体现出生活化的特点,而在过程中幼儿也会从完全不了解到基本了解,增加了知识理解,锻炼了个人能力。这些操作都是“做” 的过程,幼儿会在“做”的过程中学,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学会正确学习的方法。

2. 活动实践阶段

前期准备结束后,教师就会用预先收集的所有资料,组织幼儿参与活动,引导幼儿用初步了解的知识自主探究。教师会根据每位幼儿能力的高低,将活动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活动材料,幼儿了解多个活动区域后,可利用现有的区域进行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仍是“保护鸟类”,对此,教师设置的区域有鸟窝制作、写生区、绘画区、角色扮演区,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或制作鸟窝,或是把自己打扮成鸟类,并参与工艺海报的设计。每位幼儿都会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活动中开放空间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让其用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实践,体现出学习的自主性。另各,区域内材料的投放能体现出投放的层次。比如绘画区内会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绘画工具,幼儿绘画后,可以从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此外,幼儿遇到问题后,也会主动咨询教师,相互讨论,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3. 活动中幼儿的成长与延伸阶段

活動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决定后续活动进行的走向,临时调整各区域使用的材料,并适当丰富新内容。

仍以“保护鸟类”作为活动主题,随着活动的进行,使用的纸板鸟类会增加其他内容,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作品;而制作鸟窝的过程中,会增加制作使用的材料,从原有的纸张,增加木板、泥巴等,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实现教育的深入延伸。这是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与“教”,帮助幼儿发展。

由此,“教学做合一”有重要意义。其一,提升幼师的自身素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做合一的要求,改变工作思路,学习新的工作理念,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其二,用活动促进幼儿间的互动,让其在互动中互相交流,学会相互合作,培养自身的社会性,并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好的习惯;最后,在幼儿教育中实现该教育理念后,标志着幼儿教育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区域活动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局限性与应对策略

从上述三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幼儿区域活动中实施“教学做合一”取得的效果。活动中幼儿可以丰富自己的操作经验,增加知识积累,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会严重影响教活动的实施,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局限性

虽然在活动进行前,教师、家长、幼儿会共同收集材料,但这只是部分活动进行的情况,一部分区域活动进行中,会出现使用材料单一的情况。同时,幼儿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区域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这些局限性问题的存在,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

2. 应对方案

为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要求必须消除活动的局限性,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1)保证充足的活动准备

区域活动进行前,教师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使用的材料、活动内容与场地等。区域内布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活动进行的效果。场地的布置,要动、静分开,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设置多个区域,调整各区域之间的距离。同时,幼儿是否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决定了其是否会参与区域活动,所以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看,观察周围环境,让其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区域有效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

(2)保证区域活动的安全

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与家长关注的焦点。区域活动的作用是在活动进行中引导幼儿释放自己的内心。所以,保证活动进行的安全,是保证“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方式,同时,它也会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因此,为保证活动安全,在活动进行中给出科学的设计,是每位幼儿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根据选择的主题以及现有的区域环境,科学设置多个环节,严格明确活动设计标准,切实保证活动安全。

第一,过程中有完善的保障。幼儿因为年龄较小,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而活动进行中,教师是引导者,故教师在把控节奏的同时,也要了解活动的发展趋势,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尽量让其远离危险。

第二,把实现“教学做合一”作为基本目标。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把知识运用到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区域活动中区域的划分,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各类游戏,实现自身发展。“教学做合一”在区域活动中的体现,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建设性的理论。活动中教师的教是单方面的引导行为,如何让幼儿做,并在实践中参与学习,才是活动的根本目标。对此,教师要做的是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加强知识、规则的渗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得到知识与经验。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实现“教学做合一”,是在活动进行中,把“做”作为前提,按照基本的教育思路,优化活动设计,用活动完成幼儿教育的引导,让其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了解规则,积极与他人交流,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获得健康成长。同时,这也会加快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幼儿教育有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尹同丽.玩转区域·挖掘潜能——浅谈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7):91.

[2]沈芳芳.陶行知思想对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6):176.

[3]张洁.区域化学习活动中的“教学做合一”[J].早期教育,2013(10):37.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区域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