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落叶松造林技术

2018-12-15刘飞海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落叶松造林技术

刘飞海

摘 要:进入新时期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日趋重视人工植树造林工作,以便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在植树造林中,落叶松经常见到,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快的生长速度,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植树造林领域内。本文简要分析了落叶松造林技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落叶松;造林;技术

落叶松是我国大兴安岭的一种常见树种,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较快的成长速度,被广泛运用到植树造林领域内。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选择科学的造林技术,以便促使落叶松育苗造林成活率得到提升。

一、落叶松育苗技术要点

1.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处理技术的实施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落叶松苗期的抗病虫害能力,因此,就需要对落叶松种子处理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种子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达到消毒的目的;浸泡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带来不同的问题。浸泡之后,将其浸泡于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经过1天左右的浸泡后,将其放置于发芽坑中。发芽坑的开挖深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且开挖位置要保证向阳,且具有较高的温度。然后在发芽坑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避免水汽蒸发;如果夜间温度不符合要求,可以将草帘铺上来,促使发芽坑内温度得到保持。要每天翻动一次落叶松种子,如果有裂口现象出现,即可开展播种工作。

2.落叶松的整地技术

土壤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落叶松的生长,因此,就需要对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土层厚度等因素严格控制。选择的种植地点,土壤要足够肥沃,而疏松性、平坦性较好。整地工作需要提前一年开展,进行40厘米左右的深翻处理,结合土壤肥沃状况,对整地深度合理控制,且将有机肥料施放于土地中。播种之前,要将硫酸亚铁溶液均匀喷洒于土层上,如果当地气温较低,且土层上冻,那么播种工作要在解冻后进行。研究发现,9-14摄氏度是落叶松的最佳发芽温度,如果气温在14摄氏度左右,那么就可以播种落叶松。因为落叶松只有较小的种子,那么就需要均匀混合细沙。且播种之前,对苗床进行灌溉,保证苗床具有充足的底水,完成播种后,将细土覆盖到种子上。为了促使土壤温度得到保持,需要在苗床上布置草帘,如果幼苗出芽率超过50%,即可将草帘逐步掀开。一般在早上或者傍晚掀开,避免受到太阳直射,且掀开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处理,避免土壤水分蒸发。

3.苗期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苗床温度、湿度严格控制,落叶松发芽之前,要进行浇水处理,促使土壤表层的湿润度符合要求。出芽之后,对灌溉量适当加大,促使落叶松生长所需水分得到满足。为了避免落叶松幼苗受到太阳的直射,可以将前棚搭设于苗床上。如果所在地区温度较低,需要将落叶松幼苗保暖工作积极开展下去,促使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得到保证。

二、 落叶松造林技术要点

调查研究发现,落叶松的生长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造林技术的影响。在具体造林实践中,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1.起苗定植

一般来讲,在定植前一年的秋季时分,且落叶松落叶之后,起苗工作方可以开展。起苗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处理,促使土壤松软程度及含水度符合要求,避免损害到落叶松根。

2.造林密度

落叶松的生长也会受到造林密度的影响,在控制造林密度时,需要将土壤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一般来讲,如果土壤具有较好的条件,含有较高的营养含量,那么就可以适当提高造林密度,按照2米和3米的标准分别控制其株距和行距。而如果土壤不具备较高的营养含量,那么按照2米的标准控制其株距和行距。

3.幼林抚育

一般来讲,造林的三年内,每年要在5月和8月分别进行幼林抚育,主要工作是清除杂草。在每年的五月份,开展施肥处理,每公顷要施放15千克左右的尿素。造林10年之后,可以适当间伐处理落叶林,处理掉那些病木、虫木和倒木,按照每公顷1500株的标准控制其造林密度。

4.病虫害防治

調查研究发现,落叶松一般不会出现病害,在特殊因素作用下,可能会有褐锈病和落针病出现。如果落叶松出现了褐锈病,其病害特征是这样的:前期有淡绿色小斑块出现,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扩大斑块,之后会有铁锈色粉状物质出现于叶表。褐锈病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可能会脱落落叶松针叶,对其正常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有死亡问题出现。一旦有褐锈病出现,需要利用百菌清油剂溶液喷洒落叶松;为了预防褐锈病的出现,在6月份之前,可以利用波尔多液对落叶松进行喷洒。落叶松幼林中经常会出现落针病,本种病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预防。每年的4月份,可以用代森铵喷洒落叶松幼林,如果有大面积的侵染出现,则需要及时治疗,利用621烟剂或百菌清烟剂进行治疗。其中,松皮小卷蛾是落叶松的常见虫害,其会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到落叶松的枝干。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在落叶松林中引入一些松皮小卷蛾的田地,起到防治作用。也可以用敌敌畏乳油溶液等防治松皮小卷蛾幼虫的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落叶松的幼苗处理技术、造林技术会直接影响到落叶松的正常生长,因此,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落叶松的生长特点,选择科学的育苗及造林技术。且充分重视细节,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更加科学的实施育苗和造林技术,促使落叶松造林目标得到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薛文静,杜娟,刘玲,薛文秀,甄伟.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8(18):94.

[2]郑学华.落叶松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6,7(05):54-55.

[3]李昌绪.简析落叶松的林学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J].民营科技,2017(06):213.

猜你喜欢

落叶松造林技术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