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技术
2018-12-15周文辉
周文辉
摘 要:在水稻种植過程中,水稻纹枯病属于常见病,发病频率高,尤其以杂交水稻最为普遍。本文从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发生特点等方面分析水稻纹枯病发病情况,并提出具体防控方法,实现水稻种植效益,提高农作物品质。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发病情况;防治
水稻纹枯病,别名水稻云斑病、云纹病等,俗名花杆,属真菌病害,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该病除了对水稻产生危害之外,也会对小麦、玉米、花生等粮食及经济作物产生影响。近些年,随着杂交水稻的大范围推广种植,水稻纹枯病已经成为常见病,需加大防治力度,以确保水稻整体种植效益。
一、水稻纹枯病发病情况
1.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是通过菌核传播的,高发期为苗期至穗期。每逢收割水稻季节,会有很多菌核散落在稻田中,经土壤越冬之后,次年对水稻产生严重危害。灌水整田过程中,菌核与浪渣混合,集中到田间水面。完成插秧工作之后,菌核离秧苗很近,在接近水面的叶鞘上附着,生出菌丝,对叶鞘产生侵袭,出现病斑,并逐渐在稻株上蔓延,对水稻危害加剧。无论是叶鞘,还是叶片、稻穗、茎秆等,都会受水稻纹枯病危害。
2.发病症状
不同部位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当叶鞘染病时,接近水面的地方会有暗绿色小斑,后随着水稻生长,逐渐扩大至椭圆形或云纹状,中部组织遭到破坏,往往呈半透明状。当发病比较严重时,多个病斑会融合在一起,使病斑面积增大,导致叶片发黄死亡。一旦染上水稻纹枯病,叶片边缘会逐步变黄,病斑甚至会呈暗绿色,出现叶片腐烂情况,并对水稻茎秆产生影响,很容易使茎秆断裂。发病时,水稻颈部也会受到影响,使稻穗中秕谷含量增加,水稻颗粒不够饱满,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严重的减产高达26%,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湿度过大,发病部位会出现白色网状菌丝,后依次形成菌丝团、深褐色菌核,直至脱落。外部温度过高,病斑上会出现病菌担子和担孢子。
3.传播途径
水稻纹枯病病菌的越冬形式比较多样,有可能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或者以菌丝体形式在病残体或田间杂草上越冬。直至第二年春灌时候,菌核在水面上漂浮,或者与其他杂物混合,在稻株与水面接近的叶鞘上粘附,长出菌丝后,侵入叶鞘组织中,并对临近植株产生危害和侵袭。到了拔节期,病情逐渐加剧,呈现立体化传播,抽穗之前主要危害叶鞘,抽穗之后,蔓延至叶片、稻穗颈部等。通常情况下,晚稻纹枯病的侵染源都是早稻菌核。
4.发生特点
其一,施肥不合理,会加剧病情。一些稻田基肥量足、追肥和磷钾肥增施合理,通风透光性好,稻株生长会比较健壮。反之,氮肥肥施用量过大,或者施肥时机不当,抑或集中施用,会出现水稻禾苗生长过猛,通风不良,透光性差,植株之间湿度过大的情况,导致病情加剧。其二,温度或湿度过高,发病严重。倘若稻田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超过23℃和90%,会引发纹枯病;各稻株之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在25-31℃和97%,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会进一步加剧;反之,温度在40以上,或者不足10℃,病害停止;菌核形成最佳温度为30-32℃,往往发生在水稻抽穗期至乳熟期之间。
二、水稻纹枯病防控技术
首先,控制病源。依次完成稻田翻耕、灌水工作之后,将田边或角落里的浮渣清除干净,采用焚烧或深埋的方式处理,通过减少菌源,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其次,科学施肥和灌水。选择正确的施肥方法,氮肥、磷肥、钾肥施加量要恰当,控制氮肥施加量的同时,增施钾肥,以此防止病害问题。灌水不宜过深,适当增加灌水频率,晒田方式和时间要得当,采取湿润灌溉方法,通过降低田间湿度,对水稻纹枯病进行有效控制。第三,倘若采用药物防治水稻纹枯病,较好的方法是每亩选用5%己唑醇80毫升或12.5%井岗霉素·蜡质芽孢杆菌100克或30%苯甲·丙环唑15克兑水30公斤喷雾,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比较多样,可依据实际情况,科学选用农药及防治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到稻脚青对为稻纹枯病进行防治,要严格把握施药时机,禁止在孕穗期后施药,以免增加空秕率或者其他药害问题,影响水稻产量。当水稻发病率达到20%-30%时,为水稻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机,严格控制防治次数,以免效果不佳,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等。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考量的相关要素比较多。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严格把控水稻种植过程,全面考量气候、土壤、天气要素等,并对水稻纹枯病具备全面深入的认识,熟悉稻纹枯病发病规律、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特点等,除了对病源进行严格控制之外,还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开展施肥和灌水工作,并结合水稻纹枯病实际情况,准确用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实现水稻种植效益,提高稻米产量,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及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