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大豆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2018-12-15张建东牛景景邢帅军商艳萍
张建东 牛景景 邢帅军 商艳萍
一、试验条件
1.供试作物与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大豆,品种为豫豆22。
防治对象:甜菜夜蛾。
2.环境条件
试验在济源市五龙口镇任寨村的大豆种植田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一,土质为沙壤土,排灌水方便,管理较好。大豆采用畦式栽培,小畦长2.5m、宽1m,每畦双行共20株,株距0.25m,小行距0.55m,大行距0.70m。各处理种植品种、栽培期、生长期、密度一致,中耕除草、水肥等均按常规管理。
二、试验设计和安排
1.供试农药
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WG),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EC)。
2.处理安排
3.施药方式
(1)施药时间。于7月20日进行施药,当时天气为晴天,无风,气温34℃。供试作物6月中旬播种,试验时田间试虫处于三代发生盛期,多为低龄幼虫,试验期间空白对照区虫口数量前期呈上升趋势,但后期有所下降。
(2)使用药械。使用药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按各处理浓度均匀、全面喷施于各小区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及心叶部分。
(3)气象资料。施药当天为睛天,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8℃,平均气温32℃,试验期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6℃,日平均气温为27℃-36℃,药后第7天有雨,降雨量为6.1㎜。
(4)防治非靶生物情况。试验用药前未施用任何农药。
三、调查
1.调查方法
施药前在每一小区取15株定点调查全株试虫各龄期幼虫数,作为虫口基数,药后2、4、7、10天调查残存活虫数。
四、数据处理
计算各处理施药后的减退百分率,用Abbott公式求校正防效。
1.统计分析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按a=0.05标准进行差异显著分析。
2.对作物的影响
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对产品质量有益、无益的影响,记录其类型及程度。
3.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观察对田间其它病虫害有益及无益的影响,特别是对兼发害虫的防治效果;观察对天敌及其它生物的影响。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
1.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在公顷制剂用量为40.0g/h㎡、30.0g/h㎡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天防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0.22%、84.66%。
2.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甜菜夜蛾药后2天速效性极差;施药7天后各处理防效开始下降,至第10天各处理防效分别为84.86%、81.33%、68.80%,表明该药在试验条件下持效期为10天左右。
3.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各处理防效随单位面积用药量提高而提高,药后第2天、第7天、第10天中、高用量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却显著高于低用量处理防效;药后第4天高用量与低用量处理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与中用量处理差异不显著。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中、高用量处理与对照农药1%甲氨基阿菌素苯甲酸盐EC在试验用量下相比较,前期各天防效显著偏低,后期防效差异不显著。
4.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水分散粒在试验条件下对供试作物无药害,对天敌影响不明显。
5.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防治甜菜夜蛾推荐制剂用量为30.0g-60.0g/h㎡。应选择试虫卵孵化盛期或发生初期施药,施药时应均匀、周到,10天左右视虫情进行第2次施药,田间有其它试虫混发可选择其它有效农药防治。
作者简介:张建东(1973-)男,汉族,河南济源人,现为济源市农牧局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植保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