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加强草原建设 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
2018-12-15张瑞珍
张瑞珍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青海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当地是我国几个重要的畜牧区,发展好畜牧业对于当地积极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环境恶化,其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何做好青海地区的草原建设工作,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是当地政府及牧民较为关心的一件事情,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以求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牧民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草原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青海省
一、当前青海省草原建设及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草原牛羊负荷率比较高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牧民经济效益的提升,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青海省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当地草原资源丰富,在发展畜牧业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每年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类牲畜,较好的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草原的牛羊负荷率比较高,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牧民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盲目发展畜牧业,引入牲畜,最终导致草原上的牛羊数量,严重超过草原环境承载力没,致使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草原的环境问题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草原环境长期以来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环境恶化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在青海地区由于草原的主要负载用途并不仅仅只是座位须弥也养殖业的主要源动力,同时,近些年来,当地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旅游业及畜牧业的双重发展之下,导致草原环境进一步恶化,进而对草原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青海省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策略
1.提高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从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想办法提高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畜牧业所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可谓是越来越高,在草原上发展畜牧业,虽然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环境保护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度放牧所带来的草场退化及沙漠化现象,可能在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里都难以复原,这样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说,在加强草原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时,必须要想办法提高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首先要加强宣传,政府及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草原建设重要性的知识宣传,使广大牧民认识到做好相关工作,有助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这样虽然当前获取经济利益会有所减少,但是落实好相关工作,却有助于畜牧业的长远发展,获得长远经济效益,帮助牧民树立加强草原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识。其次,则需要提升牧民的畜牧养殖技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草原环境恶化,除了与牧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存在有一定关系以外,同时,其也与养殖技术落后存在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提升牧民的养殖技术,帮助他们科学放牧,如要避免放牧过度集中,牛羊数量不能过于庞大,要做好植草工作,适当的播种草种,促进生态平衡。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管控畜牧业发展
政策的发展变化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当前要想加强青海省草原建设,发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想办法提高牧民的環境保护意识,提高其养殖技术以外,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草原建设及生态畜牧业发展支持力度,如可以对于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在草原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牧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可以减少纳税额,提高牲畜的收购价格。同时,对破坏草原建设,过度放牧,违反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牧民,给予适当的惩罚,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管控,逐渐转变牧民的思想认识,进而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逐步推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在对青海省草原环境进行建设时,要做好相关的建设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牧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协同政府及牧民一起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生态畜牧业,从长远角度出发,对畜牧养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转入能力提升阶段[J]. 青海农牧业. 2013(02) :111.
[2]青海省召开2016年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J]. 青海农牧业. 2016(03)120-121.
[3]继往开来 聚焦重点工作 全面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创新发展——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同志在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摘要)[J]. 青海农牧业. 2016(03) 66-68.